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四季效应
”
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后发现,大多数时间里,股票市场也具有周期性发展特点,一年之中A股总会随着四季轮替而呈现出四个不同特征的风格和节奏阶段,大家把这个规律称为A股的四季效应。大概来说,一年之中A股往往会先后经历:“春季躁动”,“阶段回调”,“盛夏攻势”,和“蓝筹回归”四个阶段。
数据来源:wind,时间2013-2022;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01
春季躁动
“春季躁动”通常是指春节前后总计一两个月时间内市场会出现的一波涨幅。1月末业绩预告发布加上“两会”前预期政策升温,市场上新的预期开始形成。这段时间市场流动性改善伴随风险偏好上升,投资者“蠢蠢欲动”,市场迎来一波上涨。
02
阶段回调
“阶段回调”一般发生在各企业陆续发布一季报时期。此时前期形成的预期靴子落地,一些盈利资金兑现退出,市场流动性下降,整个股市呈现出阶段性回调特征。
03
盛夏攻势
“盛夏攻势”常发生在春夏之交各项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之时。此时随着年初以来各项经济数据披露,市场对全年经济发展预期和边际改善方向有了更具体的判断,投资者纷纷把钱投向景气指数较高的企业。
04
蓝筹回归
“蓝筹回归”即四季度市场根据全年经济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调整。此时各企业三季报已发,全年经营状况基本定型。将全年经济预测与实际业绩情况做对比,修正市场估值,调整次年业绩预期。
展望促进2024“春季躁动”的有利因素
”
每年春季的躁动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从上一年冬季就开始积累有利因素,厚积薄发才有水到渠成。
数据来源:wind,时间2010-2022;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政策面利好
今年以来,各项利好政策频频出台,稳增长力度不断加大。从八月份的房地产新政,到十一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国家正全方位推动经济各领域复苏,政策底已逐步形成。今年积累的政策激励叠加人们对2024年“两会”前宽松政策利好的预期,或大大推动市场风险偏好上升,进而给“春季躁动”吃下一颗基本面的“定心丸”。
流动性支撑
虽然每年春节前都会因需求增加而有流动性压力,但随着节后银行系统资金回流,市场流动性得以改善,市场利率也将回落。同时今年四季度以来,美联储加息周期大概率结束,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弱,人民币汇率回升方兴未艾,都将对国内资本市场构成利好。
新预期形成
我国A股市场具有从政策底到情绪底再到市场底的传递效应。每年1月底到春节前是上市企业发布新一年业绩预告的时期,由此市场进入业绩真空阶段。此时投资者会期望新一年盈利会有较高增长,进行新的投资布局,从而推动一波行情的上涨。在近两年的底部震荡之后,2024年这种预期效应或将更加显著。
如何把握好新一年的“春季躁动”
”
纵观过去十余年A股市场涨跌表现,“春季躁动”是构成一年涨幅的重要部分。可以说把握好“春季躁动”就为一年的投资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广大投资者该如何利用“春季躁动”来进行布局呢?
数据来源:wind,时间2010-2022;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良好心态。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是做好投资的第一步。股票市场涨涨跌跌是常事,投资者要客观理性看待这一市场波动,既不因下跌而消极悲观“破罐子破摔”,也不因上涨而忘乎所以唐突冒进。只有在良好心态之下,投资者才能不被情绪主宰,从而客观分析市场,正确把握趋势,理性做出决策。
2.理性操作。“守好心”之后,投资者还要“管住手”,避免追涨杀跌和频繁交易带来的损失。严守投资纪律,减少非理性操作,可以采取基金定投等方式,追求模糊的正确而不冒险精准的错误。做自己承受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不要“孤注一掷”。
3.提前布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完整地拥抱来年春天的躁动,就要在今冬提前布局。在近两年的磨底震荡之后,各种不利因素更加充分消化,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为未来的上涨留出了充足的空间。叠加今年下半年以来各方面有利因素不断积累,2024“春季躁动”蓄势待发。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2023-12-07 15: 58
2023-12-07 15: 58
2023-12-07 15: 58
2023-12-07 15: 57
2023-12-07 15: 57
2023-12-06 2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