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赛道参与者亟待提升“内功”

方丽 2023-05-08 15:00

公募REITs试点3年,在突飞猛进发展的过程中也遭遇一些“成长的烦恼”。

虽然REITs产品打新热度仍在,但二级市场经过了初期的“狂热追捧”后已趋于理性。与此同时,业务竞争日趋激烈,证券公司、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将要同场竞技,价格战不断升级,甚至有机构提出“零费率”报价。

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方面的挑战,基金管理人要提升内功,加强自身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能力建设,努力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千亿级资金继续“追新”

REITs二级市场表现平淡

公募REITs业务试点3年,发行市场一直保持高人气,多只产品引来千亿资金“追新”。

比如,3月14日,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中航京能光伏公募REIT两只新能源方向REITs发行,前者获超1500亿元资金追捧,后者也获得约845亿资金追捧。

不过,和初期相比,二级市场已“冷”了许多。截至5月7日,已上市的27只REITs产品今年以来二级市场价格平均下跌5.87%,仅两只价格上涨。

公募REITs吸引力是否已经减退?华安基金不动产投资管理部叶璟表示,主要因为公募REITs打新阶段获配比例较低,在初始认购时投资人会尽可能多申报认购意向,推高了认购倍数,使打新热度看起来比较高。

中航基金相关人士表示,REITs二级市场表现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偶发性事件等,在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REITs二级市场肯定会有一定波动,这是REITs产品“股性”的表现。二级市场价格本质上来说是要围绕底层资产价值波动,长期来看价格还是会回归底层资产价值本身。

平安基金REITs投资中心运营高级副总监李华平认为,影响REITs二级市场价格的因素比较多,投资收益是主要因素之一。从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的数据来看,部分REITs产品可分配金额完成率不及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募REITs二级市场的表现。

不过,从实际表现看,公募REITs整体仍然展现出较好的投资价值。数据显示,27只REITs上市后加权平均收益率约为9%(以后复权价格计算)。除高速公路外其他行业REITs产品的二级市场价格涨幅达到21%。

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基金经理刘玄提醒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公募REITs产品与公募基金、股票等其他品种的差异,理解公募REITs长期持有、稳定经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逻辑。

未来要比拼“硬实力”

REITs试点3年来,赛道竞争日趋激烈:继证券公司、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之后,符合条件的保险资管也获准参与REITs业务;同时,价格战愈演愈烈,有机构REITs业务提出“零费率”报价。

激烈竞争之下,市场呼吁“强化内功”,提升参与者的主动管理能力。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零费率”报价的出现,是各路机构逐鹿REITs业务的结果。当前市场的存量业务相对于产能供给来说仍然比较稀缺,造成个别机构为了使业务尽快落地采取了激进的收费策略。另一方面,随着管理人资格的逐步放开,保险资金有望全链条深入参与公募REITs业务,市场参与者更加多元,市场竞争也会更为激烈。

“长期来看,机构间的竞争还是要比拼项目辅导能力、推进的专业化程度、落地的成功率、已发行项目的市场表现等‘硬实力’,核心是强化内功。”上述人士表示。

“公募REITs并不仅仅是‘资产的IPO’,存续期内,基金管理人还需要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为投资人和资本市场持续创造价值、持续盘活存量资产。”张湜说。

从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不少基金公司都表示将从运营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华夏基金基础设施与不动产投资部行政负责人莫一帆表示,基金公司对于REITs的主动管理体现为运营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力。其中,资本运作能力非常重要,基金管理人可以通过其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解和长期经验的积累,通过给予REITs平台准确的定位和适时地扩募、收购或进行资产处置,提升REITs产品的投资回报水平。

华安基金不动产投资管理部叶璟表示,在治理机制方面,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项目的运营管理相关制度,通过向项目公司委派人员等方式依法依规对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管理。在基金管理工作方面:基金管理人应协同和监督被委托的运营管理机构,积极高效地完成运营管理工作,做好二级市场价格动态监测,按期、高质量披露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与各类投资者展开定期和不定期交流,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活动和各类投教活动,坚持致力于我国公募REITs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