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在可转债大幅波动的过程中,场内资金也在借道可转债ETF逢低布局。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博时可转债ETF最新规模达到178.11亿元,年内规模增长115.27亿元,增幅达1.83倍;自5月以来,单月增幅均在10亿元之上,特别是今年7月份,有超40亿元的资金净流入。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最新规模为17.13亿元,年内规模增幅高达3.94倍。上述两只ETF年内规模增长128.93亿元,规模合计195.24亿元,逼近200亿元大关。
谈及两只ETF近期规模增长的原因,海富通基金认为,2023年8月以来,股市持续震荡使得当前股票赔率明显优于债券,固收类投资者既担心踏空权益行情,又认为股票基本面不确定性较大,因此,更加重视可转债这类“攻守兼备”的资产,但主动型转债类基金近两年表现不佳,部分投资者转而利用被动型产品投资转债。
同时,近期部分转债跌幅超过正股,不少指标突破历史新低,转债资产本身也具备很强吸引力,投资者通过可转债ETF抄底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此外,随着可转债ETF规模逐步抬升,可转债ETF的二级流动性也出现了明显的抬升,又形成了规模和流动性的正向反馈。
博时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基金经理高晖表示,近期可转债市场的信用风险事件导致市场对可转债的认知和定价体系开始重构,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ETF这种风险分散化的产品参与市场,以降低单一个券带来的风险。
海富通基金认为,随着未来几年存量银行转债逐步到期,转债市场的低波资产占比或将下降,可转债ETF收益稳健性或面临挑战。此外,若出现结构性行情,分散投资的可转债ETF可能会阶段性跑输部分择券优秀的主动型转债类基金。
2024-09-02 07: 32
2024-09-02 07: 32
2024-09-02 07: 32
2024-09-02 07: 32
2024-09-02 07: 32
2024-09-02 07: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