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14年的研究积累与投资实战,在被市场教训了无数次后,我们将经验教训记录并吸收转化,建立和完善了历经市场打磨、属于自己的投资框架,这是我投资生涯里最珍贵的,也是我为基金持有人创造更多回报的基石。”华夏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刘平说。
刘平管理的多只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长期业绩优秀。以华夏移动互联为例,银河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她2016年12月14日任职华夏移动互联人民币份额近3年的累积收益率位居同类排名第一名;华夏移动互联美元份额在2020年度更是成为“翻倍基”,全年收益达105.38%,截至2021年1月5日,该基金成立4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达30.13%,同类排第一名。基金无论在短期业绩的爆发,还是长期复合回报方面,都给持有人带来惊喜,刘平也荣获第七届中国基金业英华奖“三年期海外权益投资最佳基金经理”称号。
构建成长股投研框架 最重要的是找到好公司
刘平是A股市场中最早一批基金公司的TMT研究员,2007年加入华夏基金,从2012年开始担任投资经理,现任华夏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同时担任华夏移动互联、华夏领先、华夏科技龙头两年定开等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在投资体系上,经过几轮牛熊的实战经验,刘平构建和独创了一套成长股投资框架:通过对产业周期、政策周期与股票周期的三期共振的理解,建立自己的择股与择时体系,以追求风险调整后可持续的回报。
在投资风格上,她专注精选个股、深度研究和持续跟踪,擅长于中长线买入并持有优质成长股的投资策略。基于这一风格,她非常重视企业的进化力和长期价值,力争找到那些可以穿越股市牛熊周期的优秀成长股。
在刘平看来,做好投资最重要的是找到好公司,投资收益的来源就是分享优秀公司成长的“红利”。刘平摸索出一套“五要素选股模型”,这五大要素是稳定的盈利模式、“护城河”、定价权、管理层以及较大的市场空间等,“只要具备以上5因子中3点及以上,就会被纳入到我的持仓核心股票池中。”
刘平还构建了“商业模式金字塔”模型,她把公司从下往上分层为项目制公司、产品型公司、平台型公司和最高层的生态型公司,她在投资中会优选最高层的生态型公司去做研究,尤其看重公司的商业模式和企业家精神,这是公司可以长期持续发展的根本;从财务指标的角度看,她很重视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流,即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
精选个股追求α收益 以底层组合构建和调整控制回撤
在刘平看来,精选个股、深度研究、持续跟踪是基金长期收益的主要来源,即个股的阿尔法对基金净值贡献最大。
她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投资心路历程:2016年她管理了可投资全球的QDII基金——华夏移动互联,面向全球的投资范围也让她极大拓宽了研究视野,看到了全球最优秀、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从2016年起,刘平开始做大量的跨市场对比研究,她的投资能力也得以快速提升,并挖掘到一些中长期的投资机会。
前瞻研究和映射研究,让她也斩获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我们研究了美国的SaaS公司(Software as a Service,即软件服务公司),2017年在港股挖掘到了一家转型SaaS的ERP公司,近三四年的时间涨了近10倍;2018年沿着同样的思路,我们在A股也找到了一家SaaS龙头公司,3年涨了4倍。”
在获取个股阿尔法收益中,除了贯彻执行上述“五要素选股模型”,还需要避免高频决策、失误导致的投资损失,避免因为贪婪侵蚀来自个股选择的阿尔法收益。
她表示,要获取持续的收益,不仅要做到“开源”,也要做到“节流”,投资者常常会因为贪婪而吞噬掉来之不易的受益,在实践中常常是长尾仓位可能成为“失血点”。
针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风险,刘平表示,正确的投资决策应该出自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她会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投资决策时的检查清单,避免决策上再次犯错。“这些失败清单就是我知道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堵住失血点并去赚我能赚的钱,这样就可以逐渐积少成多。”
作为成长股选手,如何较好控制回撤、防止净值大幅波动,也是获取长期稳健收益的关键。在这方面,刘平主要是通过底层组合的构建和动态调整来控制回撤。
在底层组合构建方面,她认为,既要控制回撤,又需要保持一定锐度。她会通过两大核心盘和四大轮动盘实现这一目标:核心盘对应to B的产业互联网(以云服务SaaS为主),以及to C的移动互联网(以垂直类互联网为主),核心盘的个股股价波动性相对更小,构成了组合中的“稳”;四大轮动盘是在消费电子、医疗科技、新能源车、自主可控四大TMT板块子行业进行分拆,更看重子行业的业绩爆发力,阶段性进行超配和低配轮动,增加基金组合中的“锐”。
另一方面,在组合动态调整方面,由于每家公司所处行业不同,受到宏观经济周期和政策的影响也不同,甚至相反。她将所持仓的成长型股票分为稳定白马成长、前沿方向性资产的新兴成长两大类,鉴于两大类公司在市场风险偏好上行和下行期的表现各不相同,她会通过动态调整这两类公司持仓权重,以控制组合回撤。
她也坦言:“目前我们控制回撤的方法仍在进一步摸索和完善,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我们还会更加努力并勤于思考和总结。”
看好港股机会 创新驱动型公司值得长期关注
刚刚过去的2020年度,恒生指数下跌3.4%,标普500指数为上涨16.26%,沪深300指数涨27.21%,A股成为全球最具赚钱效应的市场之一,美股和港股市场表现整体逊于A股。
谈及2021年全球主流市场的投资机会,刘平表示,相较而言,港股的投资机会更大一些:一方面,因为港股的估值更为合理;另一方面,有一批优质标的会在香港挂牌上市,既有来自中概股的二次回归挂牌,又有一批新兴的各行业的龙头公司赴港IPO。
虽然跨市场投资存在一些结构性机会,但刘平告诉记者,她在投资中并不会在不同市场之间主动去做轮动,而是把精力放在产业的前瞻研究和个股深度研究上,这是可以把握的长期收益的来源。不过,若某一地域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时,她也会主动降低该市场的配置权重。“我们会通过对产业链的研究,挖掘出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无论其是在美股、港股还是A股上市,我们只买最优质的企业。”
尽管TMT板块在2020年斩获颇丰,但刘平也在密切关注板块的高估值问题,从中长期角度看,她仍旧看好创新驱动的公司。
刘平认为,如果2021年流动性边际上继续快速收紧,科技股高估值的风险可能就需要更加小心了,其他行业也面临同样的估值收缩的问题,这是她密切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