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震荡加剧,兼顾股债投资的“固收+”基金受到青睐。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发行成立的“固收+”基金有192只(A/C份额合计),包括157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和35只二级债基,成立规模合计3323.04亿元。而去年同期,新发105只“固收+”基金,共募资1370.9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的募资额增长了142.39%。
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在银行理财净值化以及债券投资收益逐步下降的背景下,定位清晰、收益稳健的“固收+”产品无疑是最主流的需求。
上半年发行总份额超100亿份的“固收+”基金一览
基金君梳理了上半年发行总份额超100亿元的“固收+”基金,选取其中3位基金经理年限较长的基金经理,他们是易方达基金张雅君、广发基金谭昌杰、中信保诚基金韩海平。基金君希望通过解析他们各自的投资风格和框架,帮助大家了解这些优秀投资人背后的投资理念。
易方达基金:张雅君
张雅君,经济学硕士,2011年5月17日加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基金经理。曾任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债券交易员,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债券交易员、固定收益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固定收益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助理。
目前,张雅君在管基金10只,总管理规模约为684亿元,其代表产品任职以来回报达43.58%。据Wind投资经理指数(公募偏债)显示,自2014年担任基金经理以来,张雅君取得了85.81%的回报,最高连续6月回报达23.35%,年化回报达9.31%。(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7月1日)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7月1日)
担任基金经理近7年,张雅君拥有丰富的债券投资经验。
对于如何做好“固收+”策略,张雅君认为,“不仅需要对长期股债的最优资产配置中枢有清晰的认知,并在不同的市场环境进行适度的偏离,而且需要在其他收益增强手段上持续积累收益。”
在张雅君的投研团队中,投资框架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张雅君称,作为“固收+”基金经理,除了要有自上而下的判断能力,根据宏观环境,结合客户需求调整股债配置比例。同时,也需要对个股、个券和转债的风险收益特征有所了解。基于此,基金经理就可以依据自己的擅长领域进行组合管理,从而获得超额收益。
有关大类资产配置,张雅君表示,需要从判断经济周期所处位置出发,因为周期的位置决定了各类资产投资的胜率。合理的周期位置判断,能贡献较多的超额收益。估值也是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估值的位置决定了各类资产投资的赔率。通过相对估值的比较,可以挑选出性价比更好的资产,以便做出动态调整。
简而言之,在张雅君看来,“经济周期的位置决定了胜率,大类资产的估值决定了赔率,资产配置决策需要同时考虑胜率和赔率。”
为了让基金持有人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在投资时,张雅君不会让组合长期暴露在风险之下,不对单一资产做极端配置,以确保回撤可控。从张雅君单独管理的一只二级债基来看,近1年来,该产品的动态回撤控制在3%以内,风险控制较好。
(张雅君二级债基近1年动态回撤,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7月1日)
对于未来操作,张雅君在一季报中表示,股票方面,年初权益仓位维持在偏高水平,春节前考虑到市场上涨幅度过大,组合系统性降低风险资产敞口至中性水平,行业配置保持均衡。债券方面,组合仍维持偏低的久期水平,持仓高等级信用债以获取票息收益,同时择机参与利率债波段操作。
广发基金:谭昌杰
谭昌杰,经济学硕士,现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曾任固定收益部任研究员。
目前,谭昌杰在管基金7只,总管理规模约为328亿元,其代表产品任职以来回报达74.29%。据Wind投资经理指数(公募偏债)显示,自2012年担任基金经理以来,谭昌杰取得了64.57%的回报,最高连续6月回报达12.42%,年化回报达5.72%。(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7月1日)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7月1日)
自2015年,谭昌杰就开始研究“固收+”策略的运用,是“固收+”绝对收益目标基金的坚定践行者。
谭昌杰认为,运用“固收+”策略追求绝对收益,要同时抓好收益和回撤这两个目标,两者缺一不可。
对于收益目标,谭昌杰把资产分为三类。一是确定性收益的资产,包括票息收益和打新收益;二是大概率收益的资产,以债性转债和中长期限利率债为代表,主要通过波段操作、及时止盈来获取超额收益;第三类是或有收益,主要包括二级市场股票投资以及定增、大宗的交易机会。
在谭昌杰看来,“固收+”是注重投资过程的策略,上述三大类资产中有很多细分的子项资产,如果哪一类资产有确定性收益概率,他会根据概率大小以及超额收益空间替换底仓的票息资产,进行动态配置。
对于回撤,谭昌杰表示,风险管理非常重要。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承受风险能力不一样,谭昌杰会结合投资者需求、产品定位确定组合的风险级别,严格管理风险,控制组合回撤。
通过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来管控组合波动,是谭昌杰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我会将股票仓位设定为最大回撤目标的10倍。例如,如果产品的最大回撤目标是2%,那么股票仓位上限就是20%。”谭昌杰称。
站在持有人的需求角度分析,谭昌杰认为,绝对收益策略基金要在收益和波动两个层面满足客户需求:一是不管资本市场如何波动,每个年度能实现正收益,中长期能实现5%以上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二是波动小,年度最大回撤尽量控制在3%以内。
从谭昌杰代表产品近5年的动态回撤来看,谭昌杰在管理基金产品时做到了较好的风险控制。动态回撤在大部分时间控制在3%以内,波动较小,符合其绝对收益策略。
(谭昌杰代表产品近5年动态回撤,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7月1日)
谭昌杰在一季报中提到,1月底资金面出现了持续紧张的情况,结合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相关表述。在谭昌杰看来,这是宏观去杠杆的中长期政治任务的重新回归。所以,明确了债券资产可能难有超额收益的中期判断,并认为高估值的股票资产可能会有调整压力。
谭成杰称,因此,在资产配置方面,维持了高资质、短久期的票息策略,并坚持低估值、分散投资的股票策略。但是,即使是这样相对保守的配置方案,在春节后股票市场的大幅调整中,仍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为达成产品定位的收益目标,谭昌杰表示,将坚决执行组合止损的交易纪律,并在市场的下跌过程中,调整持仓结构。主要体现为,对于中短期景气度回升或者中长期有较大成长空间的资产(比如化工、电子、军工、医药生物等),在估值已经回落到较低的历史分位数的条件下,逐步提高了配置比例。
中信保诚基金:韩海平
韩海平,经济学硕士,2019年3月加入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副总经理。历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数量分析师,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组副总监、基金经理、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监、基金经理,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目前,韩海平在管基金6只,总管理规模约为218亿元,其代表产品任职以来回报达27.88%。据Wind投资经理指数(公募偏债)显示,自2008年担任基金经理以来,韩海平取得了91.3%的回报,最高连续6月回报达11.99%,年化回报达5.02%。(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7月1日)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7月1日)
韩海平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10年基金管理经验,是业内的“固收+”老将,穿越多轮牛熊,擅长对宏观周期进行判断,把握股债相对价值。
对于如何管理好“固收+”产品,韩海平强调,大类资产配置是最重要的收益来源,必须紧跟宏观经济变化,关注经济和政策拐点,才能掌握好节奏,不断选择最有性价比的资产。
有关大类资产配置,韩海平表示,把美林的投资时钟这种定性的资产配置分析方法和定量的风险均衡策略结合起来应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他提到四个方面:
第一,无论是二八还是三七的股债配比,都需要做战略资产配置。韩海平反对把权益仓位降到0,只会在权益仓位中枢做微调。
第二,风控方面,韩海平表示坚决不参与风险和收益不对等的投资,比如信用下沉的风险。在股票和债券配置比例中,他倾向于回避具有股票风险特征的转债资产。他认为,转债有转股溢价率,如果配置过多,实际上增加了权益敞口的风险暴露;
第三,在“固收+”的股票资产投资上,韩海平偏好自下而上,以大盘成长股为主,因为企业的价值来自于自由现金流的增长。通常,韩海平会选择ROIC(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维持相同的增速所需的资本开支较小,有利于提高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第四,“固收+”产品应该稳健但不保守。在韩海平看来,好的“固收+”产品,并不是简单看最大回撤,而是看年化收益率和最大回撤的比例(卡玛系数),如果能做到2-3之间,就是很好的产品。
在资产配置方面,以韩海平的代表产品为例,韩海平的配置主要以债券为主,占比在70%-80%之间,股票部分占比15%-20%,余下部分配置现金与其他。
(韩海平代表产品近1年资产配置,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7月1日)
关于投资,韩海平表示,无论是持有一个公司的债券,还是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最终赚取的是公司自由现金流的增长。
除了投资本身,韩海平对管理也有一套方向和理念。他认为,要带好一个团队,必须尊重每一个基金经理,要给他成长的空间。此外,投资方法一定要和基金经理的性格匹配。要把合适的基金经理,放到适合的产品上。
对于今年市场,韩海平坦言,权益的性价比不如债券,所以今年资产配置战略上,权益仓位比去年有明显下降。“我会做一些减仓,但不会因为贵就全部卖掉。有些股票阶段性出现调整后,我也不会做止损,反倒会加仓。我选择的股票,都是具有成长性的自由现金流,有这样特质的好公司并不是很多。”韩海平说。
韩海平预计A股市场整体仍将维持宽幅震荡格局,结构性机会为主。看好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内需消费、医药生物四个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2021-09-15 18: 32
2021-09-15 18: 03
2021-09-15 08: 30
2021-09-14 09: 13
2021-09-13 09: 11
2021-09-12 1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