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短期无疑是损失巨大,中长期的影响,怕也是不能用“无影响”来概括。
应对疫情,国家不计代价投入,很可能会使财政赤字扩大化。过去两年,出于托经济等原因,财政赤字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应对疫情需要消耗非常大的资金,在本已不宽裕的财政预算里,不得不额外拨付一部分。如果因为经济下行带来税收压力,一进一出会恶化财政收支情况。国家是否会考虑发行特别国债,值得讨论。
疫情对于我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冲击值得警惕。当年“非典”疫情时期,恰逢香港楼市几年熊市的末期,依然对楼市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这次疫情,处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下行期开端,可能会带来需求的迅速减少,对地产价格有显著冲击。
节后的A股市场,从节前停牌到现在,A50期货已经下跌了8%,恒生指数下跌了6%。这期间的下跌,是由于疫情信息披露越来越多,市场对疫情的负面影响做出的反应。考虑到这两个指数和A股的联动性,节后A股各类指数可能要有比较大的补跌。
从海外的研究和我对市场多年的观察来看,投资者是在进化的。这次的资产价格反应,有可能比之前更快速,也即是下跌速度会更快,把疫情对公司的业绩影响直接一步到位地反映完。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之前“非典”疫情中学到,公司的长期基本面才是更核心的因素。“非典”把一些股票价格带下来,事后发现这反而构成了重大的投资机会。因此,投资上,我们不要对这次疫情给予过高的评估,而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公司基本面和资产价格的评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