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但是,私募管理真的成名要趁早吗?
伴随居民资金不断跑步进场,今年私募行业跨过百亿规模大关的公司达到了91家,但仅有6家机构成立时间超10年。面对当下市场格局,私募量化策略风头正劲。然而,投资之路上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低谷”,但在“低谷”时敢于反思并坚持不断的蜕变与进化,最终才能逆风翻盘,松柏常青。
▲温莎资本创始人简毅
近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到国内早期私募基金经理的典型代表人物,一位曾以逆向投资为信条,精准抄底A股一战成名的温莎资本创始人简毅。他曾在国际市场上做多早期中概股,大获全胜后于中国私募起始之年的2014年转战A股,于2015年底成功抄底A股,从而声名鹊起成为逆向投资风格的典型代表,管理规模一度达到近百亿,但却在之后的几轮市场风格强势切换中沉寂于市场多年,又在今年因为业绩亮眼重获市场关注。
“资管这个行业比较特殊,大部分人跌倒了很难再爬起来,这几年下来我对自己和市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张狂的明星包装是基金经理的深渊,我更愿意做一直能稳定持续发光发热的恒星,始终在市场上能有独到的一隅之地,在一个长的时间维度里,这才是资管行业的真谛。”简毅说。
简毅表示,“时代造就明星,但是明星的光环会遮住观察时代更迭的眼睛,股市永远有波动,机会和风险永远在那里,一时的花团锦簇恰恰是自我迷失的开始,这几年的沉寂恰巧给了自己抛开光环冷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静透下来,重新深度思考,积蓄力量,厚积而重新薄发。”
明星光环的背后
2014年温莎资本作为基金业协会最早备案的私募基金,简毅凭借着对逆向投资是“人弃我取”的思路,在2014年7月份,上证指数在2000点附近时,发行了 “温莎简毅精选8号”,精准狙击到市场大底。随后在2015年股灾中,再次出手抄底,连续逆向投资成功。
持续优秀的业绩,使得温莎资本很快就成为市场众多渠道的宠儿。在成立的第二年,温莎资本就成功进入了多个券商总部的代销白名单;2016年温莎资本多支代表产品综合业绩全市场排名第二;2017年6月底达到巅峰,顺利成为当时国有四大行私行白名单中最早入围的权益类私募基金。
在明星基金经理和头部金融机构加持的光环的笼罩下,温莎资本达到了近百亿资金的管理规模,当时的百亿私募数量屈指可数。简毅坦言,“当时规模扩张的很快,所有渠道都来和你谈,没几年就差不多百亿规模,那个时代的百亿规模绝对是市场明星中的明星,因为明星效应使更多资金靠拢,因为资金靠拢更显得明星,头部效应就更剧烈。”
然而, 当温莎资本成为市场头部私募而大规模扩张时,一种飘飘然的情绪也在内外弥漫,忘记了自我迭代和放弃了对市场的敬畏,时代和市场簇拥着你往前进,现在看来是推着你走向深渊,温莎资本很快就跟不上市场风格切换的速度了。
“我们开始跟不上市场的明显表现就是从2017年第三季度开始,业绩下滑。”简毅说,起初业绩上的波动不足以引起我们当时作为明星机构的重视,在明星的光环下,客户和机构也完全忽视了每日下行的变化,只是跟当时市场稳步上升的整体氛围对比显的有些扎眼,我们开始开各种会议写各种邮件给客户解释,但是内部依旧没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018年初遇到了市场整体大回调,部分产品回撤速度加快以至于没来得及补救就被迫清盘,我们一边开始应对机构和客户的质疑,一边开始大规模的内部反省自查。
简毅反思道,“成败均出于此,正因为成名太早,扩张太快,忘记了自我迭代和放弃了对市场的敬畏。当时代和市场簇拥着你往前进,现在看来是推着你走向深渊。”
当时,大批市场和投研人员离职、客户质疑不绝于耳,投资一言堂、个人风格太突出、交易流程不严控、风控制度形同虚设、投研脱节等等这些中国民营资管机构的各种典型的问题都作为失败归因而暴露出来。事实上,这些行业通病,现在依旧如此。此时,简毅才发现,那些曾经热捧、追逐、做大的机构和渠道资金其实一点弹性都没有,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远离的速度比谁都快。
“冠以‘明星’之名,现在看来就是盛极而衰临近深渊的启兆。” 简毅痛惜的说,那个时候就暗下决心,如果能活下来,一定要进行体系化、专业化调整,进行组织优化、流程优化、风控优化,不要去过度追逐市场眼球,反而要对抗明星效应的内化,还是要把精力永远放在做大做强自身,在投资和募资两端都要敬畏市场,要做恒星,为投资人贡献长期价值,做长期正确且能坚守的投资。
那一段时间里,简毅在沉寂中反思,同时也在进化。“在那段沉寂中我丝毫不敢有一丝怠慢,因为我既是温莎资本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基金经理,在团队管理优化以及自身投资认知上我必须进行双向思考和进化,才能不再辜负我的团队和客户。”
保持进化才是投资真正的第一要义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从失败中再度站起来。在那一段沉寂的时间里,简毅不像资管行业大多数人跌倒了再也看不到身影,而是依旧在努力克服逆境中的各种障碍,同时还在不停地思考、研究、蜕变、进化。
“我一直保持着创业者的精神,这份精神已渗透到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而这份精神的本质就是面对挑战不屈不挠、积极乐观,逆势而思,顺势而为。” 简毅表示,自己的整个投资生涯也都是围绕着这份创业者的精神所展开的,在不确定中创造确定,在未知中发现价值,而这些就是我最为擅长的事情。”
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简毅带领的温莎资本业绩再度表现出色,市场又重新关注到这个曾经出道即巅峰,随后沉寂已久的老牌证券私募。
简毅坦言是经历了生死之战亦是一场成功的蜕变,“对我们也是好事,我们刚好重新整顿队伍,从架构到流程再到分配方式和风控,我们优化了很多地方,以更好的状态迎来市场的调整。如果说前几年的成名是运气居多,那去年和今年持续的业绩向好,我们会觉得是我们这几年反思优化的结果,让我更欣慰的是,因为去年业绩也很好,经过最近两年的‘回水’让前几年亏损还一直对我们不离不弃充分信任的投资人们得到不菲的回报,总算没有辜负他们。只是像极了大病刚愈,我们还来不及志得意满、自我陶醉,还要继续回水爬坡,再也不能像前几年一样意气张狂。‘成名要趁早’这句话不适用资管行业。”
作为基金经理,简毅这些年对自己投资思路和策略进行反思,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发现自己对于逆向投资的认知还有很大的进化和精进空间。“保持进化才是投资真正的第一要义,这些年我一直不断在反思与完善自己的投资思维,并与投研团队共同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通过对‘大势’进行更细化的分析,来寻找出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并精准的进行早期布局。”
“最早的时候,我一直以为逆向投资就是‘人弃我取’,在极丑中寻找极美,发掘被遗落在尘埃里的明珠。现在,经历了几轮市场洗礼之后,我觉得对于逆向投资的认知与理解比之前更加透彻。我认为逆向投资不应只是‘人弃我取’,而应该是‘顺势逆取’,这里‘势’更多的是宏观政策层面的大势,逆取则是在大趋势中积极挖掘细微的调整,从而发现更多的投资机遇,创造更大的投资收益。”
在谈到这一投资思维转变与升华的具体描述中,简毅认为,“真正投资思路从知到行再到知行合一,这绝不是轻轻松松一两个认知后观点的抛出。我们是基金经理,不是评论员,任何投资思路的改变代表着一段痛苦的回忆和真金白银的付出。”最终凭借着对逆向投资“顺势逆取”的认知升级,简毅在继续去年优秀业绩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再次以“军工防御,结构性中小票进攻”的投资策略获得亮眼的业绩。
同时,做为温莎资本的创始人,简毅调整了公司的管理结构。此前,简毅作为唯一的基金经理,几十人研究团队服务一个人,投资成败系于一身,组织风险引发的投资风险巨大。在经历挫折倒逼内部改革和自我反思后,温莎资本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机制,现在形成了以五位基金经理为代表的五种不同风格的投资团队组合,其中从公募基金转来的基金经理两位,从外资机构招聘过来的一位,内部通过晋升机制培养的一位。
采访结束时,简毅说,“在市场从业这么久,经过许多次的牛熊轮换,我都时刻提醒自己,要对抗市场的脆弱性,对市场变化要时刻警惕;要对抗时代的脆弱性,对时代更迭要充分认识;要对抗认知的脆弱性,对认知升级要深入思考。”这个市场永远不会缺少“明星”,但能几十年如一日持续发光的“恒星”是极为稀少的。不要拿自己当回事,要拿自己干的事当回事,不要害怕低谷,要能够发光发热照亮自己,不要迷恋外部热捧的一切虚幻,妄作明星,要有力量做一颗持续产生温暖与价值的恒星。
2021-09-20 08: 12
2021-09-19 20: 34
2021-09-19 20: 26
2021-09-16 22: 09
2021-09-13 09: 11
2021-09-14 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