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格要变了吗?后市投资怎么看?

2023-08-05 22:56
近期政策暖风频吹,5月以来市场波动的悲观预期被吹散了一些,“人心思涨”。

7月以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成交额重回万亿的答卷完美收官,弱复苏抑制的周期性趋势也迎来了反转的预期。

随着政策的驱动,地产、金融、消费为代表的“大象”能否起舞引发市场关注,有猜测近年持续占优的中小盘风格或将被“翻盘”。

小盘近期的调整是否意味着行情的结束呢?是稍事休息还是风向变换?小夏和大家一起梳理看看。

01
A股风格轮动复盘


A股历来有大/小盘股风格轮动的传统,单一风格不会长时间“一枝独秀”。这其中有什么规律?我们一起来复盘看看。


从千禧年至今,大小盘的风格已经完整地形成了3次大级别的切换。

图片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华夏基金,采用申万大盘指数和申万小盘指数,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从轮动时间来看,这三次长周期轮动中,“大盘→小盘→大盘”的风格持续时间分别为25个季度、30个季度、17个季度;在某个市值风格长期占优的情况下,风格也可能发生小级别的切换。


但整体不难看出,市场风格一旦形成,稳定性较强,投资者一拥而上,将风格演绎到极致。


如果以更细致的维度进行风格切换的分析,中信建投认为2012年至今的大小盘轮动呈现明显的周期特征,且周期大约为4年。


那每轮小盘占优的阶段里,是什么因素让资金在“大市值行业龙头”和“‘小而美’的潜力公司”之间出现趋势性的转变呢?



大盘股

往往市值较大、股价相对稳定,业绩更为稳健


小盘股

市值偏小,股价波动较大,但由于成长空间广阔、盈利弹性高,有时候会备受青睐


复盘来看,产业的发展趋势、流动性水平和宏观经济情况叠加驱动着资金偏好的转变。


每轮小盘风格走强的背后,总伴随着新兴产业变革,且经济承压的时期,小盘股的表现更具韧性。

图片


02
当前处于什么风格周期中?


回到当前的市场情况看,2021年春节后,大白马跪地,以“茅指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见顶,小市值公司再次迎来了业绩复苏和估值提升的“戴维斯双击”。当前市场或许处于新一轮小盘风格的周期中。


我们将国证2000/中证100作为观测大小盘相对强弱的指标,会发现10余年以来,这个指标在1.0-3.0之间波动。


低于1.0时进入大盘上涨阻力区,大盘股进一步上涨难度提高;高于3.0时进入小盘上涨阻力区,小盘股持有的性价比降低,可能面临回落。而在2.0附近时则为低阻力区,市场风格往往会顺着前期已经形成的方向继续发展。

图片


本轮大小盘强行情转换自21年2月启动,当前大小盘强弱相对指标为1.89(截至2023.06.30),靠近2.0的中枢水平附近,市场风格回归的需求较弱。无论从轮动的时间周期还是延续空间来看,后市投资中小盘的安全边际仍然存在。


以实绩来看,小夏整理八大主要宽基近年的表现,以国证2000、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股指数走出了强势之姿,在几大宽基中表现更为“能打”。

图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6.30。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03
后市小盘股行情能否延续?


对投资者而言,更关心的是小盘股的行情能否延续?后市小盘股是否具备持续占优的条件?小夏也整理了各家的观点,一起参考看看:


中信证券及招商证券在对二季度主动偏股公募基金的持仓进行分析后,双双指出科创板增配趋势明显,中小盘偏好热度不减,小盘风格持续上行。


浙商证券认为产业周期才是主导风格的核心变量,因此市场风格切换“不切则以,一切数年”。2021年以来在新兴产业崛起周期下,人工智能引领小盘成长占优。2023年将是中小市值风格占优的一年,传统行业受益于经济温和修复,有局部和波段机会,但非风格主线。


国信证券认为2021年春节过后小盘股表现持续优于白马蓝筹股,在后续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小盘股业绩弹性较大,成长性较好,有望展现出强势的表现。


信达证券当下继续看好小盘股,从经济弱复苏流动性充裕时期小盘股盈利占优、机构资金增量乏力时期小盘股估值占优、基金持仓呈现明显市值下沉趋势小盘共识凝聚,这3条线索厘清趋势。



A股大多数时间处在结构性行情中,大小盘风格切换也一直是投资者长期关注所在。选对风格就是结构性牛市,踏错风格的体验则极差。


首先从基本面看,小盘风格在复苏周期中会有更亮眼的表现。当经济开始触底回升,随着企业盈利增加,业绩回暖,小盘股由于业绩和估值弹性更强,更具优势。


国内经济短期偏弱并不改变我们对中期弱复苏的判断,PPI预计三季度触底带动库存周期触底回升,支撑经济内生修复。


其次从流动性角度看,历史上“宽货币”阶段小盘股的胜率较高。当央行释放流动性,经济从低估开始复苏时,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此时弹性更强的小市值风格更为受益;反之,当流动性缩紧时,确定性更强的大市值风格则更为受益。

图片 

未来将处于宽货币和宽信用的阶段,小盘风格迎来较好的配置时机。


再从产业及政策共振的角度看,数字经济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 装备制造产业,与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的大背景高度呼应。

此外,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趋势所在。


当前A股处在复苏通道中,从Wind一致预期可以看到,小盘股指数预期业绩增速高于沪深300、中证500指数。

图片


最后再从机构持仓的角度,看看“共识”所在何处。信达证券对公募基金调研股票的数量和流通市值的中位数进行分析,发现自2021年以来,基金对中小市值个股关注度明显提升;此外,通过主动偏股型基金(剔除行业主题型)季度模拟持仓为基础进行分析,也发现基金经理持仓偏好向中小市值转移。

图片


市场瞬息万变,做好资产配置、分散持基,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活用大中小盘搭配,丰富持仓的完整与平衡。在不同的时间和周期中,可以更为从容地面对市场的波动、分享市场的红利。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