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仅3个交易日,指数整体以上行为主,涨幅在1%左右,海外中国资产表现更优,恒生涨幅在5%以上;海外权益整体以上涨为主。
上周美元波动不大,维持在101以下;美债反而有所反弹,10Y美债小幅上行至3.74%左右;国内方面,债券收益率继续全面下行,10Y接近2%(2.03%),30Y降至2.15%左右;人民币对美元离岸汇率大幅升值,目前已回到7.05以下;商品方面则整体有明显反弹,黄金再创新高。
展望后期:
海外方面:上周9月议息会议落地,基本符合50BP+鹰派表态的市场预期,结合目前美国基本面,仍可理解为“预防式”降息而非“衰退式”降息。
对于全球市场,有助于降低市场的衰退预期、稳定风险偏好,对于全球风险资产都有正向提振,但本次降息前各类资产都已经提前定价和计入了较大幅度降息预期,所以短期影响不大,还需要看后续降息的节奏。从降息后的主要资产表现来看,也基本符合:美股、黄金上涨,美债也有所下跌。
国内方面,还在政策的期待与讨论之中
近期国内基本面方面变化不大,在外围环境变化后,关注点还是国内政策面,我们维持之前预判——当前仍需理性看待和预期政策:
一是上周的海外降息对国内政策环境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关键还在于国内政策的以我为主,这更多取决于决策者对于经济状态的判断和变化时点的把握,目前看或正在逐步接近但难以判断具体时点。从目前看,国内货币政策先行的概率更大(降准、降息等),但财政维度的持续落实更为关键。
二是国内官方/半官方层面对于有效需求不足的认识和政策讨论明显增强,且一定程度上讨论的容忍度有所放开,包括易行长发言、近两周外行调研报告、近期不少学者的政策建议等等,也体现了整体对于经济现状和认识的部分改观。但从认识变化到形成政策再到具体行动落实,之间的间隔可能没那么快,从过去2、3年经验看,或许下一政策观测点要到10月中下旬的3季度政治局会议,甚至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三是对政策总量强度、具体推出时点,不宜过度预期:包括前周的人大会议(未提特别国债额度提升)、上周五LPR维持不变都体现了这一点,特别是市场所偏好的总量刺激从程序上就很难快速推出,何况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以及中期政策取向。
具体看,前期央行发言比较明确:货币政策的方向还是支持性的(宽松),但很多政策推进有其两难之处或需要协同推出,预计后续政策的出台大概率是渐进、接续式的为主,集中放量的可能性较低;而财政政策中市场所期待的新增特别国债额度,可能至少要到10月或11月的下一次常委会会议才可能考虑,当前更主要是已批额度的发行和尽快运用。
后续看,重点关注国内政策变化情况,做好不同情景预案,建议应保持各类资产的均衡配置;具体资产建议:关注中国权益调整和分化的短期交易机会(港股、中概等),中国债券继续保持适当久期,适度超配海外权益、黄金、铜等商品。
【风险提示】本文涉及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决策应建立在独立的判断基础之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4-09-23 10: 00
2024-09-23 08: 56
2024-09-23 08: 55
2024-09-23 08: 55
2024-09-22 08: 38
2024-09-22 08: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