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中国邮政收购西安华弘证券,开始涉足证券业务,彼时,市场对这次并购寄予厚望;15年过去了,中邮证券不仅业绩远不及预期,合规经营还频频曝出风险事件。
日前,中邮证券因廉洁从业内控不完善、资管条线业务人员薪酬递延制度执行不规范收到了陕西证监局的处罚函。这已经是该公司近21个月以来收到的第7份罚单,这些罚单指向的绝大部分违规问题都涉及该公司相关业务不合规经营。
接连收监管处罚,不仅严重伤害了中邮证券的品牌声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邮政的品牌。依傍中国邮政大央企,拥有4万多个网点可供触达,中邮证券经营为何一直未有起色?
合规风控乱象频出
日前,陕西证监局公开了关于中邮证券的两份处罚函,看似非常普通,但依然引发行业关注。
罚单显示,中邮证券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廉洁从业内部控制不完善,未制定事后追责机制,不同部门确定廉洁从业责任和监督人的标准不统一,资产管理分公司廉洁从业风险点梳理不全面;
二是资管业务主要业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收入递延支付制度执行不规范,2018年度和2019年度递延支付的收入金额低于40%,部分资产管理计划所持有的金融工具估值不合理。
据此,陕西证监局对中邮证券出具了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处罚函。陕西证监局同日还发布另一份针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函,中邮证券时任总经理兼法定代表人丁奇文、时任资管分公司总经理李小振、时任资管分公司副总经理胡韧均被出具警示函。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如果算上上述两份罚单,中邮证券自2019年8月份以来已收到了7份罚单,其中陕西证监局在2019年8月份、2020年12月份分别出具了两份责令改正的监管函,证监会于2020年6月份和8月份对中邮证券出具责令改正的监管函,且责令处分相关人员,上交所于2019年11月份对中邮证券进行纪律处分,这些罚单指向的绝大部分违规问题都涉及资管业务不合规经营,直指中邮证券资管分公司管理混乱。
有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自2017年开始,证监会对中邮证券资管分公司连续4年进行深入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经营管理混乱。
监管函也可以对此进行佐证。比如2020年6月23日,证监会对中邮证券债券交易违规行为出具责令改正的监管函中直言其风控重大不作为,“在债券异常交易监控方面尤为薄弱,公司风控部未及时全面掌握债券交易情况,也未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对异常交易的价格偏离度情况及交易意图进行核查,风控重大不作为。”
7份罚单剑指“管理混乱”
中邮证券缘何不足两年时间连收7份罚单,管理混乱表现在哪里?
有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就不合规重灾区资管条线来看,此次收到警示函的相关人员在中邮资管主持工作,此人曾有过异常高频债券交易和买卖垃圾债券的记录。
上述受访人透露,“资管新规出台前,券商资管固收产品均采用成本法,而不是净值法,成本法的债券产品一般都是采用买入持有策略,无需高频买卖。胡韧当时的主动债券产品的资金量只有500亿元左右,一次买卖是1000亿元的交易额,但胡韧团队每年的债券实际交易额远高于此数额,比正常需要的交易量高出数倍。”
为什么要采取高频债券买卖和大肆买卖垃圾债?该受访人士认为,“因为买评级不高的新发行的债券有0.3—0.5%的销售奖励,对二级市场高风险垃圾债券的购买‘销售奖励’高达5%左右,例如,买2亿元的垃圾债‘销售奖励’可高达1000万元。”据上述受访人透露,“胡韧直接领导的固收团队发生过异常高频债券交易和买卖垃圾债,垃圾债暴雷和产品爆仓后,固收团队集体跑路的情况,被群众举报到了证监会,由于交易量很大,在加上胡韧固收团队的产品收益低风险大,吃回扣的数额想象空间很大。”上述陈述的真实性尚无从确认,不过从监管函来看,违规发放递延奖金、管理产品亏损严重,确与胡韧直接相关。
而这些乱象,都直指中邮证券管理混乱。证监会对其出具的监管函就非常能说明问题。
比如,2019年8月份,陕西证监局指出,中邮证券从事股票质押回购业务中,对具体质押率估算随意性较大,制度不完善;
2020年6月份,证监会指出,中邮证券开展债券交易业务中,人员岗位混同,投资决策、风险控制和交受结算等关键岗位兼任,混合操作;
同时,异常交易缺乏管控,比如,2019年10月,资产运营部在西王债券出现违约的情况下,仍以高于市场估值130.2%的净价卖出西王债券,报备仅说明“双方磋商决定”;
2020年12月,陕西证监局查明,中邮证券资管业务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均为资管业务条线人员,且个别项目合规、风控人员均明确提示违规风险,决策委员会仍审议通过。
去年年末以来,中邮证券董事长、总经理接连变更。去年11月份,中国邮政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郭成林出任中邮证券董事长,他曾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局长、财务资金部总经理等职务;今年1月份,曾任职于中国邮储银行资管部总经理、中邮理财总经理步艳红拟任中邮证券总经理,她最大的特点是“有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
正在沦为中国邮政的负资产?
背靠中国邮政这家大型央企,中邮证券与邮储银行、中邮保险是兄弟单位,基因十分强大,但行业排名一直较为落后,且不断爆发风险事件,确让很多人对中邮证券“怒其不争”。
梳理中邮证券的发展历史,中邮证券的前身是西安华弘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2006年2月份,中国邮政、北京邮政、中国集邮总公司合计增加注册资本5.07亿元,“中邮证券”初见雏形,三年后该公司更名为中邮证券。至2020年末,中国邮政直接和间接控制中邮证券股权比例为90.28%。
近年来,中邮证券的业绩排名稳居行业中后位,虽然近两年来稍有起色,但各业务表现并不稳定。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显示,中邮证券2016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93名和87名,2017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87名和80名,2018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84名和49名,2019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排名82名和66名。
2020年,中邮证券实现营收7.94亿元,同比增25.63%;实现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15.46%,增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即便不与中国邮政集团体系内公司综合实力相比,就与注册地同在西安的开源证券相比,近年来品牌建设和综合实力的差距也在拉大。近两年,开源证券营收、净利润排名均在行业50名左右。年报显示,开源证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8.19亿元,同比增长36.68%;实现归母净利润6.09亿元,同比增长51.15%。
“在我看来,中邮证券没有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公司管理混乱让其陷于内耗,所以业绩一直较为落后。”有熟知中邮证券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邮政、邮储银行有4万多个营业网店,是中邮证券渠道开拓中的优势,如果中邮证券资管产品的质量过硬,根本就不愁销售。
中邮证券接连收到处罚,对公司的品牌声誉以及分类评级结果都造成了负面影响,也间接波及中国邮政的品牌。比如,2020年中邮证券分类评级结果从BBB级降至BB级别。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这个分类评级年度中,中邮证券至少收到了3份监管函,本着“风险出清”的原则,如果将近日的监管函调节到2021年度的话,中邮证券2021年的分类评级结果不排除将进一步调降。
有资深行业人士向记者分析,“当初中国邮政通过收购方式控股中邮证券,必定是踌躇满志的。但现在来看,如果当时中国邮政不是通过收购的方式,而是直接新设券商,现在综合实力应该能挤进行业前30%分位了。”
多位受访人士向记者表示,中邮证券至少应在三个方面来打好提高公司竞争力和做大做强的基础:
一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给干部群众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共同成长的发展平台;
二是任人唯贤,让行业一流的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让优秀人才有立足之地,让无德无才的领导干部无立足之地,以实现人才强企、提高中邮证券干部员工的整体能力的目标;
三是要严守合规风控底线,敬畏法制、敬畏专业、敬畏风险。“即营造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招揽真正有业务能力的人员担任骨干,守好合规经营的底线。”
2021-05-20 16: 45
2021-05-20 16: 09
2021-05-20 15: 46
2021-05-20 15: 02
2021-05-20 14: 51
2021-05-20 14: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