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本市场震荡加剧,部分基金公司规模停滞不前甚至亏损缩水,陷入生存困境。通过增加注册资本金,从而打开业务新局面成为不少基金公司的选择。继2022年行业发生13次增资后,今年以来再有10家基金公司增资。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增资可以提升基金公司的资本实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也有助于基金公司实施战略布局和拓展业务。但靠股东输血不是长久之计,基金公司要摆脱困境、成长壮大,还需要强化自身造血功能。
年内10家基金公司增资
近期,基金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的举动越发频繁。8月4日,国融基金公告称,经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国融证券股份、上海谷若投资中心向该公司增资2000万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到2.2亿元,国融证券出资比例为53%,上海谷若投资中心出资比例为47%。
据Wind数据统计,加上国融基金,下半年以来已有6家基金公司增资,年内增资的基金公司达到10家。2022年全年,基金公司增资次数高达13次。
部分基金公司更是频频增资。2022年以来,湘财基金、路博迈基金已连续两次增资,国融基金、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已连续三次增资。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增资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2022年以来公募基金业绩不如以往,规模增速放缓;今年来新基金发行情况也不理想,直接影响到管理费收入,对基金公司经营产生压力;二是公募行业竞争加剧,需要更多资金提升公司实力。
“公募基金有拓展业务、提升行业竞争力的诉求,增资可以加强投研、持营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当前市场波动不已,对基金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资本金能够扩充基金公司的风险准备金,为进一步拓展业务打好基础。还有部分小公司仍挣扎在盈亏线上,需要通过‘输血’来摆脱困境。”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总结了基金公司增资的几大核心诉求。
公募基金前高管、财经自媒体矩阵创始人孙万龙坦言,公募基金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靠管理费收入。但支出相对刚性,人员、房租、系统等方面的成本一年超过3000万。“行业竞争激烈,马太效应加剧,叠加市场影响,中小公募在收入端遭受很大冲击,资本金告急,增资‘输血’是必然的。”在他看来,增资输血可以阶段性缓解基金公司的日常经营压力,改善监管指标,提升在业务端的投入,实现正常循环。
次新及小型基金公司
成为增资“主力军”
从增资的基金公司来看,次新及小型基金公司居多。
今年增资的10家基金公司中,除了中信建投、摩根士丹利、南华基金进入管理规模百强,其余7家均排在百名开外,有5家公司管理规模不足50亿元。
从成立时间上看,路博迈基金成立不到两年,富达、贝莱德基金成立也不到三年,均属外资系的次新基金公司。
而小型公募和次新公司增资的目的不尽相同。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分析称,对于管理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来说,增资“输血”可以缓解财务压力,维持公司正常经营;而对于次新基金公司来说,增资可以支撑公司申请业务牌照、开拓业务的需求,打造综合竞争力,尽快提升管理规模和盈利水平。
孙万龙认为,无论是次新基金还是其他小基金公司,增资主要用于增强资本金实力,优化监管考核指标,提升重要支出项的投入;其次是满足一些机构合作的准入要求,比如有准入要求公司净资产不能低于1亿元。
“输血”不是长久之计
记者注意到,随着基金行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部分公募为了能活下来,必须依靠股东方持续“输血”。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股东“输血”是一种短期应对策略,基金公司还是应该在提效增质方面下功夫,寻求长期高质量发展。
孙万龙表示,股东方持续“输血”只能解燃眉之急,不是长久之计。公募基金公司是轻资本运营,具有非常典型的规模效应。长期健康发展还是要靠扎实的投资业绩驱动业务健康发展。“规模起来了,公司自然就活了。”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屈辰晨认为,过度依赖股东方的资金注入可能导致治理风险和长期盈利能力的不稳定。基金公司应该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寻求长期发展。
困境中的基金公司如何破局,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尝试重新调整公司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确定新的盈利增长点。
“需要增资从侧面反映出一些基金公司在战略方向、管理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对这类基金公司来说,除了增资,更重要的是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重新审视战略方向,改进管理和运营效率,必要时可以考虑寻找合适的外部合作或寻求兼并重组等来实现破局。”池云飞谈到。
屈辰晨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破局:一是寻找优化盈利模式的方法,深入分析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通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产品线、提高管理效率等方式优化公司经营。另外,基金公司也要更加重视旗下产品的业绩和质量,通过提升投资者体验来获得更多投资者的信赖及可持续的资金流,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2023-08-07 07: 31
2023-08-07 07: 31
2023-08-07 15: 31
2023-08-07 07: 31
2023-08-07 15: 31
2023-08-07 1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