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方案开展5个月以来,哪些基金的基准发生了变化

晨星Morningstar 2025-10-16 15:48

01 公募基金基准调整的深层图景


自 2025 年 5 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实施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一场以基准重构为核心的深度调整。作为衡量基金投资能力、界定产品定位的核心标尺,基准的动态优化在过去五个月间成为行业共识性行动,其背后既是政策导向的明确牵引,更是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具象化体现。


《方案》明确提出强化基准的约束作用,要求建立涵盖设定、修改、披露、评估的全流程监管机制,使其真正发挥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约束投资行为的基础功能。这一政策要求精准回应了此前行业中部分基金基准与投资策略脱节、风格漂移难以约束等痛点,为基金管理人的基准管理行为划定了合规与专业的双重底线。在此背景下,行业内基金启动基准调整,可能并非零散的个体行为,不排除是基金公司落实政策要求、校准产品定位的系统性响应,体现出行业对基准规范化管理的集体重视。


从行业发展逻辑看,此次基准调整承载着多重政策深意:既是通过精准匹配基准与投资策略,夯实浮动管理费机制落地的基础 ——《方案》推行的业绩挂钩收费模式,需以科学的基准为标尺划分费率档位;也是通过细化基准构成与披露要求,搭建管理人、投资者与监管之间的信任桥梁,切实提升投资者对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认知度。更长远来看,基准的规范化调整正在推动行业考核评价体系的底层变革,促使基金管理人从短期业绩博弈转向长期价值创造,为实现 “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的政策目标提供关键支撑。这场基准重构,正成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观测窗口。


02《方案》实施以来,哪些基金变更了基准


图表1 《方案》实施以来,变更基准的基金大类一览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

数据截止日期:2025年9月30日


自《方案》实施以来,已有57只基金启动基准调整,从类型分布来看呈现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其中,债券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是调整主力,数量均达18只,合计占比超63%。股票型基金紧随其后,有14只进行基准调整。此外,FOF产品有5只参与调整,体现出这类产品在底层基金筛选标准与整体收益目标锚定上的优化需求;另类投资基金与货币市场型基金调整数量较少,分别仅为1只。整体来看,此次基准调整集中于市场规模占比高、策略复杂度高的基金类型,与《方案》要求“强化基准约束、明晰产品定位”的导向高度契合。


03 债券型基金的基准变更全景


图表2 《方案》实施以来,变更基准的基金大类一览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Morningstar Direct;

数据截止日期:2025年9月30日


2025 年,债券型基金基准变更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众多基金公司纷纷对旗下债基的基准进行调整,涵盖了不同类型、不同成立时间的债基产品,这些变更涉及的基金投资类型丰富多样,从主被动的角度包括主动债基和被动指数型债基,从晨星分类的角度包括纯债、普债、公司债、积极债券等多种债券基金类型。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指数选取的精细化。许多债基从较为宽泛的指数,如中证全债指数,转向更具针对性的中债系列指数,如中债综合 (全价) 指数、中债综合财富 (1 - 3 年) 指数、中债 - 新综合全价 (1 年以下) 指数等。以浦银安盛稳健增利债券 (LOF)为例,其基准从 “中证全债指数100.00%” 变更为 “中债综合 (全价) 指数收益率85.00%+ 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 * 5.00%+ 银行活期存款利率 (税后)*10.00%”。这种转变使得基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基金的投资组合特点和风险收益特征。中债系列指数涵盖了更广泛的债券品种,且在期限、信用等级等维度上有更细致的划分,能更准确地衡量债基的投资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业绩评估标准。


不少债基在基准中加入了活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利率等多元收益因素。例如,浦银安盛悦享 30 天持有债券的基准变更为 “中债综合全价 (1 年以下) 指数收益率 * 80.00%+ 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税后)*10.00%+ 银行活期存款利率 (税后)*10.00%”。事实上,浦银安盛基金在《方案》发布的第二天,就发布了《关于旗下部分基金变更基准并修改基金合同相应条款的公告》: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权益,以更科学、合理的基准评价基金的业绩表现,集体更改了旗下部分债基的基准。


此次也有债基在基准的变更上体现了其期限特点。华夏恒泰 64 个月定开债券的基准纳入了与长期存款利率挂钩的因素,通过参考多家大型银行的五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体现了对长期投资收益的考量,这种根据投资期限分层设置基准的方式,使基金的业绩评估与投资策略紧密结合,符合不同投资者对不同期限投资产品的收益风险预期。


04 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的基准变更全景


图表3 《方案》实施以来,变更基准的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详情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Morningstar Direct;

数据截止日期:2025年9月30日


本文将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放在一起讨论,因为二者都以股票作为主要投资资产,股票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 80% ,混合型基金股票投资比例范围通常在 0 - 95% 之间,只是股票占比和投资策略存在差异。在32只涉及基准变更的基金中,我们发现与债券型基金类似,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也总体呈现出变更后的基准更精确、与策略更适配的特征。


一 从 “宽基泛化” 到 “细分聚焦”,贴合策略定位


部分基金放弃单一宽基指数,如沪深 300、中证 800,转向更贴合自身投资方向的细分指数,解决 “基准与策略错配” 问题。


1. 行业主题基金:锚定垂直赛道指数

行业类基金优先选择对应主题指数,例如招商体育文化休闲股票将 “沪深 300 指数” 替换为 “中证体育产业指数 + 中证申万传媒行业投资指数”,创金合信科技成长股票用 “中证 TMT 产业主题指数” 替代 “中证高新技术企业指数”,以更精准匹配垂直赛道的投资范围。


2. 风格型基金:锁定特色风格指数

侧重红利、专精特新等风格的基金,基准向特色指数倾斜。如浙商汇金平稳增长一年混合将 “中证 800 指数” 换为 “中证红利指数”,创金合信专精特新股票发起引入 “中证专精特新 100 指数” 作为核心基准,让基准更能反映风格收益特征。


3. 被动指数基金:优化跟踪标的代表性

被动型股基以 “提升指数覆盖度” 为目标,如深证 100ETF 永赢、华宝均将 “深证创新 100 指数” 替换为覆盖更全、市场认可度更高的 “深证 100 指数”,港股类被动基金(如华宝香港大盘)则将 “恒生中国 25 指数” 升级为 “恒生中国 30 指数”,增强跟踪标的的代表性。


4. 港股基准 “增减分化”,适配跨市场策略

基金对港股基准的调整根据自身跨市场投资比例动态调整权重,呈现 “按需优化” 特征。聚焦沪港深策略的基金主动提升港股基准权重,例如东兴成长优选混合发起新增 “恒生指数收益率 15%”,招商蓝筹精选股票将港股基准权重从 10% 提至 30%,匹配其对港股核心资产的配置需求。而以 A 股为主要投向的基金则降低港股权重,如浙商汇金量化臻选股票将 “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 权重从 40% 降至 5%,避免港股波动对 A 股为主的策略产生干扰,让基准更贴合实际投资敞口。


二 固收 / 现金功能化调整,平衡风险与流动性


基准中的固收或现金类成分不再是 “固定搭配”,而是根据基金风险定位与流动性需求灵活调整,主要有两类方向:


1. 高权益占比基金:用 “活期利率” 替代 “债指”,适配现金管理需求

权益仓位较高的基金多将 “中债综合指数”“上证国债指数” 替换为 “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例如招商体育文化休闲股票、创金合信多只主题基金,既保留低风险成分的 “收益打底” 作用,又更贴合基金日常现金储备、应对申赎的流动性管理需求。


2. 低权益占比基金:调整债指权重,匹配风险定位

低权益占比的基金则通过债指权重调整平衡风险,如中加心悦混合将 “沪深 300 指数” 权重从 50% 降至 8%,同步提升 “中债总全价指数” 权重至 92%,让基准风险收益特征与 “低权益、稳收益” 的产品定位更加匹配。


三 基准结构:从 “单一维度” 到 “多元组合”,消除一刀切


主动管理型基金,尤其是混合型基金普遍采用 “多指数组合” 基准,替代此前 “单一权益指数 + 单一债指” 的简单结构,更能反映复杂策略的收益来源。例如中加消费优选混合,基准从 “沪深 300 指数 + 港股通综合指数” 升级为 “中证全指主要消费指数 + 中证全指可选消费指数 + 港股通大消费指数 + 活期利率” 的四因子组合,既覆盖 A 股消费细分领域,又纳入港股消费资产,同时保留现金成分,完整映射其跨市场消费主题的投资逻辑。新华鑫益灵活配置混合则彻底告别 “固定年化收益率 10%” 的固定数字基准,转为 “中债总指数 + 沪深 300 指数” 的股债组合基准,让业绩评价更加“有标尺”,更符合监管对 “基准约束” 的要求。


05 FOF型基金的基准变更全景


图表4 《方案》实施以来,变更基准的FOF型基金详情

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Morningstar Direct;

数据截止日期:2025年9月30日


一共有5只FOF基金进行了基准变更,其中4只的晨星分类为保守混合、1只为标准混合。变更核心呈现 “资产多元扩容、股债精准调整、贴合稳健定位” 的共性特点。


它们均在原有股债基准基础上新增了非传统资产,超 80% 的基金引入黄金,如华夏聚恒优选 FOF、富国盈和臻选 FOF 加入了上海黄金交易所 Au99.99 现货合约,或商品类标的,如汇添富鑫添利 FOF 纳入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部分基金还新增海外资产,如华夏聚恒优选 FOF 加入标普 500 指数、信澳通合稳健 FOF 加入标普全球大中盘指数,通过低相关性资产对冲风险。


股债端则统一贴合 “稳健” 的定位调整,权益端或降低权重,如信澳通合稳健 FOF 将中证 800 指数权重从 18% 降至 12%。或优化标的,如华夏聚恒优选 FOF 用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替代宽基指数。债券端则将宽泛债指细化为期限明确的标的,如信澳通合稳健 FOF 用中债 - 新综合财富 (1-3 年) 指数替代中证综合债券指数,同时基准结构从原 2-3 因子的简单组合升级为 4-6 因子的复合组合,如华夏聚恒优选 FOF 从 “债 + 股”3 因子扩至 “期货 + 黄金 + 基金指数 + 海外”6 因子,完整映射 FOF 多元配置策略,让基准与实际投资更适配。



06 结语


《方案》实施 5 个月以来,57 只公募基金的基准调整,勾勒出行业向规范化、精准化转型的清晰路径。债券型、混合型与股票型基金作为主力,通过基准 “从宽到细”“从单一到多元” 的优化,FOF 基金引入非传统资产,切实响应了政策对 “强化基准约束、明晰产品定位” 的要求,为浮动管理费落地、投资者认知提升奠定基础。但我们仍需正视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与挑战:一是部分基金基准调整后,与产品既定类型、核心投资方向的匹配度不足,未能有效支撑产品定位;二是部分基准指数的表述规范性不足,或在归类划分上存在模糊地带,影响信息透明度;三是从调整方向研判,部分基金的基准变更隐含 “降低业绩考核难度” 的倾向,可能弱化考核约束作用;四是基准调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持续提升,客观上增加了投资者对产品业绩的判断难度,不利于投资决策效率。


未来,基金管理人需进一步以 “精准匹配投资策略” 为核心校准基准,监管层可强化基准全流程监管,共同降低投资者决策难度。晨星亦将持续追踪后续监管基准相关文件的落地进程,密切关注文件实施后行业内基金基准调整的新动态、新趋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观察提供持续参考。这场基准重构不仅是政策落地的具象化,更是公募基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唯有持续优化,方能真正实现 “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 的转型目标。


作者 |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孙珩


免责条款:©2025 Morningstar 保留所有权。此处提供的信息、数据、分析和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截至撰写日期,仅供参考;可随时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内容并非买卖任何特定证券的要约,也不保证其正确性、完整性或准确性。过往表现不保证未来结果。Morningstar 名称和标识是 Morningstar, Inc.的注册商标。这里的内容包含 Morningstar 的专有资料;未经Morningstar 事先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在社交媒体转发Morningstar官方账号除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投资工具的合同、内容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了解投资工具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投资工具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