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基金作为国内首批布局AI投研领域的基金公司,自2014年便锚定科技属性,矢志打造具有鲜明科技特色的公募基金。当下人工智能浪潮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构资管行业生态,浙商基金积极顺应趋势,在这场变革中不断探索前行。
01 打破“个体依赖”,构建稳定业绩输出机制 传统资管模式中,基金经理的流动可能会导致产品业绩大幅波动,这一问题如果在标准化流程的工业化平台中,或许能得到更妥善的解决。通过将投资流程拆解为数据处理、因子挖掘、模型构建等标准化环节,每个环节由专业团队协同完成,优秀策略被固化为模型参数,实现投资策略可追溯、可迭代、可传承。 这种模式下,即使基金经理发生变动,产品策略仍能保持稳定。以固收+产品“浙商智多盈”为例,其团队方式融合了多个基金经理的智慧,擅长宏观研判的基金经理运用风险平价模型和自主研发的“全天候模型”负责大类资产配置,擅长价值研究的基金经理自下而上研究如何创造超额等等。在此框架下,债券部分由擅长债券择时、量化择券的基金经理负责,股票部分通过深度解析多维度数据信息、构建智能投资模型,力争实现收益增强。 02 突破“投研瓶颈”,分层管理提升质效 不同于传统量化团队“单兵作战”的普遍模式,浙商基金工业化投研平台建立投研流程分层化管理、平台代码加密机制保障策略安全。浙商基金将投研流程拆解为五大层级,每层由专业团队分工负责: 数据挖掘层负责整理如企业盈利动态、行业政策、市场情绪等数据,因子层负责开发白盒因子和黑盒因子,模型层负责将因子组合为各种主题策略模型,投资组合层负责通过整合模型层的数据输出形成资产调仓方案,中央交易室负责高效调仓。浙商基金的“工业化投研平台”正在蓄势,做好成为行业创新典型样本的准备。 浙商基金工业化投研平台的核心价值不仅是投研流程的分层化管理,更重要的是无人掌握全部投资策略和程序代码的机制设计。每个团队仅负责单一层级,核心代码通过权限设计保证投资策略的加密安全存储,既防止投资策略外泄,又让投资策略可追溯、可迭代、可传承。 03 破解“成本高企”,让利于投资者 工业化投研的规模化效应,为降低服务成本提供了可能。传统的人力密集型的研究方式、层层传导的管理环节,最终都转化为投资者承担的服务成本。浙商基金通过工业化投研体系的搭建,让“降本”与“提质”形成正向循环。工业化平台通过“数据-因子-模型-组合-交易”的全链条标准化设计,将分散的投研动作整合为协同流程,这大幅压缩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与时间消耗,让单位服务成本的降低成为可能。 成本优化的终极目标是反哺投资者。通过精简冗余环节省下的管理成本,并非转化为机构利润,而是通过降低产品费率、优化服务配置等方式回馈给投资者。更重要的是,这种“降本”不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无论是大额资金还是小额投资,都能平等享受标准化的策略支持、实时的风险监控与全周期的投教陪伴。这种“普惠化”的成本分配逻辑,让更多人能以更低门槛获得专业资管服务,真正实现“科技赋能”向“价值共享”的转化。 从追求业绩稳定到策略分层,从成本优化到普惠共享,浙商基金以工业化思维重构了资管服务的价值链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实践经验。 AI 浙商基金作为浙江省首家公募基金公司,是行业内最早投入AI赋能投研的公募基金之一,至今已经11年科技积累,公司致力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提升投研效率,经过多次技术迭代和更新,构建起基于AI决策的工业化投研体系,推动投研体系工业化与投资能力人工智能化,实现投研策略可追溯、可迭代、可传承,服务国家战略指引。 公司以服务投资者为目标,努力提升长期持有体验,目前公司中长期业绩位于行业前十:根据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浙商基金权益类业绩近十年6/81,固收类业绩近五年5/129。 注:公司排名数据来源国泰海通-基金公司权益类/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统计区间近十年2015.07.01-2025.06.30、近五年2020.07.01-2025.06.30。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2025-07-18 20: 51
2025-07-18 20: 51
2025-07-18 20: 00
2025-07-18 20: 00
2025-07-18 20: 00
2025-07-18 19: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