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宣传周 |《大空头》——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

长城基金 2025-09-15 19:46


穿梭光影世界

与你一起回顾经典影视作品中

关于投资的那些事


当身边人因跟风买入某只产品而获利时,你是否会下意识想跟随入场?

当市场被“永远上涨”的神话笼罩时,你能否保持独立思考?

当你做出判断后,又能否在投资过程中有效管理风险?


今天,城小宝将带您走进《大空头》的精彩片段,与主人公一起回顾美国次贷危机前后金融市场中出现的种种非理性行为,共同探寻理性投资的破局之道。

  01 学习逆向思维

跳出“房价永远上涨”的思维桎梏

“做空房贷证券?您打错了吧!”业务员挂上电话后随即将这次通话内容当段子讲给团队听,大家哈哈大笑,团队长马克听罢只是无奈的耸耸肩,并没有当回事。


彼时,相关的宣传报告都在宣扬房地产市场坚如磐石,所有人都坚信:除非有上百万的美国人同时房贷断供,否则市场根本不可能崩盘,毕竟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看似牢不可破的“真理”,成了投资者心中的定海神针,大家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沉浸在“房价永远上涨”的美梦中。

注:以上图片由AI生成

不久之后,马克团队的成员文尼・丹尼提交了他最近的数据调研结果:从去年到现在,资产担保证券指数悄然下降了3个点。这看似微小的波动,却在马克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凭借着多年在投资领域摸爬滚打的直觉,他敏锐地意识到,房贷市场的真实状况或许与大众认知大相径庭。


为了验证猜想,马克带领团队展开了深入调查。“房东用狗的名字申请房贷”“100 间房屋仅4户入住”等反常指标开始浮出水面。通过对断供房主的实地调查、社区房屋空置率统计等多方调研,他们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普通投资者正被“房价永远上涨”的虚假共识裹挟。


马克意识到做空房贷证券并不是一个段子,而是房贷市场正酝酿着巨大的风险,于是他迅速调整了团队的投资策略。最终,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无数跟风的投资者血本无归,而马克团队因逆向布局得以避险。


城小宝提示


投资者在信息不充分或决策压力下,倾向于模仿他人行为而非独立分析,导致群体性非理性投资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羊群效应”。在市场中“羊群效应”易引发趋同交易和舆论关注,是投资者做出追涨杀跌决策的重要因素。

注:以上图片由AI生成

那如何来降低“羊群效应”的影响呢?巴菲特名言“别人贪婪我恐惧”深刻地揭示了逆向思维的价值:当市场陷入集体非理性时,唯有逆向审视风险,才能避免被认知偏差误导。市场充满非理性和信息不对称,普通投资者更需保持谦逊、谨慎和独立思考,方能在危机中生存乃至捕捉机遇。


    02 做好风险控制

重视流动性,控制杠杆与方向判断同等重要

当美国房地产市场沉浸在 “永远上涨” 的狂欢中时,迈克尔·贝瑞却通过成千上万个房贷数据的深度分析,凭借着金融从业者的专业直觉,预判到房地产市场泡沫即将破裂,进而做出了“做空房地产市场”的大胆决策。


贝瑞与银行签订了规模达13亿美元的房地产信用违约互换合约,这份合约暗藏着高风险的“双刃剑”机制:若房地产证券持续上涨,贝瑞每年需向银行支付 8000 万至 9000 万美元的保险费,且以月缴的形式支付;一旦基金资本缩水超过预警线,合约将自动终止,银行将直接收割所有已支付的保费。而当时贝瑞管理的基金总规模仅 5.55 亿美元,流动现金更只有 3.02 亿美元 —— 这意味着他以不足合约金额一半的资本,撬动了一场近乎“以小搏大”的豪赌。

注:以上图片由AI生成

在漫长的市场等待中,基金净值出现持续回撤,从-8.9%到-11.3%增加至-19.7%,甚至一度逼近平仓的红线,每一次回撤都像重锤敲击着迈克尔·贝瑞的神经。


“信用违约互换,你疯了吗?信用违约互换?”“房价大涨,退钱”“给信用违约互换交保费?”……面对客户潮水般的质疑以及银行不断发来支付保险费的要求,贝瑞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冻结基金,拒绝所有撤资请求,甚至将自己封闭在办公室中隔绝外界压力。他也一次又一次陷入自我怀疑,精神陷入抑郁。

注:以上图片由AI生成

2008年历史终于迎来转折点,随着房地产市场泡沫逐渐破裂,大量房贷违约触发信用违约互换的赔付机制,贝瑞管理的基金净值暴涨至+489%,劳伦斯最终获利4.89亿美元。


尽管判断被证明完全正确,但是这个等待市场发生调整的过程是痛苦的,迈克尔·贝瑞在获得丰厚利润后最终选择了关闭基金。


城小宝提示


迈克尔·贝瑞对于市场方向的判断无疑是天才般的,但在等待泡沫破裂的过程中,基金净值迫近平仓线、投资人施压,每一个瞬间都充满危机。倘若市场崩盘晚些到来,即便趋势判断正确,迈克尔·贝瑞也可能因资金链断裂杠杆爆仓而满盘皆输。


准确判断是获利的来源,但把握时机、管理风险才是活下去的关键。普通投资者缺乏雄厚资金抵御风险,更应重视流动性管理,在投资组合中保留足够的现金或高流动性资产,避免过度使用杠杆,合理控制仓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市场恐慌时因资金短缺而被迫低价抛售资产,在机会出现时能够快速入场。


《大空头》不仅是一部剖析金融市场危机的启示录,更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镜子。在利益诱惑面前,人们往往倾向于相信危机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以至于重蹈覆辙,投资的战场不仅在K线图上,而存在于每个人的认知里。当舆论喧嚣着“错过再无”时,不妨按下暂停键问问自己:这是趋势的红利,还是泡沫的幻影?当杠杆带来的快感让人血脉偾张时,切记为风险系好安全带。


关于《大空头》的精彩片段分享,城小宝与大家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次再见!

往期 · 推荐

《华尔街》—“内幕消息”藏陷阱

《华尔街之狼》-警惕“高收益”背后的陷阱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投资者教育的目的而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力求本资料信息准确可靠,但不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喜欢这篇点个告诉我们你在看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