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存来自招商基金,截止9月30日,是今年普通股票型基金排名前三选手,也是最好的医药基金经理。同时,他也是第七届中国基金业英华奖三年期股票投资最佳基金经理得主。
他说,自己很幸运,能够在医药科技这个高壁垒、常青藤的赛道里深耕。
同时,他也很值得,他用日积月累的努力,筑出了深深的护城河。
读懂医药,就读懂了消费和科技
医药行业是典型的常青藤行业。哪怕在极差的市场行情里,也会有牛股诞生。但同时,医药行业也是壁垒非常高的行业,外人想要从里面淘金非常难。
“有没有快速入门医药行业的书?” 曾有非医药背景的朋友向他“求助”。李佳存想了半天,还真没有。
医药投资是一门手艺活,研究一家是一家。他说,“每一家的业务都不同,极少有两家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完全一样的。”
回忆起2008年刚入行的时候,他说,许多药品名字都记不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才慢慢积累下来。”
在李佳存看来,医药行业同时拥有两个属性。一个属性是消费,有很多确定性的机会,龙头公司只要不犯错误,基本上是不可逾越的。另一个属性是科技,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创新药,互联网医疗等等新模式公司。
“对于我们做投资来说,其实就是怎样去搭配自己的持仓结构,最终使得组合按照你的思路完成合理风险收益的匹配过程。”他说。
梳理李佳存风格的形成过程可发现,两点“与众不同”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他作为主动型基金经理,对量化研究非常重视;二是他在面对新环境时,表现出的极强学习力和适应力。
得益于医药领域的消费、科技相关属性,在深耕医药的过程中,李佳存的能力圈在无形中不断拓展。
精准“度量”成长
李佳存的基金经理生涯始于2015年。他回忆道,刚开始管钱就赶上了一波牛市,什么钱都想赚。“当时配置了很多精准医疗类公司,市场空间广阔,但普遍跌了20%-30%。反观一些专科医疗机构,没有什么概念,居然能红盘。”
这对他的投资框架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把握没那么大、确定性不太强的钱,虽然空间广阔,但波动率也很高,很难去赚。另一方面,开始加入定量研究。”
未来空间、护城河、增长质量、管理层、估值……成长股投资的每一条,他都尽可能用量化的方式去验证。
未来成长空间有多大?他用过去三年以及当期的收入和利润增速去做验证以及追溯;护城河有多深?落实到报表上,看毛利率、ROE、净利率,是不是持续比竞争对手高;成长的可持续性有多强?他通过研发投入数据来观察。
加入量化指标后,李佳存对于好公司的研判愈发精准。而那些虽然赛道很好,但没法证明自己的公司,慢慢淡出了他的投资视野。
“相比0到1的公司,我更偏好1到N的确定性成长。”
五年视角看公司
转眼到了2017年,李佳存迎来了基金经理生涯的第二个重要节点。
当时,许多公司的股价还趴在地上,然而两家外资买入的医药公司股价却翻倍了。李佳存敏锐地发现,外资用自己的逻辑,切换了市场对这些公司的估值方式。
“过去A股投资者看这些公司,是典型的成长股估值法。30%的增速,按照PEG=1,历史上估值可能就在30到50倍之间。但外资不一样,对于它整个处在销售阶段以及研发阶段的所有产品,做了一个未来现金流的折现。”
“A股投资者看公司,通常看一年,外资则是偏长线的投资。”在李佳存眼里,外资的做法是大智若愚。“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外资其实不如我们本土的投资者了解,所以他们就用了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买那些最好的公司,迎来了最好的长期投资回报。”
看懂外资的打法后,李佳存很快就转变思路,“我既然错过了它们,就要寻找下一个类似标的。”
投资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既参考外资的操作手法,李佳存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优化,他以自己对A股市场的理解,构建了核心仓+卫星仓的组合打法。核心仓是以五年视角寻找优秀公司,卫星仓则更偏向基于行业景气热点的短期打法。
核心与卫星的配比也经历了有趣的变化过程。“过去市场风格和公司业绩考核偏短期,卫星仓的仓位有将近一半。现在市场风格更偏向核心资产,同时业绩考核周期也在拉长,卫星仓的比例降到了三成以下。”
即便是热点,他也会尽量从长期视角来选择公司。他以某家手套生产商举例道,同样受益于疫情,手套的进入壁垒比口罩、诊断试剂更高,一条生产线需要上亿资金。而他选择的标的,从五年时间来看,有希望冲刺细分领域的全球第一。
李佳存给自己定下了15%的止损纪律。他说,投资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应该是痛苦的。“投资上要有所坚持,也要有所怀疑。盲目自信带来的超跌补仓,会导致错误越来越大。”
未来,李佳存希望做医药+科技产业投资专家。“发掘最好的赛道,最好的公司,把资金引进最有效率的地方。为产业做一定贡献,也为投资者赚到该赚的钱,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