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基金江虹:严控回撤,在低波赛道上走出“绝对收益”之路

方丽 2025-08-18 07:31

在公募基金行业,15年的从业经历足以沉淀出对市场的深刻洞察,而景顺长城基金养老及资产配置部基金经理江虹,正是这样一位在实践中不断进阶的“老兵”。

江虹的职业轨迹横跨保险、证券、公募基金等多领域——从保险精算、券商机构销售、到保险资管投资经理,于2021年7月转型公募基金,加盟景顺长城基金,继续深耕养老及资产配置领域。8.9年的投资历练,让她既能理解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又熟稔大类资产的波动规律。

江虹的“低波”代表作——景顺长城保守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基金,回看其净值曲线,自成立以来呈现稳健向上的姿态,在低波赛道中表现出众。对于江虹而言,这位高弹性账户管理转型的“跨界者”,用一款低波FOF产品重新定义了自己追求的“绝对收益”。

当下,江虹为拟任基金经理的新产品——景顺⻓城安恒增益三个⽉持有期FOF正在发售,其投资理念和思路,基本复制前述低波动产品,期待能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投资体验。

b82be8c701c0de3aaab9f652c05bea2.jpg

从“高弹性”到“低波动”

寻找市场盲点破局

江虹的投资生涯起点,与“高弹性”紧密相连,2016年起,她管理账户的仓位主要为权益资产,产品更多呈现高弹性特征。在2021年进入公募基金领域,在管理权益类产品同时,她开始对市场的低波产品进行深度调研。

“当时发现公募市场有个明显盲点:鲜有真正以绝对收益为核心考核的产品。”江虹回忆,当年在她密集调研具有配置属性的产品后,发现过去5年中,能同时实现“最大回撤≤-2%、年化收益≥3%”的产品寥寥无几,拉升到过去10年,更是少之又少。

这一发现让江虹萌生了一个想法:做一款“极致低波”的产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给自己定了一套“最大回撤”和“波动率”为核心的考核规则;希望基金净值曲线能够保持平滑向上,坚决杜绝大幅波动。

用“近乎苛刻”的规则,筑牢低波防线。2024年3月20日正式运作的景顺长城保守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基金,便是江虹为“低波”赛道交出的答卷。

该基金定位为低风险偏债混合型FOF基金,江虹将“绝对收益”目标置于首位,截至2025年6月30日,自成立以来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表现突出:比如最大回撤仅0.88%。从基金净值曲线的走势来看,景顺长城保守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基金也走出了一条更为平坦、回撤更小的净值曲线。

多策略布局

时刻平衡风险和收益

从管理高波的权益类产品,到做出了低波赛道的代表产品,江虹的转型背后,是对FOF本质的深刻理解。“FOF的核心不是选基金,而是做资产配置。”她认为,FOF基金经理需要更专注于把握市场风格、行业趋势,用科学的配置平滑净值曲线。

“为了将回撤控制住,在回溯各类资产的历史数据后,对于基金的配置,我构建了‘模块化’框架。所谓‘模块化’就是力求清晰的底层资产之上再进行配置。以低波产品为例:主要仓位投向纯债基金,严格规避含转债和股票的产品,确保透明可控;低仓位配置高波资产,包括中国权益资产、海外资产和黄金资产等,对于股票资产,重点配置更透明的ETF。此外,在管理过程中,对组合进行波动率的实时监控,平衡风险与收益。”她表示。

在大类资产配置上,江虹会根据宏观经济研判和市场估值水平,确定组合中各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和节奏。比如在经济下行阶段,提高债券等防御性资产比重;在市场估值较低、预期向好时,适度增加权益资产仓位,以获取更高的风险溢价。同时注重通过跨资产、跨市场的配置来分散风险,力争通过多元配置来平滑组合波动。

从过往运作来看,她多次踏准节奏。比如,去年底她就预见2025年债市可能迎来波动,启动了“货币逃生计划”:将部分债券仓位转换为货币基金,同时大幅增持中短债基和存单基金。3月下旬,市场恐慌情绪缓解,她又果断换回长久期信用债和利率债。这一系列操作不仅较成功规债市避下跌风险,还为组合贡献了较为可观的收益。“债券市场风险常隐藏在一致预期中,市场看似安全时要格外警惕,恐慌蔓延时反而可能孕育机会。”

权益在内的高波资产,在其低波产品组合中,则扮演着收益助推器角色。对这类资产配置,江虹始终秉持谨慎态度,但看准了就会出手。如2025年二季度初看准恒生科技板块机遇,借助ETF迅速切入,在短期内实现预期收益后,果断执行止盈操作。2025年也看准军工股的机遇,并积极参与其中。

对于商品资产的配置,江虹同样严格把控。黄金ETF作为重要对冲工具,占比通常较低,且会依据市场波动率动态调整。2025年上半年,黄金市场出现“高波不赚钱”现象,她果断将黄金资产配置从超配调为低配,“波动率过度聚集时,资产价格大起大落,必须果断回避。”

江虹强调,她不会轻易打破自己的低波产品中,各类资产设定的比例约束。2025年二季度以来,权益市场回暖,有些基金大幅提升权益仓位比例,而她的这只低波FOF权益仓位则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不能因市场向好就盲目突破投资比例约束,投资波动风险往往在市场乐观时悄然埋下。”这也是资产配置的意义所在。

“没有事后风控”

用低波动来守候更稳健的收益

究竟低波稳健FOF产品如何运作,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在江虹看来,核心是控制回撤和波动,用低波动来守候更稳稳的收益。

江虹将风险控制视为低波产品投资的生命线,她的风险控制理念可以概括为“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她认为,低波产品中没有“事后风控”这一说,因为事后风控意味着已经对基金净值带来了“伤疤”。其策略从资产的静态配置升级为波动率预测驱动的动态配置,从传统风险等权优化为风险边际贡献最优。同时,她非常注重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从单一资产对冲进化为跨大类波动率对冲。

“事前是以抑制波动率为核心,事中则是关注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比及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如股、债、商同时暴跌,在过去一年多经历过3次。”她表示,在2024年“股债商三杀”极端行情中,当时市场多类资产同步暴跌,她并未单纯削减权益仓位,而是果断下调债券、权益、商品等各类资产仓位,“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股债双杀时,仅减权益仓位无法有效控险,必须从全市场视角降低组合整体波动。”最终,她的低波基金组合在前述极端行情中,实现较小亏损。

对江虹来说,管理低波组合的第一优先级是严控最大回撤,第二优先级是控制波动率,力求确保净值曲线的平滑性,优化持有⼈体验。第三优先级是实现目标收益,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在不触碰最大回撤约束的前提下追求目标收益。”

兴正金工研报也显示,在具体操作中,江虹不仅仅依赖止损线来控制回撤,更关注组合整体的波动率和最大回撤的概率分布,更倾向于通过仓位管理来平滑波动。例如,当市场上涨、组合达到目标收益率时,她会考虑逐步止盈部分收益,降低高风险资产仓位;当市场下跌、组合回撤接近预设阈值时,她会审视基本面是否恶化,如无实质变化则选择逢低加仓优质资产,而不是盲目止损离场。

这种“有纪律”又“不贪心”的哲学,源于江虹自己对“绝对收益”的理解。她认为,低波FOF这条“慢慢向上”的净值曲线背后,藏着的是对市场的敬畏、对持有人对自己信任的敬畏。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