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25%至4.50%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9月以来连续第三次降息。
此次降息是否符合预期?对全球各类资产影响几何?对A股、债券市场又有何影响?美联储未来利率走势如何?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国泰、创金合信、华安、汇丰晋信、长城、德邦、上银、易米等多家基金公司,对美联储降息进行解读。
受访公募认为,降息幅度本身符合预期,但立场明显偏鹰。2025年降息节奏或将放缓,上半年可能降息两次,而下半年随着通胀升温,降息可能陷入停滞。短期内,大类资产波动性或加大,但长期向好逻辑尚未发生改变。A股市场方面,短期需要注意汇率和流动性扰动,长期仍需保持战略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
本次降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
但美联储态度超预期偏鹰
在业内看来,此次降息幅度在预期之内,但美联储态度超预期偏鹰,背后的考虑或在于特朗普2.0可能带来通胀上行压力,基本面韧性强于预期,以及对于此前市场过于鸽派预期的纠偏。
据汇丰晋信基金QDII多元资产投资经理何思遥分析,美联储本次属于“鹰派”降息,尽管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但从公布的信息来看,FOMC委员们的态度是超预期偏鹰的,票委中亦较为罕见地出现了降息反对票,点阵图也显示2025年的降息次数由9月份的4次退坡为2次,终端利率被提升至3%,且美联储对经济和通胀的预测都有所提高,对失业率的态度也较为乐观。会议显示,美联储当前关注的重点或重新回到了通胀。
长城基金认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11比1投票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 9 月份开始降息以来的议息会议第二次出现反对票。美联储官员对降息路径预期的“点阵图”中位数显示明年降息50基点,比市场预期更鹰派,19 位美联储官员中只有 5 位预计将下调75个基点及以上,而9月时“点阵图”中位数显示明年降息幅度尚有100基点,降息节奏大幅放缓。
上银基金指出,有三点信息需特别关注,一是本次会议有一名投票委员表示反对;二是鲍威尔清晰表态未来将在降息上更加谨慎;三是根据更新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多数官员倾向于将2025年降息次数从4次减到2次,降息幅度预期从100bp缩到50bp。降息步伐出现放缓是本次议息会议传递的主要信息。
在易米基金看来,市场此前已充分定价本次25bp的降息,本次会议的焦点在于鲍威尔的讲话以及美联储的经济预测和利率点阵图。美联储大幅上调了明年的通胀预期,这极大地压缩了未来的降息空间。同时,美联储上调了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并下调失业率预期,表明当前美国经济动能依然强劲。
明年降息步伐有可能放缓
需要密切关注通胀情况
谈及未来的降息举措及节奏, 业内人士表示,明年降息步伐或将放缓。
德邦基金资深研究员赵梧凡直言,根据鲍威尔的发言,美联储可能在2025年1月暂停降息步伐,因为当前美国经济和就业风险已经趋于稳定,通胀是当前最关键的问题。全年50BP的降息措施可能会在明年一季度之后重启,但也将取决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经济以及通胀水平的具体变化。
创金合信基金宏观策略配置部也认为,从决议声明看,虽然措辞变动与前次相比并不大,但是增加了考虑未来利率调整时的“程度和时机”的表述,暗示降息步伐即将放缓,鹰派立场再次加强。而明年降息节奏放缓主要反映了今年较高的通胀数据以及美联储对通胀预期的调整。当路径不明时,你会放慢脚步,这类似于在雾夜开车或走进一个摆满家具的黑屋子,你会减速。
易米基金指出,综合来看,美联储明年降息步伐有可能放缓,未来的主要风险仍在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预计2025上半年间隔式再有下降,下半年若美国经济回升,可能阶段性停止降息。
长城基金判断,美国仍处在降息周期,但节奏放缓,明年可能降息2次。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仍然是数据驱动,甚至是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随着非农就业数据回升,通胀数据表现出粘性,美联储官员预计明年降息50bp,即降息2次每次25bp。特朗普的关税、驱逐移民和减税政策均有抬升通胀的风险,或将在明年下半年后推升通胀,届时降息节奏可能进一步放缓甚至出现加息。但如果劳动力市场意外疲软或通胀下降速度超出预期,美联储也可以更快放松政策。
何思遥倾向于认为,当前美联储仍处于降息周期,且有意愿在通胀下行的时候进行降息,在特朗普的政策对物价和经济造成较大影响之前,预计美国通胀仍可以保持下行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线性外推一下,美联储可能继续在上半年进行降息。当然我们需要密切关注通胀是否会转头向上。
还有公募提示道,美联储下一个议息会议在1月29日,而1月20日特朗普就任后可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值得关注。
短期大类资产的波动性或增大
长期向好逻辑未发生转变
谈及对全球大类资产影响,汇丰晋信基金何思遥表示,鹰派降息之后,10年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至4.5%以上,这样的水平对各类资产都会形成压力,美元现金则获益。降息周期的终端利率就将会是市场争论的焦点,中性利率水平在什么位置实际上是各类资产定价的锚点,短期的资产价格波动实际上是在寻找这样的定价的过程。
何思遥指出,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在当前衰退的风险较低,美联储有意愿在经济增长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支持,而且空间也比较足,长期来看还是利好全球风险资产的。当然,当前在收益率水平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也为保守的投资者提供了很不错的回报。
“展望未来,考虑到特朗普尚未正式就职,其政策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具体影响尚不明朗,短期内,预计美股波动加剧,美债收益率可能高位震荡,而美元指数仍有冲高的空间。”德邦基金赵梧凡谈道。
长城基金分析认为,在美联储态度再次转变,降息路径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短期大类资产的波动性可能会增大。在美国基本面仍有韧性的情况下,虽然美股短期有估值压力,但长期向好的逻辑尚未发生转变。
“美债方面,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反弹至4.5%之后上行空间有限,且当前利率仍有限制性。”长城基金预计,美国明年上半年经济仍温和下行,短期上行后有可能回调。但美国长期通胀中枢提高,特朗普政策在2025年下半年有推高通胀的风险,整体可能维持高位震荡状态。此外,美元指数短期突破到108以上之后短期利多因素出尽,预计阶段性下行,但2025年中枢维持高位。黄金短期面临调整压力,但在美国高利率和高赤字组合下,叠加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长期向好的逻辑不变。
小标题4:对国内股市、债市偏利好
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国泰基金表示,短期来看,美债收益率预计保持在高位,强美元强美债共同压制全球股市,尤其是新兴市场。对A股资产,尤其是小盘股,在估值高位容易受到汇率和流动性影响,后续还要留意关注2025年年初美国债务上限延期后对美债的冲击。但是长期来看,对A股“长期市场告别熊市”的观点没有改变,未来市场可能是宽幅震荡的局面,我们将保持战略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
创金合信基金宏观策略配置部表示,长期看,国内资产表现更加依赖于内部政策的发力应对以及基本面的复苏情况,在当前高层会议积极表态的环境下,预计增量政策空间较大,有充足的时间和工具应对外部的冲击,因此,A股预计仍将维持中枢抬升,债市利率中枢下行斜率将减缓,短端依旧确定性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长端震荡概率较大。
长城基金表示,全球化发展至今,全球主要市场股市波动的相关性较大,美股调整短期可能引发A股波动,但长期来看,决定A股趋势的因素仍然是国内经济基本面。随着稳增长、稳市场政策的不断出台,A股有望随着经济回暖而回升。
华安基金表示,国内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发力空间也被打开,科创、创业板等聚焦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资产配置价值较高。
对于国内债市而言,上银基金表示,目前债市在资本利的逻辑下获得了较多资金的青睐,但元旦后存在债券供应的集中释放以及政策预期边际收紧的可能。利率同样具有潜在的上行空间,因此未来投资端需要更加注重回撤控制。
长城基金认为,债市方面,短期汇率压力可能掣肘货币政策,但在刺激经济的诉求下,中长期的流动性宽松仍然利好债市。美联储鹰派表态推升美元指数来到年内高点,人民币汇率压力增大,在避免形成汇率单边贬值一致预期的诉求下,预计央行短期仍会发力维持汇率稳定,增量货币政策节奏可能放缓,债市波动风险增大。但利率长期下行趋势不变,中期货币政策稳增长诉求较强,中长期来看债市仍然利好。
2024-12-19 16: 21
2024-12-18 17: 17
2024-12-16 07: 30
2024-12-16 07: 30
2024-12-15 18: 54
2024-12-15 1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