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杀疯了”!DeepSeek带飞科技股,如何通过ETF布局?

2025-02-10 16:20
当所有人以为ChatGPT稳坐神坛时,DeepSeek用一场“技术逆袭”宣告:中国AI大模型已杀入全球第一梯队。


最新数据显示,DeepSeek上线20天,日活突破了2000万。目前,腾讯云百度智能云阿里云火山引擎等多个云平台官宣上线DeepSeek系列模型,此外,亚马逊AWS微软Azure、英伟达等亦积极部署。有研报称,DeepSeek的成功有望改变现有AI的产业格局,可以说是国产AI应用的“诺曼底时刻”。


资本市场上,DeepSeek也“杀疯了”,DeepSeek核心概念股春节前后几乎全线涨停,今日行情继续保持强势,一场由AI、机器人带起的科技牛市或正在酝酿。


01
DeepSeek模型改变了什么?


DeepSeek模型之所以迅速走红,又引发高度关注,原因在于:DeepSeek是搅动全球模型市场的一条鲶鱼,带来性能、价格、开源三重冲击。 


1)性能比肩国际顶尖模型:DeepSeek R1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的性能可比肩OpenAI1模型正式版。在AIME 2024数学基准测试中,DeepSeek R1得分率为79.8%,OpenAI1的得分率为79.2%;在MATH-500基准测试中,DeepSeek R1得分率为97.3%,OpenAI1的得分率为96.4%。


2)低成本颠覆市场格局:DeepSeek V3整个训练过程仅用了不到280万个GPU小时,相比之下,Llama 3 405B的训练时长是3080万GPU小时。DeepSeek-V3的训练成本仅为约557.6万美元,而GPT-4等模型的训练成本则高达数亿美元。DeepSeek API服务定价远低于OpenAI,以输出为例,每百万输出tokens 16元(约2.2美元),GPT -1每百万输出tokens 60美元。 


3)践行开源理念:DeepSeek-V3和推理模型DeepSeek-R1均开源,R1同步开源了其模型权重,并允许用户利用模型输出,通过模型蒸馏等方式训练其他模型。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对DeepSeek评论“开源模型正在超越专有模型”。


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严格的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导致中国公司无法获取AI算力性能较强大的芯片,比如英伟达H100等,因而这样的成就显得来之不易,这显然颠覆了中国在AI竞赛中落后的固有认知,投资者对中美科技的预期差将显著缩小。展现了国产大模型的强劲实力,也为国内AI应用繁荣奠定了基础。



02
哪些板块将受益?


那么由DeepSeek带来的这场AI界的“平民化革命”,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中国科技股又将迎来怎样的结构性机遇?  


DeepSeek-R1的崛起或许证明,AI的未来不再单纯依赖于硬件的不断升级,更取决于算法的创新与效率的极致提升。可以说从多个维度极大地推进了AI发展的进程,对产业链上下游来说都有望迎来大爆发。


图片


第一,利好国产推理算力。训练成本大幅降低一方面推动 AI 商业化进程加速落地,推理环节的算力需求得到增强;同时有限算力亦可实现高性能模型的结果则有望带来国产算力的机遇,中国有望在AI推理算力领域(芯片、云计算等方向)形成“自主可控+全球竞争力”的双重优势。


第二,利好端侧Agent。DeepSeek的科技成果、AI能力向终端下沉,轻量化技术成熟,场景驱动的刚需(机器人、智能车、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等方向)将迎来广谱空间。


第三,利好垂直向下的应用。全面开源策略、知识蒸馏突破及极具吸引力的 API 定价等则有望推动 AI 软件应用的加速爆发,具备垂直数据优势和客户黏性的领域(恒生科技、金融科技、游戏等方向)将拥有更大的想象力。


沿着这样的思路去分析,硬件端的低成本和高效率有望加速终端渗透,大模型应用落地也在提速,未来产业链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从主题炒作、逐步进入真正“出业绩”的阶段,这是看得见的未来。



03
重点关注哪些ETF?


自2023年以来,中美科技股估值显著分化,或源于投资者对AI发展水平和远期盈利预期的差异。中美科技股在各自市场市值占比的差异,也反映出国内优质科技企业或尚待大规模涌现。此次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优势引发市场波动,或推动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在AI赛道的技术潜力,科技股或迎来价值重估行情(资料参考:华泰证券)


对于投资者而言,除了深度参与AI模型运用之外,或许还可以借道以下ETF把握这场由DeepSeek带来的科技股重塑机遇:


图片



风险提示:以上仅作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提及个股不作为推荐,不作为投资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0特别风险提示:恒生科技指数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 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

风险提示:1.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上述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 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上述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上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上述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9.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ETF盘中涨跌价格不代表基金净值表现。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