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开年以来,A股走出震荡下行趋势,主流指数悉数告负,主动权益类基金也出现亏损。然而,在股市的下挫行情中,部分投向金融、地产等低估值板块,以及港股市场的基金,却逆市斩获正收益,呈现出抗跌属性。
多位抗跌基金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把脉低估值投资的市场机会。他们认为,虽然经历开年大跌,但A股中成长股的估值仍在高位,投资性价比仍不容乐观。然而,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和估值修复预期,低估值板块的表现有望持续向好,港股市场的投资性价比也逐步凸显。
抗跌基金逆势翻红
投资策略关注基本面和低估值
截至2月11日,沪指报收3462.95点,2022年以来跌幅4.86%;同期沪深300、中证500指数跌幅分别为6.86%、8.35%,创业板指大跌17.34%,在主流指数中跌幅居前。
A股市场的下跌,也让权益类基金开年业绩告负。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跌幅分别为9.07%、8.04%,两大类产品悉数录得负收益。然而,在股市的下跌中,仍有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逆市斩获正收益,呈现出抗跌属性。
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净值更新,万家基金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万家新利等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超14%,暂居主动权益类基金前列;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财通智慧成长、国投瑞银港股通6个月定开等多只产品同期业绩也超过10%,在震荡市中展现抗跌属性,获取不错的超额回报。
谈及在股市巨震中的抗跌策略,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基金经理杨景涵表示,他管理的基金主要以调组合结构为主,不降仓位,低估值策略可能比较适应当前的市场。据他表示,他主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在选股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所投资公司的基本面风险,且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入,以此来控制回撤。
国投瑞银港股通价值发现基金经理刘扬也表示,基金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自下而上择股的长期投资策略,聚焦受益于中国结构性增长和经济转型,尤其是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的战略性行业,发掘受益于中国增长和改革的行业龙头。
在刘扬看来,市场上真正有长期竞争力的、长期表现好的行业和公司是有限的,她希望组合中的标的,集中在那些能够长远发展的优秀的公司里。组合回报最终来源于公司的业绩增长,回归公司的基本面,而不是博弈。
“我们没有刻意控制回撤,只是低估值的金融和地产板块占比较高。开年以来我们仍然坚持了基本面的投资策略,在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基金组合中占比较高的金融和地产等板块个股,在经历了去年的大幅调整后,今年估值皆有所修复,对组合表现贡献明显。”刘扬坦言。
嘉实金融精选基金经理李欣也称,他的基金主要投资布局在金融、地产板块,最近半年多,基金在优质银行、财富管理和商业物业上配置较多。在控制回撤上,他认为两个要素很关键,第一是估值,尤其在偏震荡的行情中,他会寻找业绩确定性强,估值低的优质企业;第二是在景气向上的行业寻找好的投资标的。
中庚基金也表示,公司坚持的是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旗下5只产品均为低估值策略产品。也正因策略的独特性,旗下产品在近期市场调整时,回撤较低。
在中庚基金投资团队看来,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即“基于不确定性定价”为核心的价值投资策略。因为市场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在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体系下,股票投资的超额收益必须用低估值解释,通过低估值下现金流的回报获得超额收益。
具体而言,低估值价值策略所选的股票首先必须满足基本面低风险的特征。即无论何种市场环境,中庚基金旗下产品均遵循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和逻辑挖掘基本面低风险、低估值、具备可持续成长性的行业或公司。
低估值板块表现有望持续
价值股、港股投资性价比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业绩排名靠前的抗跌基金来看,多数基金的投资方向分布在金融、地产等低估值板块,以及港股市场,这些方向也是今年股市结构性收红的方向。对于这些板块的持续性,多位基金经理表示,长期来看低估值板块持续表现或优于高估值板块。
嘉实基金李欣看好后续金融、地产板块的持续性,他认为政策端对地产的影响已经相对见底,经过相关政策调整后,地产会往更健康方向发展。此外,地产政策的调整对银行板块也会形成利好,因为去年市场情绪担心相关地产公司的表现,会造成银行坏账提升,进而对银行板块估值造成了压力。但这种情况在今年预计会有好转。展望2022年,李欣看好财富管理、优质银行和商业物业三个主题。
华泰柏瑞基金杨景涵则认为持续性不好判断,这些低估值板块收红的核心原因是长期其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稳增长政策是一个催化剂,它促使了这些宏观经济相关的低估值板块的价值修复。从更长期维度看,全球疫情消退是个大趋势,欧美QE退出导致的前两年基于疫情产生的成长泡沫消退,这是风格转换的大背景,这一大的趋势可能会促使低估值板块持续表现优于高估值板块。
从港股投资视角,国投瑞银基金刘扬认为,近一年地产和金融板块走势已经反映了市场较过度的悲观预期,且政策层面在解决相关问题上有较为充足的应对手段和经验,随着政策和解决方案的逐步落地,市场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有望逐步减少。
另外,对于市场大幅调整之后是否迎来投资良机,多位基金投资机构和人士表示,成长股的估值性价比仍然不是很乐观,但价值股估值修复机会,优质股的投资性价比逐步凸显,港股中的投资吸引力也越来越值得看好。
杨景涵认为,相对成长股的高估值水平,大幅调整未必能带来投资机会,很多公司在过去2年的全球流动性大宽松中涨幅非常大,从高点回撤了30%,未必很便宜,如果考虑到未来成长的不确定性和较大的向下波动可能,能够称之为便宜的成长股现在还非常难找,他更关注过去2年在底部的价值股价值修复的机会,今年他继续看好银行、地产的估值修复。
刘扬表示,随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落地,南下资金和海外资金有望回流,港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但短期内上述多重因素仍将对市场带来一定扰动,脆弱的市场情绪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修复。去年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大的互联网板块在今年仍有政策压力,后续会更关注那些仍具有长期竞争力、在部分赛道有高壁垒的公司。随着政策释放节奏趋缓,优质公司的投资性价比逐步体现,也提供了更好的买入机会。
刘扬认为,长期来看,她仍会坚持自下而上择股,继续聚焦受益于中国结构性增长和经济转型,尤其是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的战略性行业,发掘受益于中国增长和改革的行业龙头,通过平衡成长性和估值之间的关系来把握整体市场的机会。
中庚基金也表示,A股方面,从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权益类资产尽管结构分化显著,但被低估的部分其风险补偿足够高,从未来2-3年周期角度考察,对这类投资性价比高的资产持看法更为积极,后续关注受益政策“稳增长”落地的低估值领域,如银行、地产、能源资源以及有色金属加工、电力、公用事业等顺周期、价值风格领域内的机会。
港股方面,中庚基金提到,当前港股市场的投资性价比优于过往大多数时期,除了已积极关注配置的资源能源、银行地产等大盘价值股外,当前也关注港股中的成长股领域,如港股市场中的互联网、医药、科技等板块领域已进入低估值策略的“射程”内,估值和性价比方面已具备很强吸引力。
2022-02-13 13: 45
2022-02-13 11: 30
2022-02-13 10: 20
2022-02-13 09: 20
2022-02-13 08: 40
2022-02-12 22: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