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果下午茶 | 家庭教育无小事

2023-07-24 08:49

这不仅是一家资产管理机构50多年的案例,更是一个家庭的故事。


戴维斯家族的投资史,可以看作是一部资本市场纪录片,区别在于他们从来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应对和不断总结经验,并将之传承。


图1. 戴维斯第一代Shelby Cullom Davis

图片

来源:davisfunds.com

他们的投资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投资:不是五年十年,而是一代又一代。家族第一代涉入金融还是在大多数美国人还不敢购买股票的上世纪40年代末,于1969年正式成立公司。


一路走来,他们经历了漫长的牛市,猛烈的熊市,很多次市场大大小小的崩溃;见证了战争,总统遇刺、辞任、被弹劾等各种情况;需要面对的利率周期和市场表现周期就更不用说了。

图2. 《Davis Dynasty》(戴维斯王朝)

图片

来源:网络

讲述Davis家族的著作《Davis Dynasty》已被翻成中文《戴维斯王朝:五十年华尔街成功投资历程》。为本书作序的正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彼得·林奇,以下为摘选:

在就任富达麦哲伦基金(Fidelity Magellan  Fund)经理期间,我同斯尔必·戴维斯(第二代)有过几次会面。


我们的话题正是保险和金融股票。非常欣喜地注意到,他也采用了我在自己的著作中的许多准则,但我也不能居功自傲。因为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已经运用于实际操作了。他的儿孙沿袭了一些选股技巧,恰与我在麦哲伦基金时所运用的技巧相同,而关于投资的总体理念,我们也不谋而合……


如今轮到戴维斯家族的第三代(孙子克里斯和安德鲁)经受考验了。如果那些适用于祖父和父亲的方法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见效的话,我会感到惊讶不己。他们对市场的估计不是太过乐观也不太过悲观,这种折衷的态度应该是有利于投资的。




戴维斯基金现由第三代克里斯·戴维斯管理。


以下内容节选自讲述戴维斯家族(王朝)历史的著作,及其网站对家族成员采访资料整理而成:

图片

家庭无小事

01

■  1973年到1974年的经济大崩溃后,股市也暂时性复苏。


第二代斯尔必·戴维斯就让3个出生于60年代的孩子——安德鲁、克里斯和维多利亚接触股票。年幼的孩子总能在父亲和祖父那里听到他们谈论股市。斯尔必鼓励孩子们将自己打零工的收益进行投资,还借钱给孩子们投资,让他们了解负债的威力。


我告诉他们投资最重要的是热爱,即使在70年代的萧条时期也是如此。我深信选股这件事任何一个孩子都能干,有关于数学的部分,以后可以学,但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最重要。我让他们把这项工作当作侦探,找出跟有关公司前景的蛛丝马迹。有时候,我去一些公司调研时会带上他们,就像我父亲当年带上我一样。”

图3. 戴维斯第二代Shelby M.C. Davis

图片

来源:davisfunds.com

02

  克里斯也对祖父的言传身教终身难忘。


“一天,我们路过办公室边的一个摊位,我向祖父要一美元买个热狗。


他对我说:‘你知不知道,要是你把这一美元投资成功,每隔5年就会翻一番?当你到了我的年纪,也就是50年后,你的钱就变成1024美元了。难道你真的这么饿,要花一千美元去买个热狗吗?’


我想不至于吧。但他用这一件事就教会我三点:钱的价值、复利的价值以及总要自己带钱的重要性。”

03

  克里斯长大之后,与祖父在同一办公室工作,他注意到戴维斯的椅子背上一直搭着一件旧式的已经褪色的外套,克里斯猜测这件衣服只是留做纪念的。


一天,他问祖父:“椅子上的这件破衣服是用来干什么的?”戴维斯回答道:“是为了应对银行负责贷款的人。他们会到公司突击检查保证金贷款,如果我不在这儿迎接他们,他们可能会怀疑我们的责任心。但是当他们看到我的椅子上挂着这件衣服,就会以为我只是出去喝杯咖啡。”


“这件衣服在这儿挂了多久了?”


“二十年了。”

图4. 戴维斯第三代Christopher C. Davis

图片

来源:davisfunds.com

祖父和孙子两人离开办公室去参加分析师会议的时候总是一路小跑,一个80多岁的老人,穿着西装一路慢跑,这幅景象实在有趣。戴维斯解释道:“如果客户在街上看到我们这样,会知道我们不是懒散的人。”


但有些事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自己。比如祖父告诉他“每周写一份保险报告,是我们写给自己看。将想法表达成文字会迫使你彻底地考虑一件事。”

04

  1992年的一天,祖父戴维斯带着一份大号的蓝色文件夹来到办公室,里面有一本厚厚的打印材料。


克里斯从没见过这份稿子,连父亲必也没见过。克里斯翻了几页后,终于意识到他正在翻看的是祖父半个世纪的投资得失,以及这个家族得以登上福布斯的原因。


他觉得这就像是被邀请参观一个从未将作品公诸于世的隐居艺术家的工作室。按字母排列着著名的戴维斯12股,从第一代起忠实持有的几只股——惠氏(Wyeths),劳森伯格(Rauschenbergs)和维奥(Warhols)。他仅以15万美元的原始资本,购进优良公司的股票,守着那些保险股渡过了每日、每周、每月的波动。


图片




家族投资经验

以下根据《戴维斯王朝》整理了戴维斯家族的若干条投资经验,这些历经了50年试验、犯错和改进。

图5. 《戴维斯王朝》作者John Rothchild

图片

来源:finnotes.org

01

不要购买低价股。20世纪80年代的经历使第二代掌门人认识到,大部分低价股公司资质很普通,换句话说他们只值这个价钱。公司的高管为了公司股价上升,会做各种事情,但这样花费的时间也常常会超出预期。


不要购买高价股。股票之所以值高价,唯一的理由就是公司本身是卓越的公司,与成长空间或者收益没有必然联系。正如戴维斯家族的人从不会多花钱买衣服、买房子或度假。那为什么投资者要为收益而多花钱呢?

02

理想的标的是保持复合增长且型价格适中的股票。一个低估值的成长性企业才具有达到戴维斯双击的条件,即当EPS(每股盈利)和PE(市盈率)分别增长时,股价才会出现超预期增长。

03

耐心等待直到股价恢复至合理水平。就像戴维斯过去常说的:“熊市能使投资者发大财,但他们在那时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图片

04

顺势而为。虽然家族传统是稳健,但不意味着完全排斥科技股。事实上,戴维斯第二代积极投身互联网浪潮,因为他不想错过收益最可观的行业。不仅80年代中期起就关注了IBM,还购进了应用材料类公司,应用材料公司将设备卖给半导体业的“淘金者”既赚钱,又避免了承担大量生产成本的风险。

05

戴维斯家族还有一个“追星”习惯他们看好的高管跳槽后,他们会跟随买入新公司股票。“任何一家公司要获得成功,优秀的管理层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华尔街公认的真理,但是一般的分析报告总是忽略这一点。分析师总是喜欢讨论最新的数据,但是对我们而言,如果没有对公司高管事先评估,我们绝不会买入。”

06

兼而有之“自下而上”的投资者会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公司,而“自上而下”的投资者会首先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找出有可能兴盛起来的行业,然后再从中选择公司。


戴维斯家族希望自己兼具这两类投资者优势。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宏观经济背景是高通货膨胀,斯尔必就选择了能够通过价格传导保持盈利的石油、天然气、铝以及其他商品类公司。

图片

80年代,有迹象表明美联储已成功地打击了通货膨胀,他削减了硬资产,转而购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经纪行和保险公司的股票,40%的金融机构持仓,让他狠狠吃到了这一波红利。


90年代,他又参与另一个明确的主题:婴儿潮,随着美国历史上最富裕的一代人逐渐老龄化,药品公司、保健业和疗养院成为最受益企业。

07

避免频繁交易。典型的成长型共同基金每年会换手90%的资产,而戴维斯基金家族的旗舰基金——纽约风险基金的换手率约为15%左右,原因在于他们可以不用支付巨额资本收益税。这种方式使交易成本较低,同时避免了频繁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斯尔必小时候,老戴维斯就一直告诉他选择时机根本没用。


现在,斯尔必又将这些话转告给克里斯和安德鲁。“我们愿意以合理价格购买股票,但最终还是希望这是一只成长股。我会安安心心守着一只股票度过两三个萧条期或市场周期。那样的话,我们就能了解公司是如何应对经济萧条期和繁荣期的。”

08

忘记过去,坚持到底。自从1929年的大萧条后,很多投资者一直不敢购买股票。他们错误地认为1929年的历史很快就会重演。二战结束后,他们也不敢投资股票,因为经济的不景气总是伴随着战争。而在1988年和1989年,许多投资者又担心1987年的经济崩溃会重演。

图片

戴维斯深知股票在1年、3年和5年内都会有一定的风险,但他认为10年到15年的情况与众不同。他回顾了父辈们进入股市时的巅峰时期,因此在20年后看到当初糟糕的表现已经无关紧要了。


在致股东的信中,戴维斯一再重申:他们正在参与一场跑马拉松式的投资,我们的目标是长期持有和增值。

参考资料:

  • 戴维斯基金官网 www.davisfunds.com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