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在市场多项利好的催动下,势头不减。对于接下来的行情,市场更为关注,创新药行情能否持续?
创新药行情复盘:技术创新+市场扩容是行情支撑
数据来源wind,统计周期2018.1.1~2025.6.30,仅作案例展示,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投资收益的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5年5月,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现象级的BD交易,中国创新药登上全球竞争舞台,各大机构都给出了更积极的判断。
Part.1
创新药投资逻辑依然没变
中国创新研发高效,进入价值兑换期
创新药属于典型的先投入后产出的行业,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较长周期。国内创新药大规模研发投入自2015年药审改革开始,已经10年左右时间。如今创新药正进入价值兑换期的新阶段。2015年-2024年在国内首次申报NDA的创新药数量(新分子实体和复方,不含中药和疫苗)逐年增加,且国产创新药占比不断提升,已经占据国内创新药NDA的半壁江山。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统计周期2015.1.1~2024.12.31,仅作案例展示,不做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高质量医疗需求持续爆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创新药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重大慢性病防控和高发疾病的治疗需求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医药消费正从治疗向预防延伸,这种需求端的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我国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创新药的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国内创新药在全球产业利益链中地位稳步提升
中国医药产业经过10年的创新转型和研发投入,研发实力和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近三年中国创新药出海频频出现总交易金额高达几十亿美金的重磅交易。从利益分配的角度来看,除了研发回报,还可获得销售利润,产业升级带动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空间的提升,以及投资回报模式的转变,有望进一步带动行业估值的提升。
多重利好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2025年6月13日重要会议提出,支持医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6月16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要求提升审批效率,从中长期看,政策通过“扶优汰劣”机制,助力中国创新药从“仿创结合”向“全球原研”升级。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创新药发展。政策支持为创新药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政策、需求、业绩多重共振,创新药板块行情长期优资价值依然值得期待。
Part.2
关注创新药的投资机会
基金经理白玉,具有多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浙商大数据智选消费在投资策略上会自上而下选择中国具有创新优势的医药领域,再自下而上结合公司经营周期、估值情况组合配置。
根据基金一季报可以看出,浙商大数据智选消费前十大重仓多为医药标的。
来源本基金2025年一季度报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仓均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当下持仓或者未来持仓,仅作案例展示说明,基金管理人对涉及个股不做任何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也不作为未来收益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从历史业绩来看,截至今年5月底,浙商大数据智选消费A今年以来涨幅13.9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31%,超额收益明显。(涨幅数据来源wind,已经托管行复核)
创新药经过10年积累,正逐步迈向商业对线期,随着创新品种上市放量及海外付款密集确认,创新药的盈利拐点显著性提升。对于创新药板块,做好长期持有准备,耐心等待创新企业成长和产品商业化可能带来的回报,同时在合理的仓位内面对可能存在的短期波动。
AI
浙商基金作为浙江省首家公募基金公司,是行业内最早投入AI赋能投研的公募基金之一,至今已经11年科技积累,公司致力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提升投研效率,经过多次技术迭代和更新,构建起基于AI决策的工业化投研体系,推动投研体系工业化与投资能力人工智能化,力争实现投资策略可追溯、可迭代、可传承,服务国家战略指引。
公司以服务投资者为目标,致力于提供长期、稳定的业绩,目前公司中长期业绩位于行业前十:根据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浙商基金权益类业绩近十年6/77,固收类业绩近五年4/126。
注:公司排名数据来源国泰海通-基金公司权益类/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统计区间近十年2015.04.01-2025.03.31、近五年2020.04.01-2025.03.31。
注:浙商大数据智选消费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风险,成立于2017年01月11日,根据产品定期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净值增长表现/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72.99%(40.82%)、-0.74%(-2.39%)、-23.44%(-6.97%)、-12.28%(-10.39%)、-6.09%(-0.21%)、1.43%(0.34%)。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主要消费行业指数×6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40%。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2025-07-18 19: 55
2025-07-18 19: 54
2025-07-18 19: 53
2025-07-18 19: 52
2025-07-18 15: 00
2025-07-18 15: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