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板块,向上逻辑仍在演绎

浙商基金 2025-07-02 15:33

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化科创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具体如下:


(一)设置科创成长层,放松未盈利企业上市科创板,同时在投资者适配、上市节奏、范围扩大、再融资等方面进行配套支持。(二)更大力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在拓宽资金来源、畅通退出渠道、丰富可投产品等方面加大力度。(三)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提到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措施。


 科创板块再迎政策性利好。


科创行情的驱动因素



1.政策持续推进科创发展。今年政府报告继续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重要位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文件落地,将科技金融放在首位;“十五五”规划筹备相关会议中也体现了政策层对科创的重视。


2.科技叙事重写带来中国资产重估。年初以来,伴随着AI产业崛起,中国企业在高端制造与服务领域持续构建全球性价比与质量的双重优势,中国的颠覆性创新力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3.关税博弈中长期加速国产替代趋势。关税政策对国内产业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是以科创为代表的国内相关领域有望加速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韧性。另一方面也促使部分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拓展海外市场。


4.低利率时代催化科创企业成长。低利率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引导资金从债市转向股市,从而有更多资金流入支持科创产业规模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低利率环境对科创行情起到强化的效果。


科创行情走到哪儿了?



在deepseek等事件催化下,科创相关板块呈现出结构性机会,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创新药、新能源等表现不错,提升投资者对科技行业的风险偏好和信心。


但是在科创风格整体活跃的背景下,行情也呈现出一定的轮动特征,比如人工智能在1-2月领涨,3月调整,6月重迎上涨;创新药在5月形成一波迅猛的向上趋势,近期有所回调。


对于投资者来说,把握科创的结构性行情,当板块快速上涨时,需要冷静避免追高;当板块回调时,相信科创行情的长期向上趋势,或可逢低布局。


科技成长的黄金时代



中国科技是一部从辉煌到低谷再崛起的曲折史诗,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岁月里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明以后盛极转衰,直到近代全面落后于世界。


近年来,中国科技再度崛起,从90年代互联网初现雏形,到2000年BAT带动互联网崛起,再到当下芯片、无人机、新能源等众多领域不断突破,中国科技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从AI重构生产力到创新药惠及全球,国内的科技企业正从“追随者”向“领跑者”蜕变,可以说,中国的科技成长正受利于政策、资本、市场需求多方共振,处于向上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陆家嘴金融会议上,吴清主席分享了几组数据:(1)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拥有专利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3;(2)和10年前相比,市值超千亿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2%提升至27%;(3)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2.5%和17.9%;(4)仅科创板、创业板近5年分红回购就超过7300亿元。


这充分说明资本市场促进了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新兴产业崛起,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未来几年或是科技成长领域配置的关键窗口期。


关注科创领域投资机会,不仅仅是投资实践,更是投资中国科技未来。


欢迎关注

ZHESHANG FUND

浙商智选新兴产业混合基金

A类015373    C类015374


AI

浙商基金

图片

浙商基金作为浙江省首家公募基金公司,是行业内最早投入AI赋能投研的公募基金之一,至今已经11年科技积累,公司致力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提升投研效率,经过多次技术迭代和更新,构建起基于AI决策的工业化投研体系,推动投研体系工业化与投资能力人工智能化,力争实现更稳定、可持续、可预期的长期业绩,服务国家战略指引。


公司以服务投资者为目标,致力于提供长期、稳定的业绩,目前公司中长期业绩位于行业前十:根据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浙商基金权益类业绩近十年6/77,固收类业绩近五年4/126


注:公司排名数据来源国泰海通-基金公司权益类/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统计区间近十年2015.04.01-2025.03.31、近五年2020.04.01-2025.03.31。

注:浙商智选新兴产业混合基金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随着市场变化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投资基金应当通过基金管理人或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其他机构购买和赎回基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详见基金管理人网站公示信息以及相关公告。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