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会议窗口期、宏观数据真空期、一季报业绩预告期,正值多重关键时期,我们一起看看长城基金权益基金经理们的投资策略吧。
杨建华:
跟踪政策是较好的投资主线之一
二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为49.1,仍弱于上年同期,生产端、消费端都有走弱迹象。二月份春节假期较往年多一天,统计口径调整等部分数据表现较好,但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仍有待验证。
政策面上,继一月央行公布降准后,二月份迎来LPR非对称降息,5年期以上LPR下降25BP。同时,为扩大内需,中央推出了设备更新改造、降低物流成本、推进以旧换新等措施,更具体的方案有望逐步落地。
证监会新主席上任后,资本市场监管思路有所调整,从“以投资者为本”出发,加大了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加大了对杠杆资金、量化资金交易的约束。随着资金面压力的缓解,市场走势趋于平稳,并在春节前后迎来了持续性较好的反弹。一方面,前期跌幅较深的板块迎来反弹;另一方面,AI板块因海外映射逻辑,反弹力度更为强劲。
展望三月,宏观经济的恢复程度仍然值得密切关注,而两会中的新提法必将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综合看来,今年的政策对经济的边际影响会比较大,密切跟踪政策是比较好的投资主线之一。
谭小兵:
关注政策信号和业绩预期
回顾二月,市场超跌反弹,成长股领先。展望三月,我们判断市场还处在反弹周期当中。短期内,市场反弹的时间与空间,均取决于本月重要会议对未来经济预期的高低。今年应该是近些年来市场预期相对较低的一年,反而更有可能收获超预期信号。宏观上,我们密切关注政策信号;微观上,关注业绩预期向好的公司。
韩林:
更多期待结构性的行情
因春节假日因素,国内主要宏观数据处在真空期,金融数据相对超预期。因美国就业通胀数据相对强劲,海外美联储官员表态相对偏鹰,市场在修正年内降息预期的乐观程度。
整体来看,市场风险偏好在年初被极致压缩后开始回升。监管层面释放积极信号,提升投资者信心,叠加维稳资金修复流动性,支撑市场单日成交额恢复到万亿级别。虽然在政策和流动性的双重呵护下,市场超跌反弹且幅度较大,但是否从反弹转化为反转,仍有赖于基本面预期的明确改善,需要进一步观察。
在市场修复到关键点位后,指数层面的修复斜率或将放缓,我们将更多期待结构性的行情。一方面,关注两会对经济发展的政策指引;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关注一季报预告期间业绩韧性较强的行业板块。
龙宇飞:
对中小市值标准更加苛刻
流动性风险释放之后,市场风格仍有待确认。一方面,中小盘的整体估值比去年更低,且由于流动性危机的影响导致其风险偏好系统性降低。因此,我们对中小市值的市场空间和短期业绩的标准必须比去年更加苛刻,关注有自身业绩逻辑的标的机会。
另一方面,机构重仓股经过两年多的估值消化,多数也处于估值低位,关注是否有能走出基本面低迷状态的弹性机会,一季报将是较好的观察窗口。
陈子扬:
关注供给约束的金属和能源板块
宏微观数据反映内需相对疲弱,外需好于内需,密切关注后续经济政策的变化。对于权益市场,部分价值成长股已经跌到可以看股息率的程度,流动性问题也得到改善,市场是可以有作为的。后续,我们重点关注供给约束的金属和能源板块,同时关注部分化工细分方向、造船、集装箱等机会。
2024-03-08 09: 32
2024-03-08 09: 32
2024-03-07 23: 55
2024-03-07 23: 53
2024-03-07 23: 52
2024-03-07 23: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