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报 | 从“茅指数”到“宁组合”,“核心资产”内部也搞分化?

鲁资资 2021-07-13 20:38

农历新年以来,“茅指数”的光环效应黯淡了不少。于是,有券商推出势头更猛、也更具时代特征的新概念“宁组合”。


那么,真是“茅指数”彻底不香了吗?事实上,若参考安信证券报告的数据,自3月9日(茅指数急跌后底部)至今,收益在[>20%]、[0%,20%]以及[<0%]三个区间的“茅指数”个股数量各占1/3。从这个意义上,与其直接定义茅指不香了,倒不如说茅指内部也出现了分化。


有趣的是,随着茅指内部的分化与“宁组合”的后来居上,市场对于“核心资产”的概念,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兴业证券在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中已经开始用“未来/过去”来分别定义“核心资产”。其在报告中直言,过去数年被抱团的“核心资产”的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区间的高位,相比之下,倒是拥抱“未来的核心资产”——科创“小巨人”更有望跑赢,科创硬实力和盈利真本事将成为“未来的核心资产”行情的主导。


东兴证券在报告中表示,“核心资产”的范围在不断缩窄——“远期成长性”已经不是“核心资产”的充分条件,经济复苏后半场,经济复苏后半程,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业绩弹性大、增长斜率高的成长板块更具吸引力,因此优质赛道需要具备“长期增长空间大+短期景气度高”双重条件。


此外,在安信证券的策略团队看来,是不同“核心资产”所属赛道的差异主导了当下核心资产这个群体之间的分化现象。其在报告中提到,在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的背景下,赛道差异以及由其衍生的估值约束使得以茅指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分化成了三种形态:一是高成长性长赛道龙头,以及处于向上景气周期的偏周期型赛道龙头。若龙头公司成长性不证伪、高景气仍持续,则对高估值的容忍度较高;重点需关注高业绩增速的可持续性,以及龙头企业的市场扩张能力。二是业绩表现尚可的稳定成长长赛道龙头,其估值约束较强。在高估值约束下,股价较难获得大幅超额收益。三是处于下行周期的偏周期性长赛道龙头,估值约束更强,即便不存在高估值问题,也难有较好的股价表现,大概率需等待业绩周期再起。


别惊讶,其实“核心资产”这个词语的内涵一直以来都不固定。光大证券的2019年7月的报告中就曾提到,2017年以来不同时期市场的“核心资产”内涵并不一样——从历史内涵演变来看,似乎是哪个标的涨得好就被纳入“核心资产”,哪个标的涨势变差就被剔除出“核心资产”,变成了一个“指哪打哪”的事后概念。

图片

什么涨的好就是“核心资产”,什么涨的不好或者下跌就不是“核心资产”;那么 “核心资产一直上涨”存在着因果关系的误导,不是一个标的是“核心资产”所以它才会一直上涨,而是在定义时把一直上涨的标的,称之为“核心资产”


事实上,不止“核心观点”是事后归因,包括“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成长赛道”这些词汇,也都只是对强势股的事后归因,并且是具象化的归因。说到底,关于一只股票业绩为何这么好的归因分析,大部分是事后诸葛亮的后见之明,凭此归因来预测未来,并不靠谱。

图片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