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多头产品回暖产品销售依然分化明显

江右 2023-02-20 15:15

随着去年底以来股票市场的回暖,私募证券基金的销售也有所好转。尤其是权益类产品,无论是主动股票多头还是量化指增,投资者的认购热情都明显回升。不过,回暖仍限于知名的、规模大的机构,小私募即使业绩亮眼依然募资困难。

多头产品回暖

多家量化私募打开申购

去年11月以来,股票市场明显走强,权益类产品业绩向好,私募产品销售逐渐好转。近期,知名量化私募幻方、因诺等打开旗下部分策略产品申购。

对于部分此前封闭的量化产品打开申购,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关晓敏表示,量化产品经过2021年9月开始的下调之后,各大机构的规模有一定缩减。重新开放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规模缩减之后,策略容量腾出一定空余;其二是近期产品业绩有一定的上行,对于规模募集来说相对容易。

排排网财富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孙恩祥表示,近期不少封盘的头部量化私募放开额度有多个原因,一是多数头部量化机构在2021年封盘,经过2022年市场波动净值下滑,投资者赎回致使规模跌破策略容量阈值,可适当放开额度供投资者认购;二是市场反弹持续性强,量化指增产品净值修复明显,投资者对表现稳定的量化产品需求旺盛。放开额度也是头部量化管理人积极看好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不少头部量化机构短期可能会再次封盘;三是量化CTA策略管理人对近年来表现较弱的商品市场态度有所转变,积极看好今年商品市场,故放开额度接受认购和追加。

量化私募黑翼资产表示,今年在业务布局上,将股票多头类作为发行重点,包括中证500指增、中证1000指增以及量化选股产品,而且都将满仓运行,不做仓位择时。黑翼资产认为,全面注册制为中性策略带来机遇,除了500指增、1000指增、量化选股产品外,旗下市场中性产品线均有开放产品,可持续申购,而且,这几个产品线还有拟发行的在途产品。

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的磐耀资产认为,今年A股市场的机会远大于风险,会加大力度推进业务和公司规模扩张。

销售好转 分化依然明显

近期投资者对私募产品的热情上升,但主要集中在权益类资产的多头,而且分化明显,头部机构较受青睐,小机构仍难摆脱募资困境。

多家机构表示,随着经济复苏,私募的销售有望继续好转。

夏凡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投资者近期对私募产品的热情有比较显著的回暖。目前投资者关注的品种覆盖面较广,对指数增强、主观股多和宏观对冲策略的兴趣相对较高。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凯表示,销售情况较好的私募基金以量化对冲和指数增强产品为主。格上富信产品总监崔波说,目前更多的投资者对量化类型的产品感兴趣,例如500指数增强或1000指数增强;主观股票多头策略中,投资者对规模红利期的优质管理人更感兴趣。

涌津投资表示,目前投资人对私募产品的态度相较于去年已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处于较为谨慎的状态。

展望2023年,私募对销售市场持乐观态度。磐耀资产表示,市场对于宏观经济修复已形成较一致的预期。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看,风格、主题轮动较快,市场尚未形成较为清晰的投资主线,结合两会前的持币观望状态,预期销售市场情绪伴随相应政策落地以及赚钱效应加强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对于2023年的私募市场,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分化依然较大。

夏凡表示,私募管理人数量众多,表现分化较大,部分管理人未能适应近期的市场行情,表现不理想。投资者对寻求优质资产有很强烈的需求,未来的私募市场将依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雪球通过持续完善产品货架、精选私募产品等方式,降低投资人的选择难度,为投资人匹配更适合的资产。

“私募销售增量头部效应显著。”孙恩祥告诉记者,在各策略产品净值普涨阶段,规模较大私募机构旗下产品涨幅低于规模较小机构,但投资者更青睐规模较大机构。小机构即便业绩表现亮眼,仍存在募资困难情况,”孙恩祥指出,除了主观股票多头、量化股票多头策略以外,其他策略产品表现相对乏力,募资困难。伴随中国经济复苏,今年销售增量有望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量有望重回6万亿。

金斧子投研中心表示,私募管理人销售情况不同,业绩表现或为主要原因。近两年,市场相对复杂,2022年A股热点轮动,股票主动策略平均亏损15%,仅12%的产品取得正收益。此前很多业绩优秀的管理人表现不佳,遭到一定程度的赎回。同时也有部分管理人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或者量化模型,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