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一月,市场受到海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境外因素主要包括地缘风险事件频发、APEC议程带动中美关系预期变化、美国经济降温导致美债收益率回落等;境内因素主要包括国内宏观经济数据的部分边际回落、市场关于宽松货币及财政政策的预期、政策面上房地产及科技产业相关的预期等。
十二月,海内外宏观经济趋势如何?还有哪些重点事件值得关注?我们来看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的解读~
汪立
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
宏观观点:境内增长阶段性放缓,
境外美联储表态偏鸽
(1)1-10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7.8%、前值-9.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前值-0.3%。10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小幅回落,显示需求、盈利修复节奏有所放缓。由于补库脉冲回落,库存重回去化,库存周期的特征从9月的“主动补库”退回“被动去库”阶段。向前看,在外需脉冲式走弱后,11-12月库存周期大概率延续“被动去库存”或小幅波动。等待明年开年基建等项目投资落地后或能转向补库阶段。
(2) 11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49.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略有回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11月官方制造业PMI回落,景气加速收缩,表现低于市场预期且弱于历年季节性。就构成PMI的分项来看,本月拖累主要缘于生产降速(生产指数贡献率50%),其次是需求转弱(新订单指数贡献率30%)。
(3) 整体来看,11月外需有所转弱,产销进入弱均衡,同时企业库存去化,价差逐渐收敛,重回“慢产去库”的模式。我们认为,多数企业经历了之前长时间的降价去库后,产销衔接其实较为顺畅。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有新增需求出现,景气度仍有可能出现类似9月的强脉冲。
(4) 海外宏观方面,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三季度实际GDP环比年率二次修正值录得5.2%,为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新高。但11月美国ISM制造业PMI数据显示其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整体来看,美国经济进入了增速放缓、逐步下探的区间,市场普遍认为加息收尾,开始预期降息时点。
(5)对美国经济的趋势性走弱,市场反应有所钝化,目前更多受美联储议息表态影响。近期,美联储表态偏鸽,对美国通胀下行和经济软着陆较为乐观。10年美债利率快速下行,同样反映市场的乐观预期。
策略观点:政策刺激预期或是
岁末年初行情主要驱动力
目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主要源于明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客观来看,明年上半年经济的支撑,或仍来自于今年年底增发的国债项目落地后所带来的经济增长。
岁末年初,对于国内政策刺激的预期或将成为市场行情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我们主要关注12月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2024年政策的基调,以及会议中是否有超预期的内容。
此外,12月影响市场的重点因素还包括:资金面上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的落地,产业升级方面新兴产业趋势的刺激,以及海外通胀与经济增长权衡下带来的宽松预期。这三个因素可能会带来科技主题、低位高股息板块阶段的结构性行情。
2023-12-08 11: 42
2023-12-08 11: 42
2023-12-08 08: 26
2023-12-08 07: 36
2023-12-08 07: 36
2023-12-08 07: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