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A股市场的深刻转型,自下而上、长期投资的理念近年来逐步被投资者广泛认同。
怎样在相对早期阶段发掘一家好公司?如何在有效性提升的A股市场继续寻找阿尔法?带着很多市场关心的话题,券商中国记者近日走进开域资本,与公司两位核心人物展开对话。深入了解这家低调私募的同时,也发掘了很多有价值的投资洞见。
开域资本成立于2013年,在香港、上海、新加坡三地设有机构及投资研究团队,公司对A股,港股,美股进行跨地域布局。开域资本集团同时拥有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目前管理规模超230亿元人民币,受托管理的资金包括全球知名国家养老金、主权基金、顶尖大学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开域资本以深入基本面研究和长期投资见长,公司创始人、投资总监刘冀拥有超过25年的投资经验,并在过往17年里成功管理过众多海外知名机构客户的资产。他曾任新加坡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局副主席和联席投资总监,曾是中国QFII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管理人之一。
开域资本创始人、投资总监刘冀
另一位核心人物陈鹏宇投研经验超过13年,现任开域资产总经理(开域资本的中国平台)和基金经理,工程科学和生物医学的复合学术背景让他拥有对新兴领域的敏锐感知。
开域资产总经理、基金经理陈鹏宇
精彩观点:
1、很多新兴产业在海外市场出现的时间比国内早,跨市场借鉴对我们的投资具有一定指引意义,特别是在早期的行业和公司挖掘中。
2、长期视野并不等于简单的线性外推,要去研究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去判断它有没有可能出现非线性发展,有没有破圈的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3、市场经常会出现短期大幅波动,这就要求投资人去不断回顾和印证自己的投资主题。
4、在挑选成员时我们非常注重团队合作精神,更希望团队通过精诚合作创造更好的想法。在各自有所分工的基础上,我们强调团队精神和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追求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或者明星分析师。
5、我们会研究行业的技术驱动和红利在哪里,比如免疫学进步对生物医药行业带来的投资机会。
6、中国庞大消费市场和制造端全产业链的结合,会让中国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动力,未来中国资产会进一步享受溢价。
知行合一的长期投资者
券商中国记者:请两位介绍下开域的投资哲学,你们的投资有哪些特点?
刘冀:开域的投资哲学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知行合一,行稳致远”,这也是开域的价值观。第一,我们认为市场还是会有无效的地方,特别是在像A股这样的新兴市场,通过深入基本面研究就能够找到阿尔法,开域会用类PE的模式去做第一手研究,过往的业绩也验证了这一点;第二,我们会做长远思考、长期投资,做所投企业有附加价值的股东、伴随企业共同成长,我们的很多投资从2014年到现在还在一直持有;第三,更重要的是在合理价格介入,价值和成长对我们来说是并重的。
陈鹏宇:开域的投资特点有四个方面:长期视野、深刻洞察、逆向投资和责任投资。
长期视野是指我们会用长期的眼光看商业趋势,所有投资标的都是基于长期的视角,而不是单纯的投机性机会。首先,我们会从底层技术看起。比如医药,我们会研究行业的技术驱动和红利可能在哪里,未来看最大的技术突破领域可能出自生物医药,包括免疫学的进步。其次,公司一定要有国际化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创新基因。
深刻洞察是指我们会运用类PE方式的尽职调查,对投资标的进行上下游产业链的分析和调研,包括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我们投研团队全年约1/3的时间用于实地调研公司,会进行跨地域、跨市场、跨行业的研究,除了自身的投研团队,我们还会利用数据专家和专家库资源助力投资。
逆向投资意味着我们不追逐热点,会独立决策。我们会坚持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挖掘细分行业的龙头。在市场还未充分认识公司的投资价值时,通过对公司的深度调研、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对公司管理层的访谈,较早于市场对公司的发展作出判断。
责任投资要求我们更重视“人”的因素,我们关注公司的治理架构,管理层是否和股东的利益一致。公司建立了ESG评级体系: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有效避免“踩雷”,另一方面,我们发现,高ESG评级的公司有长期稳定的发展,在资源利用、人才发展、公司治理方面更具有优势,有助于我们获得长期且稳定的回报。
券商中国记者:如何在相对早期阶段发掘到值得长期投资的好公司?这类公司可能会有哪些特质?
刘冀:第一,从方式上就要早期介入,如一些潜在有质地的投资标的,在其上市前我们就着手研究、并初步接触公司。第二,可以采用跨市场的借鉴,欧美特别是美国市场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新兴产业出现时间比国内更早,这些值得我们去研究,它对我们的投资有一定指引意义,特别是对行业和公司早期挖掘过程中。第三,将这些初步发掘的成果与行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我们有很多行业有自己的行业专家,对于部分新兴行业,我们则会在行业中寻找合作伙伴做更深入研究。第四,公司内部会定期、不定期做头脑风暴式交流,一旦发现了好的想法,我们就会做进一步研究。
至于这类公司的特质,我认为首先它要有足够宽广的赛道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对社会经济要有一定影响。其次,从好公司的角度分析,人是一大决定因素,企业创始人要具备优秀的企业家精神、有远见,管理团队有共同的长期愿景。同时要看它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在所处的产业里最终跑出来。
券商中国记者:作为长期投资者,开域在投资中如何处理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当面对市场短期剧烈波动时,你们会思考哪些问题?
刘冀:在新兴市场、甚至发达市场,我们都看到了由于一些事件影响所带来的市场大幅波动。从投资人角度来说,首先要着眼长远,要有长期思考。我们要了解公司的内在价值在哪里,短期因素更多影响的是股票价格。正是因为市场出现的短期剧烈波动,这亦要求投资人去不断回顾和印证自己的投资主题。我们要去思考,股价波动是基本面变化所带来的,还是因为非基本面因素的影响?公司的内在价值有没有发生变化?
当市场大幅调整时,如果有充足自信公司基本面和内在价值没有发生变化,就要敢于对看好的股票继续持有甚至加仓,这时往往会是很好的介入点。反之,当市场因为某些因素过于亢奋,就必须非常小心,特别是当股价短期过热超过公司内在价值时,可能就得考虑减仓和卖出。比如说2019年以来,大家都在追逐龙头企业的股票,但是当估值达到了一定水平,有部分聪明的资金就开始撤出,这实际上是对投资人纪律性的考验。
券商中国记者:怎样去寻找长期投资中的确定性?哪些问题是你们最关注的?
陈鹏宇:长期视野并不等于线性外推,这是长期投资中非常关键的一点,也是很多人最容易犯的错误。长期视野要回归根本问题,要研究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未来的竞争环境和市场格局,要去判断它有没有可能出现非线性发展,也就是有没有破圈的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大多数表现突出的成长股如果回头看,5年、10年前即使你再聪明可能也猜不到公司现在的变化,如何发掘、把握这类机会才是最难能可贵的。现有股价里反映的往往是线性外推的预期,要在长线投资中取得阿尔法,就需要去判断所投资的公司有没有超越预期、非线性发展的能力,关注公司治理的根本问题,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当然这也要求投资人具备更强的研究能力,需要做非常深入的研究。
具备全球视野的专家型投研团队
券商中国记者:请介绍下开域的投研团队构成、特点,以及你们挑选团队成员的标准?
刘冀:开域的投研团队具有国际视野,同时深耕中国本土。从特点看,首先这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团队,我们投研团队的平均从业年限在13年左右。同时它又是一个国际化团队,我们在新加坡、香港、上海都有办公室。其次,团队按照行业分工,我们招募的都是各个行业里有从业经验、有一定网络关系,或者在大学就主修相关专业的人员,可以说都是其所覆盖领域的专家。第三,我们的团队非常稳定,大家通过长期合作有更多积累和沉淀。第四,整个团队都非常热情,大家都热爱投资这项事业、具有共同的目标。
与之相对应,我们挑选团队成员的标准:第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比如我们有一位TMT研究员,过去在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当过工业工程师,医药和消费组的研究员也都是各自行业专家。第二,我们在挑选成员时非常注重团队合作精神,我们更希望团队通过精诚合作创造更好的想法,在各自有所分工的基础上,强调团队精神和共同努力,而不仅仅追求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或者明星分析师。第三,我们在招聘的时候也很看重成员对于研究和投资的热情,我们认为首先要喜欢、要热爱,才会有投入和机会。
券商中国记者:请两位谈谈你们的从业经历。刘总您当时创办开域资产时有什么故事?陈总以前在学校里主修科技类专业,为什么最后会想到从事投资工作?
刘冀:我的职业生涯相对简单,过去近30年时间可以说只做了研究和投资这一件事。最早我在万国证券的投行,90年代中期去了新加坡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投资于大中华区的上市公司。
后来我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不是需要有一些变化。所以在2014年初,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一起创办了开域资本。当年我们就得到了一家大学基金会的支持,在2014年6月发起设立了我们的第一支海外基金,自此公司开始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底规模超过了35亿美元。
我们在境内的私募平台也开始进入发展期,拿到了某大型商业银行的专户委托,同时与头部渠道发行国内私募基金产品。我们愿意借助过往在海外的经验,为国内投资人提供专业服务。
陈鹏宇:我本科修读的是工程科学,这个专业涉及面比较广,属于交叉学科。例如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数字与计算机、材料工程等等,我本科的侧重点是太空工程。后来我在耶鲁大学继续深造,主修生物医学工程。我的学术背景在科学专业性的基础上比较重视人文通识教育,回头看这些经历对我现在的投资工作和识别优秀的公司都有巨大帮助。投资其实是一个进入门槛并不高的行业,但想长期优秀却是非常困难的。优秀的投资人往往需要在人文和科学上有一些独到的思考,并且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思辨式的思维方式。要保持好奇心,关注事物本身的演绎,谨慎对待和不断反思由简单的归纳总结所形成的感悟式经验。
券商中国记者:刚刚有提到团队合作,开域的投研团队成员间是如何进行分工与合作的?
陈鹏宇:我们的投研团队合作非常紧密,这和大部分同业公司会有所区别。公司研究员分成消费、医药、TMT三个小组,各组除了有研究员覆盖上述相关重点行业外,还会有研究员负责其他细分行业(周期、金融、地产等)。在各小组开展具体研究工作时,会由组内一名研究员主导、其他组员共同合作,最终每位研究员都会全程参与到研究过程中。比如公司医药组的医药行业研究员发起了对某家医药公司的研究,组内其他行业研究员也会一起参加电话会、一起做专家拜访等等,所有项目都会经组内充分讨论和合作研究后,再将相对成熟的版本提交给基金经理。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让研究员有了了解其他行业的机会。二是优化了基金经理的时间,提升了投研效率。当然公司基金经理也会参与到上述研究过程中,有很多项目基金经理在早期就会开始参与。
立足当下的投资思考
券商中国记者:伴随机构化的加深,A股市场变得越来越有效,在这样的环境里未来怎样去寻找阿尔法?
刘冀: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第一,市场有足够的广度,A股现在就有超过4000家公司,我认为只要我们足够认真、有自己的专业能力,就有很大机会找到好的投资标的。第二,要看得更长期,大家都关注的特别是短期追逐的热点、焦点公司,定价已经较为合理甚至多数高估,想要在其中找到阿尔法并不简单,但是一些公司如果看得更长远一些,把长期增长考虑到现有估值中,它的吸引力就会变得更强。第三,在研究上一定要有深度,要找到行业和公司长期发展的趋势。第四,对于投资或者组合管理也要做一定调整,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在投资时会更为集中。
券商中国记者:今年以来A股很多传统优秀公司的股价都出现过明显调整,你们怎么看待这轮市场波动?
陈鹏宇:虽然很多人都在谈论流动性拐点和利率上升的问题,但我并不认为目前存在系统性风险。中国的疫情恢复是最快的,对疫情的控制也是最有效的。中国庞大消费市场和制造端全产业链的结合,会让中国市场依然保持非常强劲的动力,未来中国资产会继续享受溢价。我们与主流外资接触时发现,他们对于中国市场的兴趣是在持续上升的。在我看来,前期的市场调整已经释放了大部分风险,有些我们长线看好的标的已经变得更具吸引力。作为一名自下而上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在这个时点上我们仍然能找到很多具备投资价值的公司,因此我是有信心的。
券商中国记者:通胀问题是近期业内关注的焦点,很多人觉得它是潜在风险。开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它对你们的投资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刘冀:经济和市场的运行都存在一定周期,过去几年市场的周期属性并不是很强,但近期发生了一些变化。最近很多工业品价格都创出了新高,这对于消费品存在传导机制,可以看到各个经济体都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
当前现象有几个因素共同决定:一方面来自需求端。在印度新疫情爆发之前,大家都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会非常强劲,对于商品需求也会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很多工业品和农产品生产国受到疫情影响,给这些大宗商品的供给端造成冲击。再加上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商品价格高企。
大宗商品价格还有机会进一步维持在高位,在这个过程中,上游行业一定是受益者。从中游行业看,比如机械制造、建筑等,他们有机会将成本上涨转嫁给下游,所以并没有受到什么冲击。但是这对下游企业的影响会比较大,下游向消费者转移价格会有滞后,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等。同时在通胀预期上升的大背景下,大企业会受益,中小企业则因为没有定价能力可能会受到很大冲击。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小心下游的企业,关注中游和上游的企业,但是至于这个周期能持续多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的问题有一部分来自供给端,如果供给端问题得到解决,大宗商品的价格可能会相应回落。
我们更多时间和精力还是会放在对个股的基本面研究上,但肯定也要去了解重大变化趋势,因为这对我们投资的行业和公司可能也会带来影响。比如说有些家电公司,虽然长期我们很看好,但在大宗商品大幅上涨背景下,短期它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这时就要仔细分析对公司的具体影响,研究这些变化对公司盈利、未来3-5年的发展和长期价值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1-05-26 21: 52
2021-05-26 21: 34
2021-05-26 21: 21
2021-05-26 08: 43
2021-05-26 21: 16
2021-05-26 1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