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业生变!监管突然加速、新军在发力,行业走到十字路口
2021-03-16 22:04       田牧

个人征信行业或再有大动作。

成立不到三个月的国内第二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朴道征信——正在缓缓揭开神秘面纱,它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

最新消息是,朴道征信的官网已于近日通过审核上线。证券时报记者在其官网看到,目前朴道征信的产品服务有四种,分别是信用画像、反欺诈类征信产品、信用评分类征信产品和个人征信报告。同时,在数据、产品、技术三方面,朴道征信也在寻求对外合作。

不过,从朴道征信稍显仓促的官网可以看出,这家成立不足百天的新机构似乎还没完全做好准备。记者还注意到,2月25日,朴道征信也注册了微信公众账号,但至今未发布消息。

朴道征信一位内部员工也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我们现在具体业务应该还没有开展。”上述朴道征信的四类产品,还无法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但对于过去三年多略显沉寂的个人征信行业来说,朴道征信的一小步,也算是行业的一大步。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先是朴道征信火速获批横空出世,紧接着央行又发布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这两个重磅动作,尤其《办法》的发布对行业带来的震动至今未消。

《办法》发布后的一个多月里,业内召开了诸多研讨会进行讨论。央行规范个人征信行业有序发展的态度和方向获得普遍认可,但针对《办法》中的一些具体条款,则有许多不同意见。引起较多争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若依此版本的《办法》,可能不利于市场的充分竞争,目前上千家第三方大数据公司将不得不转型甚至面临生存难题;二是,即使《办法》落地,但在执行层面,恐也面临不少困难。

张航(化名)是一家占据国内市场重要份额的大数据风控服务商的高管,他认为,自2017年八家个人征信试点公司被央行指全部不合格后,行业经过了三年多的低谷,如今监管突然加速,意在规范行业发展,但也将行业推到了十字路口。

业内对朴道征信的观望则是,它是否能从百行征信并不顺利的发展过程中吸取到一些经验,更进一步的市场化。

而这些新的变数将引导包含了上千家无牌照的第三方大数据公司在内的征信行业向何处去,将是多方力量的博弈。

重回聚光灯下

在寻找未来的方向前,有必要先简要回顾一下中国个人征信行业的历史。

原央行深圳分行在1992年推出的贷款证制度,可以看做国内征信行业的一个开端。这种纸质的贷款证上记录着企业概况,以及在不同银行的借贷情况,企业去银行贷款都要带着“贷款证”,以此来解决当时出现的多头借贷问题。

作为对比,同一时期的美国已建立了完善的、在计算机上运行的个人征信体系。如今美国三大征信机构的两家——Experian和Equifax——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1890年代。中国的个人征信行业在起步时,就已落后了一个世纪。

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以央行为核心,从无到有摸索着构建中国的个人征信体系。进入2010年代,在以蚂蚁金服、腾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力量的推动下,行业发展明显加快。2015年1月,包括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机构在央行要求下开始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时间半年。在此之前,只有央行征信中心一家官方征信机构。

但两年后的2017年4月,8家试点机构没等来个人征信业务牌照,而是等来了验收不合格的结论。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直指各家存在的主要问题:数据孤岛、信息采集使用问题、主体缺乏独立性。

2018年3月,由央行下属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互金协会”)为大股东,8家试点机构各持股8%的百行征信正式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公司。这也意味着,8家机构想要独立持牌的愿望破灭。其中实力最强、期望也最高的芝麻信用,也在这一时期收缩业务,不再为金融借贷机构提供类征信服务,转向免押金租借等的信用生活场景。

同时,在2017年至2020年间,P2P、现金贷、大数据等行业乱象层出不穷,牵扯了央行等监管部门的许多精力,与之紧密联结的个人征信行业,被暂时放到了一旁。张航把2017年视为行业最后的疯狂,在严监管落地前,各种玩家享受着最后的暴利。

经过三年多的清理整顿,P2P清零,现金贷销声匿迹,大数据行业在抓了许多人之后也规范起来。此时,作为现代社会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个人征信行业重新回到聚光灯下,监管部门也有了精力来重点推进。

这便是央行短短一个月内先后批准朴道征信成立、发布《办法》的背景。

“现在这个档口,很多金融监管越来越清晰了,所以就推出来这个事情。”曾在央行征信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刘新海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波士顿咨询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有多年风控管理经验的徐天石表示,央行上述两个动作的目的是推进行业规范化。

行业规范化的核心之一是数据的规范化。

“征信和大数据有着基因层面的联系,征信机构的核心资产是数据,征信产品和服务是金融大数据技术落地的最佳场景之一。”刘新海在其著作《征信与大数据》一书中写道。

数据是信息时代的石油。但早期监管未能跟上这一新技术领域的发展,逐利的玩家们在宽松的环境中使用各种手段非法获取、使用、交易数据,如央行所说,行业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2019年,由公安部牵头,对大数据行业的集中整治开始,多家行业知名公司被查,一大批人因此锒铛入狱。

“这对大数据风控行业是一个特别大的冲击,”参与过《著作权法》、《电信法》、《网络安全法》等立法工作的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际红对证券时报记者说,“2019年之后,这个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几乎很多业务就都停了。”

央行对大数据的监管,也发生了变化。

陈际红表示,在集中整治之前,央行对于大数据风控态度模糊,“传统征信业务是要拿牌照的,但对于利用大数据这种方式去做征信的,没实际管过。”随着行业的发展,央行也转变了态度,要把大数据风控纳入到征信管理体系中。

此次《办法》的发布,就明确体现了这一点。自然,这也成为对业内影响最大的部分。

争议

《办法》共7章46条,主要内容包括将信用信息的定义范围从传统金融活动扩大到金融经济活动;对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使用等全环节进行了规范;对信用信息安全进行了规定。

可以看到,如央行表示《办法》的制定原则之一是坚持征信为民的理念一样,《办法》在保护个人和企业作为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方面,做了诸多规定,具有积极意义。

但由于《办法》扩大信用信息的范围到金融经济活动,且将信用画像、信用评分、反欺诈等大数据公司主营的业务纳入征信业务范围内,同时规定主体为征信机构,引起了业内最主要的争议。

根据央行参事室副主任张韶华在一场针对该《办法》的研讨会上所说,目前国内第三方数据分析公司有1000多家。

“如果把大数据风控作为征信管理,央行这边对个人征信的牌照发不发?怎么去发?业界公司这么多,是不是都能拿到?是不是会带来行业的洗牌?这是目前业界关注的核心问题。”陈际红说。

从分类上来说,目前国内从事征信相关业务的机构和公司主要有:央行征信中心、百行征信和刚获批成立的朴道征信三家持牌机构;自身就拥有数据的同盾、百融等为代表的大数据风控服务商;蚂蚁、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相关业务;由P2P、现金贷转型为助贷机构的公司;以及如冰鉴科技等为金融机构提供风控技术服务的公司等。

若依照《办法》中的规定,目前国内上千家征信相关公司中只有三家持牌机构,其余非持牌公司可能就会面临业务关停或转型的命运。

“这样的话市场的活力就没有了。第一竞争活力没有了,第二技术发展的活力也没有了。我觉得应该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陈际红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办法》)我们研究很久,年前那两个月密集地开会,很多专家在讨论。”接近央行的专业人士吴宇(化名)对证券时报记者说。他认为,《办法》有很多积极的地方值得肯定,但在某些方面还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张航作为潜在受影响较大的知名大数据风控服务商的高管,也认为《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往回走了。但他也指出,“换一个角度来说,它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去落地执行,我觉得还要画一个问号。”

在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诸多业内人士中,对《办法》的落地大都抱有和张航一样的疑问。刘新海也表示,《办法》有可能比较难落实。

央行参事室副主任张韶华在那场研讨会上也表示,1000多家第三方数据分析公司在解决借贷“白户”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建议不对其完全实行牌照管理,而是通过规范与之合作的金融机构,达到对其间接规制的目的。

当然,此次发布的《办法》是征求意见稿,本就做好了听取不同意见的准备。“可能会修改再发布,这是征信局一向的做法。”吴宇说。

但无论最后结果如何,目前出现的许多不同意见也表明,单靠现有持牌征信机构,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从成立近3年的百行征信目前所处的局面可窥知一二。

百行的“尴尬”

如前所述,在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全部验收不合格后,转而由互金协会持股36%,8家试点机构各持股8%的方式组建了中国第一家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公司,董事长朱焕启曾长期任职于央行体系。

有官方背景加持,又有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互联网巨头做股东,百行征信的股东阵容可谓豪华。但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成立至今3年,百行征信的发展不及预期。

百行征信在1月29日召开的2021年度工作会议上披露,截止2020年底,百行征信累计拓展金融机构1887家,个人征信数据库收录1.63亿人的信息,所有产品的全年使用量3.16亿笔。

作为对比,业内某知名大数据风控服务商披露的合作客户量已经上万家,2017年其API日调用量就超过1亿次。张航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几乎国内每一笔贷款都过这两个公司(同盾和百融)的风控系统。”

丁成希(化名)曾是上述8家试点征信机构其中一家的负责人,如今是一家小贷公司的高管。作为数据使用方,他告诉记者,自己曾任职的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和现在任职的小贷公司,在查借款用户的征信时,都会查央行征信中心数据,但都没有用百行征信。睿智、百融和同盾三大数据服务商则占了30-60%的数据费用。

“对于我来说,至少目前我看不到一定要接百行的必要性。”丁成希说。

用张航的话说则是,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大数据服务商们已经完全渗透到了金融机构里,让它们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产生了依赖。与其问要不要摆脱大数据公司,不如问能不能摆脱得掉。

这便是如今征信行业的一个基本现状。

那么,百行征信为何含着金钥匙出生,却走到了如今一个略显“尴尬”的局面呢?

这里有百行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

其一,同盾和百融等公司成立在互金刚兴起的2013、2014年,利用先发优势和监管红利积累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是征信的核心资产。到百行成立的2018年,互金行业已经进入整治阶段,监管也趋严,百行没有时间和机遇再去积累同样庞大的数据。

其二,丁成希分析,成立之初百行的定位是对央行征信中心的补充,而非竞争关系。这导致百行既没有央行征信权威、传统的征信数据,也没能积累到足够的互金用户数据,数据覆盖面有限,竞争力打了折扣。

而在百行内部,知情人士透露,作为股东的蚂蚁金服和腾讯,拥有数量级更甚第三方大数据公司的数据,却也不愿意共享给百行。这使得8家各据资源和技术实力的股东,没能形成合力,单纯变成了出资方。

背后的原因业内也早有共识,虽然百行自称市场化公司,但百行在实际运作中,缺的正是市场化的基因。比如,8家试点机构持股相同且都是小股东,本身就不是市场化的体现。这种平均主义反倒削弱了股东们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各自的优势。

吴宇也告诉记者,“(百行)发展很困难的原因,我觉得高层其实挺重要的,因为他是市场的人,还是政府机关来的人,这是一个重要因素。”他认为,拥有监管背景是一大优势,但同时在思维上也会受到约束,在市场化上动力不足。

相比之下,刚刚成立的朴道征信被外界认为在市场化上比百行进步不少。

股权结构上,虽然国企北京金控持股35%为第一大股东,但京东数科、小米、旷视科技等三家科技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5%、17.5%、17.5%,持股比例相比蚂蚁腾讯在百行的8%明显提高。且还专门设立了持股5%的核心员工激励平台,这也是百行所欠缺的。

但朴道征信面对的挑战并不比百行少。

十字路口

摆在朴道征信面前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数据。从零开始的朴道征信,如何快速扩充其征信数据库,是一个巨大挑战。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围绕朴道征信的股东们为其出招:北京金控作为国企,在北京地区拥有许多企业资源,包括水、电、租房等数据;京东数科和小米的组合能在用户数据和信贷经验及消费场景上为朴道征信输血;旷视科技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也能提供助力。

靠股东的资源来填充数据库,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获取更多数据源,扩充数据的覆盖面,决定了朴道征信的市场竞争力的高低。

但在这方面,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在2017年指出的数据孤岛、独立性问题,朴道征信的股东背景可能不会为其带来太多帮助。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行业发展。据媒体近期报道,蚂蚁集团在央行要求下同意提供部分用户信息,但据称蚂蚁只分享了非常有限的数据。可想而知,其自然也不甚愿意将其数据共享给竞争对手京东做股东的朴道征信。

这对朴道征信及许多大数据公司的独立性和利益冲突都提出了现实又严峻的挑战。

上述报道还表示,蚂蚁将分享数据少的原因归结于隐私法。这又提升了问题的复杂性。

无论国内国外,个人数据隐私保护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央行此次发布的《办法》,也明显地体现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倾向。陈际红表示,数据确权和数据垄断是核心问题,“但是现在无论从业界到监管机构都没有答案。”

刘新海也表示,此次央行发布的《办法》之所以扩大了信用信息的定义范围,将更多行为纳入到征信业务管理体系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数据行业近年来出了不少乱象,政府就严管。“但是严管之后又可能扼杀很多创新。”

“现在大家都紧绷着。”刘新海说,他希望今后对数据监管的政策能重新调整,通过立法的不断完善,数据也能够开放和流通起来,这对征信行业也会有改善。

这是一个方向。

现实情况是,处于十字路口的上千家大数据风控公司,并不知道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会被引向何处。

相关推荐

征信业生变!监管突然加速、新军在发力,行业走到十字路口

2021-03-16

从3618元到最低1871元,高价可转债回归仍在途中,市场配置机会在哪?

2021-03-16

“堵截”银行经营贷炒楼!深圳联网排查,聚焦低于1000万、抵押物过户小于8个月项目

2021-03-16

债市综述:现券期货小幅走强

2021-03-16

德银:散户要带着1700亿杀进股市了

2021-03-16

相关推荐

招商基金马龙:践行稳健投资 严格控制回撤

2021-03-16

冯柳突然清仓这只军工股!邓晓峰、葛卫东、裘国根等多位大佬持仓曝光

2021-03-16

5.5万股民懵了!业绩暴增38倍,14倍大牛股狂派钱!每10股要发30元,还有高送转,股价却崩了

2021-03-16

工银瑞信基金杜洋、夏雨:关注经济转型大趋势 深度发掘创业板投资机会

2021-03-15

3490万!信托史上最大罚单来了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