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持有的基金四季报来了,来看看基金经理们都说了什么?

2024-01-23 19:29

2024年开年,比很多人预想的艰难,沪指在2800点拉锯,投资者信心低迷。但随着极端估值再现,筹码逐渐出清,意味着基本面、资金面任何超预期事件都能带来信心的回暖。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


四季报最新出炉,基金经理们如何看待后市投资机遇?他们调了什么仓?…一起来看最新观点↓↓↓




图片

市场进入估值底、情绪底、业绩预期底叠加,成长股或是积极做多时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

基金经理顾鑫峰


2023年4季度,宏观层面上,各项数据显示经济依然处于复苏的早期,同时偏高频的数据显示出复苏的迹象进一步明晰。尽管复苏的时间比市场预期的晚了一些,同时力度也尚未完全显现出来,但种种蛛丝马迹显示出事情正在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趋势不变,方向明确且坚定。市场整体进入了估值底、情绪底、业绩预期底的叠加态,很多优质的个股开始“打折”出售,很多以往在估值上只能仰视的个股进入“平价”模式,此时正是成长股的积极做多时,尽管这个过程确实比较磨人。同时,在这样的宏观组合下,市场选择了小盘股、微盘股先涨,中大型成长股滞涨甚至下跌的模式,这是因为大体量公司的短期业绩往往与宏观的关联度更高,市场选择了阻力更小的方向。


本基金作为北交所主题类产品,以投资北交所公司为主要特点。方向上是以投资北交所里符合专精特新特点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为主,以投资A股其他板块、港股通中的成长类公司为辅。


我们集中持有了北交所里符合专精特新特点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行业覆盖了汽车零部件细分龙头、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军工元器件、化工细分领域龙头、创新药细分领域龙头、高端复合材料细分龙头等,这些都是北交所里的优质细分子行业龙头公司;同时,我们少量持有了A股其他板块的头部成长股。


四季度以来,本基金的净值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从政策来看,北交所陆续出了不少政策利好,包括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细则》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指引》,下调部分交易费率,北交所股票将纳入中证、国证跨市场指数体系,北证50指数11月份正式上线等;9月1号,前所未有的证监会支持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的19条重磅发布,开启了北交所加速发展的新纪元。政策的持续发力使得资本市场对于北交所的关注度大幅跃升,流动性大幅改善,日均成交额从20亿左右跃升到最高300亿、后稳定在150亿左右。北交所的流动性困扰逐步烟消云散。


站在当前的位置,我们对于北交所的后续表现依然充满信心,信心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北交所公司目前估值相较于沪深同类公司依然有一定的折价,尽管这个折价在过去的两个月快速收敛了;我们持有的前几大重仓股的平均估值在25倍以内,切换到2024年估值在20倍左右,这个估值水平对于具备专精特新特性的中小成长型企业而言依然是具有吸引力的。二是从业绩表现来看,我们发现很多北交所公司今年以来依然延续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时这样的增长可以延续到明后年,发展整体是符合预期的,业绩的持续增长进一步消化了估值。三是前文所提到的政策的密集发布,可以说对这个市场是加大了呵护的力度,政策的暖风对整个市场构成中长期利好。四是北交所未来新挂牌的公司会变多变好,流动性的大幅改善和估值的系统性提升展现了更强的吸引力,供给上来了,使得我们增加了筛选的范围,尽管短期可能会由于供给增加给整个市场的流动性造成一定的扰动,但增加优质供给是市场长期发展的基石,这使得我们选择优质中小专精特新企业的难度是相对降低的。北交所的个股机会,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或将呈现出多点开花、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


4季度具体操作上,除了产品打开期间为应对赎回我们适当降低了仓位,其余时间我们平均保持了80%左右的仓位,同时根据基本面情况对个股进行了适当调整。主要是北交所新增挂牌了不少优质公司,可选择的余地更大,我们对于个别2023年业绩趋势不是很好的个股进行了减持,同时增配了部分汽车零部件、高端材料行业、创业药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整体上,我们的持仓个股更加集中,随着供给的增加其质地也大幅提高,我们对于后续的走势充满信心。(内容源自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2023年四季报)




图片

大部分优质成长股估值水平
已经反映了市场过于悲观的预期

华夏行业景气/华夏远见成长

基金经理钟帅


2023年流动性环境依然宽松,但经济复苏的速度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同时诸如人口、外部环境等一些中长期不利因素逐步显现,使得A股投资者普遍对于长期前景缺乏信心。


目前很多优质成长股估值水平已经反映了市场过于悲观的预期。报告期内本基金适度增加了TMT板块投资比例。(内容源自华夏行业景气2023年四季报)



图片

新能源行业已接近底部,逐步增持产业链价格已经见底的环节

华夏能源革新/华夏核心制造等

基金经理郑泽鸿


四季度,市场依然震荡下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四季度单季度分别下跌 4.36%、5.79%,代表成长方向的创业板指数下跌 5.62%。虽然政策对市场十分呵护,但市场整体依然较弱,四季度市场投资机会乏善可陈。代表新能源投资方向的指数CS新能车(399976)和新能源(000941)单季度分别下跌7.42%和 11.83%。从新能源行业来看,今年的新能源行业投资是很难做的,新能源行业除了年初一月份有一个小反弹之外,后面一路下跌,CS新能车指数(399976)、新能源指数(000941)全年分别下跌29.4%和36.55%。而从2021年9月份新能源行业指数见到高点以来,两年多的时间,新能源指数层面的跌幅在60%左右,很多个股跌幅在80%以上。


我们在之前的定期报告中已经提出过,新能源行业是周期成长行业,2019-2021年是新能源行业周期供需向上的三年,很多环节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业绩大幅增长,投资上也是新能源行业大放异彩的三年,很多相关主题基金在这三年里有很大的涨幅。然而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新能源行业整体上进入周期供需向下的过程,很多环节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投资上自然表现也不好,因此我们看到了这两年多新能源指数层面60%左右的跌幅。现在市场上很多投资者对新能源行业十分悲观,他们看到的是目前状态下各个环节依旧产能过剩的现状以及很多环节盈利能力较差的现实。但从周期角度,新能源行业已经接近底部,当很多环节的二三线公司都开始亏现金流时,也就到了这些环节产能去化的时候,而新能源行业的需求在可见的未来还是会保持相对较高的速度增长,去化的产能和增长的需求,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会再次迎来供需向上的拐点,我们有理由相信,等到下一轮新能源行业周期向上到来之时,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也同样会大放异彩,而这一天也一定会到来。


报告期内本基金保持了一贯的风格,主要仓位布局在新能源车以及光伏行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龙头。报告期内我们逐步增持了新能源产业链我们认为价格已经见底的各个环节,包括锂电的正负极、光伏链的辅材等环节(内容摘自华夏能源革新2023年四季报)



图片

对权益市场较为积极,逆势加仓了部分超跌的优质标的

华夏价值精选

基金经理朱熠


在2023年4季度,因为地产超预期下行,宏观复苏的幅度低于我们和市场的预期。另外,在美元持续加息的背景下,汇率和人民币资产价格受到了较大压力。在此双重不利背景下,A股和港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从年度的角度看,沪深300已经连续3年下跌,市场对于经济的复苏前景和权益市场前景都较为悲观。


但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对权益市场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的下跌自然就让资产的吸引力增强;另一方面,从产业层面看也出现了不少的变化,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开始加速突破、新能源的渗透率在继续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突破和发展。短期看,最大的风险还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萎缩,但是自上而下来看地产政策已经开始有了积极变化,我们相信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企稳是可以期待的。


在坚持我们原有投资框架下,我们积极拥抱产业的变化,增加了两个方向的投资比例,一个是数字要素和互联网相关的机会,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在相当长期都会是经济的主要增长方向,互联网因为有巨大的数据和场景,有望率先受益;第二个是智能电网系统的升级改造机会。我们认为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电网系统的升级改造将会有巨大的空间。


同时,我们认为一些持仓的优质公司股价到了极为有吸引力的位置,在4季度也做了逆势加仓。


我们相信随着持仓公司不断体现出价值创造能力,仍然会在未来取得可预计的回报。我们会继续坚持一直以来的“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不因为短期组合表现不佳就去追逐热点、放大组合风险,将继续实践长期主义,按照原有框架寻找投资标的。同时,我们会根据市场的价格,不断优化组合和持仓的结构。(内容摘自华夏价值精选2023年四季报)



图片

国内经济见底的预期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

华夏回报/华夏回报2号等

基金经理王君正


2023年第4季度,A股市场延续了2季度以来的调整趋势,截止到12月29日上证指数下跌4.36%,主要原因是市场信心偏弱,企业盈利继续下行,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


从行业板块看,由于经济复苏力度预期转弱,各细分板块均处于调整通道,主题板块还是在小微盘股上。


报告期内,本基金坚持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主要投资了消费、地产金融、科技、高端制造各细分板块中竞争格局良好、壁垒较高、具有长期成长确定性的优质公司。但回过头看,这些板块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还是比较强,在经济预期偏弱的背景下,并没有超额收益。我们认为进入2024年,美国经济和通胀大概率难以延续强势,美债利率有望下行,国内经济见底的预期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仍持谨慎乐观看法。(内容摘自华夏回报2023年四季报)




图片

股票市场位于明显的底部价值区间
探索如何在未来一年进攻

华夏兴和/华夏蓝筹

基金经理李彦


我们认为股票市场位于明显的底部价值区间,有一系列的底部特征,沪深300等指数处于历史估值5%-10%分位,股债收益比在2倍负标准差附近,市场成交持续缩量到6000亿元左右。在这个位置,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在未来一年进攻,我们将坚守中国领先、走向世界的高端制造龙头,包括动力电池、海上风电等。


宏观层面,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召开。宏观经济有望在2024年逐步企稳,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优势规模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有望呈现出结构性机会。


中观层面,我们在2023年4季度持续进行行业比较,并对部分细分行业进行了止盈,加仓动力电池等。对于我们重仓的中国领先、走向世界的高端制造公司,经历了过去2年多时间调整,相关板块股价下跌60%-80%,这些板块供给侧经历了一轮完整的洗礼,当前供给侧逐步进入相对稳定可控的状态。同时,我们判断需求端能够维持当前水平,保持稳定增长。这些细分领域在当前基本面底部、估值底部、股价底部,有较大概率逐步进入上升阶段。


微观层面,我们持续选取重仓的代表性公司深入研究,优化板块内部个股持仓。针对制造业的量和价进行拆分,通过多维度分析判断单位盈利的底部区间。当前持仓个股处于一轮大的成长周期的底部区间,且经过校正之后的估值水平处于偏低水平。考虑到动力电池、储能、海上风电行业未来5年有望保持30%左右的复合量的增长,单位盈利又处于底部,持仓这些高端制造公司,预期收益率较高。(内容摘自华夏兴和2023年四季报)



图片

大量成长类资产进入低估区间

坚持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思路

华夏复兴/华夏科技创新等

基金经理周克平


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大量成长类资产进入低估区间,我们继续保持高仓位运作,坚持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思路,继续将组合配置在新能源、电子半导体、软件服务、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这几个主要行业。(内容摘自华夏复兴2023年四季报)



图片

四季度增持先进制造等相关优质标的

华夏节能环保/华夏核心成长等

基金经理吕佳玮


2023年四季度A股市场整体下跌,沪深300下跌7.00%,创业板指下跌5.62%。市场连续第三个季度下跌,对未来悲观的预期已经较充分地反映在了股价中。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低,大量优质公司交易在很低估的价格下,未来的预期收益率很有吸引力。


本基金坚持挖掘具备长期竞争优势和成长潜力的公司,寻找那些受益于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双碳”产业趋势下的投资机会。四季度增持了医疗器械、先进制造相关优质标的。(内容摘自华夏节能环保2023年四季报)



图片

重点配置数字经济方向,加仓部分半导体设计领域个股

华夏创新前沿/华夏时代前沿等

基金经理屠环宇


2023年四季度,国内外宏观大环境基本延续前期形势。从全年来看,国内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带来的分子端压力叠加美元流动性收缩带来的分母端压力,共同导致今年人民币资产承压,A股和港股市场均表现疲弱。低估值高股息的资产具备一定相对收益,但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行业四季度也出现了明显回落;而机器人、大模型、智能驾驶等主题方向、以及一些没有机构持仓的小市值公司有阶段性表现但也股价波动巨大。


回顾四季度,本基金重点配置在半导体、消费电子、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信创国产化、企业级服务、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方向,加仓了一些率先看到库存见底、需求反弹的半导体设计的细分领域个股。其次,一定程度配置了光伏风电储能、动力电池龙头、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碳中和方向,做了一些个股上的调整,加仓了明年景气相对有保障的海风和海缆标的。此外,还配置了医药、军工、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方向,其中医药板块中疫苗、血制品等标的选择获利了结,而军工板块随着中期调整和人事变动接近尾声有所加仓。(内容源自华夏互联网龙头2023年四季报)



图片

2024年产业有望迎来积极变化
中期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华夏新能源车龙头

基金经理杨宇


2023年四季度,整体宏观经济继续弱修复,新能源、半导体、高端制造等行业发展势头较好。A股市场小幅下跌,上证综指三季度下跌4.36%,wind全A下跌3.84%。同时,投资者对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可持续性表现出了一定程度担心,叠加行业产能投放加速带来市场对于产能过剩的忧虑,新能源车板块整体股价表现不佳,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在四季度下跌7.54%。我们努力在板块中自下而上选择产品、技术、成本等方面明显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公司,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从整体汽车行业来看,虽然年初经历销量透支和价格战压制需求,但2023年乘用车全年销量超预期,前11月批发销量同比增长9.3%,主要因为技术创新下新车迭代加速,消费者加速换车;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行带来电池成本下降,购车成本下降。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33.8%,其中混动增速亮眼,尤其在8-25万中间市场,渗透率加速提升。库存方面,历经2021年行业缺芯,2022年持续补库,2023年补库力度温和,当前库存处于正常水平。价格方面,自主品牌发力中高端市场,中高价格带销量占比提升,带动市场成交均价提升。出口方面,海外延续高增长,2023年前11月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58.4%。格局方面,自主品牌份额持续提升。


站在当下时点,我们继续看好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投资机会。行业需求波动和产业链降价接近尾声,中期积极因素正在累积:1)回顾四季度来看,在碳酸锂跌价预期下,产业链继续去库存,压制短期景气度;欧美市场则风险暴露,包括德国、法国的补贴退坡,以及美国整车库存、IRA法案FEOC政策等。结合供给端的压力,产业链年末价格谈判仍带来降价压力。2)不过展望2024年,产业有望迎来积极变化,一是盈利下行、融资收紧后供给扩张显著放缓,2024H2盈利有望企稳,2025年有修复空间。二是在锂电池成本大幅下降后,国内5-15万经济性车型有望放量,单车带电量和EV渗透率有望提升。三是欧美有望重回中高速增长,包括欧洲碳排放考核约束、供给端车型释放,以及美国电池供应链瓶颈缓解。(内容摘自华夏新能源车龙头2023年四季报)



图片

加大创新药、院内药品以及创新医疗器械配置

华夏创新医药龙头等

基金经理王泽实


四季度国内权益市场震荡下行。国内经济转型期,经济在朝向高质量发展。整体的经济增速和恢复的节奏仍然是投资者关心的重要指标。医药行业在三季度受到医疗反腐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行业的收入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四季度行业的增速有所恢复。我们依然认为,此次全国医药领域的“反腐”,长期看有利于医药行业正本清源,回归到医疗的本质上。四季度医保谈判如期进行,我们看到了国内支付方对于创新产品的支持仍然有很大的力度,这也符合我们一直以来的判断。


四季度我们延续了三季度的配置思路,继续持有创新药、院内药品以及创新医疗器械,并在几个较新的研发方向上如ADC、减肥药等寻找投资机会。我们仍然维持了一定程度的港股配置比例,我们认为港股的部分股票已经具备了不错的投资价值。国内的创新药企业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格局已经渐渐清晰。部分创新产品临近上市或者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全球范围内,近些年出现的新产品如ADC药物、减肥药、阿尔兹海默、小核酸药物等也给创新药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国产的高端医疗设备、耗材逐渐进入高等级医院,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和产业升级也正在逐步推进。这些方向的需求仍然是非常刚性的。(内容摘自华夏创新医药龙头2023年四季报)



图片

当前军工行业处在底部确认阶段,未来半年左右大概率景气反转上行

华夏军工安全

基金经理万方方


2023年四季度,国际市场,美联储连续三个月暂停加息引发美债利率持续下行至3.8%,推动全球资产价格持续升高,而国内宏观经济复苏动能仍显不足,PMI数据趋势下行至49,消费、服务业及制造业复苏仍需耐心等待。四季度A股市场行情整体偏弱,结构上以高股息、周期底部的电子和医药等板块相对表现较好,房地产产业链、科技成长等板块跌幅较大,军工板块表现为震荡筑底的弱势格局。


本基金维持集中的军工产业投资策略,以两年时间维度来看,当前军工行业处在底部确认的阶段,未来半年左右大概率景气反转上行,积极的产业复苏信号来自于中期计划的落地与订单接续,中长期驱动来自于研发驱动的新信号和军工供应链的体系变革带来的效率提升,在此期间本基金持续加大产业链龙头公司及优质成长型公司的配置比例,重视赛道景气、供需格局变化以及公司治理的多维度评价,专注于下一轮军工行业成长的核心主线机会。(内容摘自华夏军工安全2023年四季报)



图片

沿着周期复苏、国产替代、人工智能算力三条投资线索进行投资

华夏半导体龙头/华夏先进制造龙头

基金经理高翔


2023年四季度的行情比较平淡,A股半导体代表性指数整个四季度基本处于低位震荡状态,同时结构上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最终,整个季度行业代表性指数微幅下跌0.5%。


本基金延续了之前的投资思路,主要沿着周期复苏、技术进步、人工智能算力三条投资线索进行投资。四季度内,本基金调升了国内技术进步这条投资线索下对应的半导体制造和上游设备材料环节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内容摘自华夏半导体龙头2023年四季报)



图片

围绕数字经济,力求成为积极成长风格中持续锋利的矛

华夏数字经济龙头

基金经理张景松


本基金聚焦数字经济主题方向投资,坚持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投资并举。(1)数字产业化方向中,聚焦底层基础设施的半导体、软硬件、互联网、新材料等板块;(2)产业数字化方向中,聚焦数字化对泛制造业的赋能,既涵盖泛制造业中的数字化产品,也关注企业内部的数字化治理,核心场景包括智能制造、智能汽车、智慧能源等。


四季度本基金聚焦“国产化与全球竞争力培育”两大核心主线,继续看好半导体先进封装设备与材料、高端装备、新材料、汽车智能化等产业方向,同时增加了对 OLED、MR/AR等消费电子新兴产业趋势的配置。明年围绕这两大主线逻辑的半导体、消费电子、AI 应用、高端制造、新材料、汽车智能化、新能源新技术等仍将是重要方向。本基金未来将继续围绕数字经济主题,聚焦产业深度研究,通过中观比较与个股挖掘,力求成为积极成长风格中持续锋利的矛。(内容摘自华夏数字经济龙头2023年三季报)



图片

重点配置美股互联网,半导体,SaaS软件,消费电子等龙头

华夏全球科技先锋

基金经理李湘杰


纳斯达克指数在4季度上涨13.56%左右,23年全年大幅上涨43.42%左右。


本基金在4季度仍重仓美国科技股,持仓结构维持稳定。回顾4季度,美国的经济保持强势,GDP增长超出预期,通胀则继续回落到3%左右,就业在高息环境下仍然保持强劲。在硅谷,AI为代表的科技浪潮仍如火如荼,AI大模型和AI应用持续发布推出,生成式AI在逐步落地变现。


本基金在23年年初的时候就非常看好23年全年美国科技股的表现。主要原因是美国科技公司基本面维持强劲,在经过22年的下跌后估值吸引,美国宏观经济韧性强,同时我们预期通胀得到控制稳定回落,美国加息周期接近尾声。超出我们年初预期的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AI产业快速爆发,成为美国科技股大幅上涨的催化剂。


本基金主要配置于美股互联网,半导体,SaaS软件,消费电子,电动车等龙头公司。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能够让C端获得新奇的产品体验,同时极大赋能软件应用和产品,大模型自身也在不断快速迭代。AI时代,带来了对于算力的大量需求,数据中心的通信架构也出现很大变化,以算力芯片和通信芯片为代表的半导体公司因此受益。本基金相信AI时代才到奇点,未来新的AI应用会层出不穷,极大的提升各个行业工作效率,甚至重塑各行业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内容摘自华夏全球科技先锋2023年四季报)



滑动查看更多↓

注:因篇幅原因,本文仅节选部分基金定期报告进行展示,顺序不分先后,如果您想查看更多基金报告,可登录华夏基金官网或第三方网站下载查询~

风险提示:1、投资者在投资以上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2、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以上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3、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基金没有风险。4、以上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5、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