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交易员与狡猾市场的斗智斗勇 | 朋克金融学

2024-01-01 08:17

朋克金融学

♪ 让金融像摇滚一样有趣!♫

Let’s Rock !

“这是一场游戏,规则是他们订的,我要了解规则,然后照着走就会赢。没什么大不了的。一点都不困难。”

“你可以好好地玩弄制度,不然就等着让制度玩弄你。随你挑一个。当然我喜欢玩弄制度,因为这样才有趣,赢得也才多。”

当你听到有人这么嚣张又凡尔赛的发言时,拳头肯会不由自主地硬了起来,多希望有人能教训教训他。

图片

好消息是,别担心,投资市场会教他做人。

1983年,当交易员吉姆·保罗以一贯膨胀的态度在投资市场中积累了15年胜绩,但在很短的时间内,亏到赔光家底又欠了外债,在遭受投资市场毒打后,他悟了:


不是我的技术有多好,我只是新手保护期有些长。

在巨亏之后,吉姆坦诚的接受了过去连战连捷只是运气好,他甚至大方承认,就算那个时候没有赔光家当,到后来也会赔得更多,更惨而已。


在那个普遍宣扬成功秘诀的时代,吉姆一反常态地总结起了如何不亏损,并成书《我在损失百万美元后学到了什么》。

这本书堪称交易心理学的里程碑作品。吉姆在书里指出,“不管是成功或失败,都不要把自我押注进去。”投资结果有多重因素。成功了不意味着你很棒,失败了也并不是说明你很差。不能把投资的成败等同于自己的成败。

图1. 英文版《What I Learned Losing a Million Dollars》

图片

来源:网络

纳西姆·塔勒布对这本书有很高的评价:“只给干货,不装腔作势,是投资理财书中的珍稀之作。”而且事实上,这本书也是塔勒布的著作《黑天鹅》的灵感来源之一。


怎样把糟糕的失败变成“Good败”,并彻底和失败Say Goodbye。本期【朋克金融学】带你了解《我在损失百万美元后学到了什么》一书中,摩根士丹利国际能源部副总裁,曾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董事和执行委员的吉姆·保罗,诚实坦诚地反省了自己从失败中悟到的投资心理学。

图片

【释义】形容有意义的失败,并之后与类似的失败Say Goodbye。

图片
图片

01

失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开始确信自己很成功。


——吉姆·保罗

由于我们已经看过太多天才的成长经历,在吉姆·保罗成为交易员之前的背景,倒显得一般天才了,但有两个特点始终贯穿着他,也决定着他失败前的处世风格。

第一,吉姆这孩子,打小就喜欢钱。


他出生于普通家庭,从小就知道钱的重要性。“其实我不知道要干嘛,也从来没想过要做什么,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赚多少钱。”吉姆在书中这样回忆青年时期的自己。

第二,吉姆是个“聪明的小机灵鬼”。


不论是兼职打零工、上学还是进入军官培训学校,他把每件事都看做游戏,试图摸清游戏规则,在规则内,用最少的努力,获得性价比最高的结果。比如,不重要的考试就控控分,拿到“C”的成绩擦边飘过;重要点的考试就在前一天认真读读书,轻松拿A;再比如,去参加证券公司面试,要做一套特别难的“明尼苏达价值倾向性测验”,于是他去书店里找了一本《大脑观察家》,研究了这套测试背后的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高分通过。

图片

“这孩子长大以后肯定有出息!”巧的是,吉姆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让他更加确信,只要自己掌握游戏规则,就无往不利。


事实上,他当上期货交易员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都很顺利。

图片

吉姆从木材交易起家,因为善于研究规律,业绩也不错,所以33岁就当上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董事和执行委员。1982年,吉姆又在朋友的带领下,进入黄豆交易市场,他打电话告诉身边的每个人,他力挺黄豆,一波操作下来,大赚特赚。


那一年,他就是Super爱豆(idol)!他超级爱黄豆。

图片

1983年8月,由于实在是太顺了,他开始带着家人边开着房车畅游美国东北岸,边远程操控着黄豆生意。

图片

那一年,Super Idol的笑容,都没他的甜,八月正午的阳光,都没他耀眼。因为吉姆知道,8月里天气预报中异常干燥炎热的耀眼天气,反而有利于他持仓的黄豆价格。另一边,他又抄到了木材市场暴跌的大底。

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当天吉姆就赚了24.8万美元!

吉姆和他的朋友甚至开始脑补自己击败当时期货界的传奇人物理查德• 丹尼斯。在书中,他这样形容自己当时自负膨胀的状态——

在市场上“证明自己判断正确”让人兴奋不已……


就像连上帝都得打电话来跟你请示:“您看明天是不是可以让太阳升起?”


你思考了一分钟左右,可能会说:“好吧,照旧。”

吉姆真飘了,孩子太自负了,自负,就得“自负盈亏”

图片

【释义】形容太自负会导致自己负担很多盈亏。

没过几天的某个星期一,市场开始偏向了吉姆不想看到的路线:

开始回调时,吉姆:这只是修正,问题不大。


遭到重创,吉姆:谣传苏联正商议采购美国黄豆,行情跟进只是时间问题。


再次重挫,吉姆:什么?黄豆价格重挫的原因据报道是因为苏联战斗机击落一架大韩航空的客机?这有什么关系啊!


……

持续反复中下跌的某天,吉姆:市场可能是想休息一下,会反弹上攻的!


什么!收盘时候又跌停了?


……

某个星期五,吉姆:幸亏又是星期五,未来几天是周末,不必再赔钱了。


……

11月17日,吉姆:感谢公司大发慈悲帮我做了断,帮我平仓,我实在做不到。


当黄豆成熟后,吉姆的黄豆生意,彻底黄了。

从8月31日到11月17日,短短75天,他赔光了整整150万美元。吉姆不仅被经纪公司清算了账户,还被扣押了所有资产,15年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


先暂停回顾一下,从开始交易并且成为“常胜将军”,吉姆反省说,其实自己已经慢慢地给自己布下了失败的陷阱,那些成功的经验给他带来了许多心理上的偏见,尤其是在不知不觉间,打破游戏规则却还是取胜的时候。让他自以为天赋异禀,不受凡规俗例的拘束……

02

交易,是唯一一件业余人士至少也能拥有五成胜算的事情。


——吉姆·保罗

像所有励志故事一样,吉姆从谷底再出发了。


他认为像他这么聪明的人,在投资交易市场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才是常态。

图片

【释义】形容上涨赚钱的场景得多,亏钱的场景少。(美股中绿色表示上涨,红色表示下跌。)

然而,当吉姆重新回到交易市场的时候,他发现投资这件事一旦没了信心,就会无法下手,你每一个决策只要不能提供正向反馈,就会怀疑自己错了——市场给他整不会了。


昔日的交易员变成了交“难”员,很长时间都没有赚到钱,他得了交易困难症了。


于是吉姆开始探索投资更深层的规律……

打个比方,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如果只是在书店里,找到一本脑外科手术的书,带回家读它一个周末,都不会相信,自己星期一就能进医院手术室,帮病人做开颅手术。

图片

但投资交易不同。


交易不外乎买进卖出,就结果来看,毫无头绪的新手,甚至还更容易做出买卖决定。所以吉姆悟到的是,交易,是唯一一件,业余人士也至少也能拥有五成胜算的事情。只要有几次运气不错的赚钱经验,很容易让人产生无所不能的错觉。

吉姆认为,“当我们生病时,都会去看最好的医生,碰上麻烦时也会请最好的律师。因此,我现在也要找到那些最棒的投资专家,看看他们在市场上是怎么赚钱的。如果我知道他们怎么做,我就可以东山再起。”


吉姆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自己的运气后,开始研究投资大师的成功秘诀。

本以为在经历上次的“孽盘”市场盘面后,会迎来涅槃。但是,在研究大师秘诀后,吉姆又一次被整不会了。因为他发现:大师们说的,都不一样!


比如下面这两组,

(一)基本面vs技术派


■  我没遇到过有钱的技术分析师。

——吉姆·罗杰斯


■  我一听到谁说“没遇到过有钱的技术分析师”,我就想笑。很厉害嘛!我做了九年基本分析,但最后靠技术分析赚了大钱。

——马蒂•施瓦茨

(二)分散派vs集中派


■  投资要分散化。

——约翰·坦普尔顿


■  分散化只是一种避险的无知。

——威廉•奧尼尔


■  你的投资要集中。要是你有40个小老婆,那么你对谁都不会深入了解。

——沃伦·巴菲特

……

诸如这种看起来很矛盾的成功秘诀还有很多,每一句都出自如雷贯耳的大师之口。而且大师们赚钱的事实摆在那里,更难推测说这些话是对的还是错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尔有一句话:“事实的反面是谬误。但一个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很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

在继续深入研究投资大师们的秘诀后,吉姆找到了不确定性当中确定的部分——大师们对于亏损的认知,惊人的一致。

图2.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尼尔斯·玻尔

图片

来源:网络

■  我的基本建议是,不要赔钱。

——吉姆·罗杰斯


■  我更关心的是,怎么控制失利状况。要学会接受亏损。想赚钱,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让亏损失控。

——马蒂•施瓦茨


■  投资法则只有两条:第一条是绝对不要赔钱;第二条是绝对不要忘了第一条。

——沃伦·巴菲特

吉姆突然就意识到,他很早就能在市场上赚到了100万美元,他晓得怎么赚钱,但对赔钱却一无所知。赚钱的方法很多,人人自有一套,但赔钱的方式可就那么几个。投资大师们技巧的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赚钱的速度,而是赚到钱之后,如何能够守住这笔钱。

03

事实上,交易成不成功,通常都是因为心理因素,而不是战术问题。


——吉姆·保罗

吉姆从研究如何避免亏损出发,在书中仔细剖析了,自己亏损时的心理活动。

吉姆举例子说:“我们知道不论做什么生意,损失是无可避免的,比如每300个灯泡里会有一两个是坏的,每100个苹果里也会有一两个是烂的。所以烂掉。当这些损失发生时,我们并不觉得并不会造成困扰。投资市场则不同,大家很难主动认赔,因为认赔往往意味着‘失败’”。

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世事难撂”

图片

【释义】形容很多事情难以撂下,难以放下。

为了更好理解和应对损失,吉姆把损失分成”外部损失”与”内部损失”。

【外部损失】例如在游戏、比赛中的失利和输赢,损失比分和金钱等等。这是客观的。


【内部损失】例如自我控制、尊严、爱、理智。比如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也是一种内部损失。这是主观的。

实际投资中,经常会遭遇“上头时刻”。比如亏了100块钱,客观上只是100块钱,但如果那几天,正好手头不富裕,又想到这些钱等于两天的饭钱,越想越气,越想越伤心,再看亏损的100元,不禁吐槽:“这市场也太损了吧!”这种状态下,就容易做出不理性的交易行为。

亏损不见得是错误,因为就算是一个很好的交易决策,也可能短期产生亏损。但是,应该让这种市场产生的亏损停留在外部客观的损失。一旦代入个人情绪,把“外部亏损”内化为“内部损失”了,这个“亏损”,就变成了一项“失败”。

图片

那么,如何避免被这种亏损内化的情绪影响呢?

吉姆说,“短期看,损失和盈利都是事实,事实是没有对错的,而且并不是决策的直接反映。其实,自我形象不应该只依赖于单纯的结果,而应该在于你为什么做和怎么做这件事。不如把自我尊严寄托在,你是否能客观高效地寻找机会,以及能否切实遵守自己定下的执行规则。”

另外,除了老生常谈的寻找安全边际足够的入场时机,吉姆在书中也提到了“设计退场条件”,他用个别事件与连续事件来解释这个方法。


个别事件是指一场球赛的输赢、一次赛马的投注,它是有明确结果的。输了就是输了,是很明确的外部损失。

图片

但投资交易不一样,它没有明确的结果,属于连续事件——参与者必须不断地做决策。


这时客观的市场外部损失就更容易内化,造成精神内耗。


吉姆建议,可以提前设定一个退场策略体系,包含明确的触发条件,将连续事件转为个别事件,避免情绪化。

很多时候,博弈讲究对等。因为市场是一个由无数人组成的复杂系统,个人就不能以情绪去本能应对,也要建立一套稳定的系统去跟市场博弈,才能增加胜率。


最终,吉姆根据自己的“如何拯救理智”的反思,在投资界也重回正轨。


他对自己20多年的期货经历的总结是:“当成功没有被客观看待时,多次的成功可能会指向失败;同时,当失败被客观看待时,多次的失败终将迎来成功。”

参考资料:

  • 《我在损失百万美元后学到了什么》吉姆·保罗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