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发起关税大战,中国进行坚决反制。美国关税战的影响如何,中国积极应对之下的经济韧性如何,A股港股投资价值怎么样,中国基金报采访了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
张静静表示,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完全有能力应对来自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我们预计随着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更加稳定,近期降准、降息概率上升,年中重要会议等时点预计可能进一步推出以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为目标的配套政策。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
中国基金报:您如何看待关税影响下中国经济的韧性和长期发展趋势和方向?
张静静:短期内,出口增速的下行会对中国经济运行形成一定的影响。对美国的直接出口在中国总出口额中的占比在14.6%,美国对华大幅加征关税将使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规模出现明显回落。出口增速的回落也将对经济增长、价格水平、就业形势等产生一定的短期压力。但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完全有能力应对来自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我们预计随着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更加稳定,近期降准、降息概率上升,年中重要会议等时点预计可能进一步推出以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为目标的配套政策。此外,入世后,中国逐步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这一过程企业不断加大再投资、再生产,居民收入分配受到一定约束。往后看,全球贸易蛋糕受到美国关税的显著约束,反而可能令中国企业部门暂时降低再投资诉求,居民收入分配或受到变相提振亦能对内需和消费形成提振。
中国基金报:美国向全球发起关税大战,您如何看待对美国自身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张静静:关税的本质是负和博弈。若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方案正式生效,高额关税将引发全球货物贸易额和经济增速同步下行,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将受到明显的负面冲击。对中国而言,关税将使中国进口、出口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并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拖累。对美国而言,关税将推高美国滞胀风险,使美国实际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同时通胀水平出现明显反弹。根据我们建立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的测算结果,与没有加征额外关税的基准情形相比,当前“对等关税”方案正式生效后,3-5年维度下美国实际GDP累计总额预计下降6.0%、对同期全球GDP累计冲击为2.5%。
中国基金报:您如何看待中国对关税战做出的应对,以及预期未来在政策方面会有哪些举措?
张静静:从4月4日中国果断出台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政策来看,国内政策端或在特朗普上台前后就对各类可能发生的情形有了明确预案。政策端首先对稳定资本市场与投资者信心做出了有效应对。4月7日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央行、中央汇金等多部门持续发声稳定市场预期,央行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政策下一步的发力重点将在于用足用好两会提出的逆周期调节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回顾近10年出口拖累经济增长的应对方式可以发现,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是主要手段,房地产销售与投资也有较大影响。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是拉动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继续回稳的关键所在。货币政策将继续起到重要的支持、辅助角色,预计4月份降准的窗口将会开启。财政政策将起到核心牵引作用,引领经济回升。第一,在财政资源的支持下,提高基本养老金和医保补助、发放生育补贴等政策有望加快落实,实质性改善居民的消费需求;第二,政府消费支出将有所回升,对经济和就业起到托举作用;第三,新增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和使用进度将明显加快,在重大项目建设、保障房建设、城市更新、存量住房和土地收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对投资增速和房地产市场形成关键支撑。
中国基金报:中央汇金公司作为中国版的平准基金横空出世,对此你怎么看,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何影响?
张静静:在中国平准基金尚未正式成立的背景下,中央汇金公司在市场上发挥了类“平准基金”的作用,有效稳定了市场情绪,是去年12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以来政策组合拳的一部分。短期来看,特朗普政府的极端政策或仍将对海外资本市场产生扰动,此时推出平准基金就是为了增强国内资本市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实现平稳运行的能力。虽然不排除短期美股大幅反弹的概率,但我们在3月4日的报告《科技革命、财富效应与经济波动》中就曾指出,从美股估值、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等多方面因素看,一旦美元彻底进入贬值趋势美股虹吸效应加速瓦解并大概率会出现类似2000年的下行冲击。国内平准基金的尝试让中国资本市场有更多底气在外部出现惊涛骇浪时平稳运行。
中国基金报:您认为A股港股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如何?
张静静:短期内,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使得部分企业的海外供应链和产品销售渠道面临困境,也制约了风险偏好。但长期看,2018年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到2020年疫情,每一次巨大冲击都给了经济转型的机遇和资本市场布局的机会。第一,政策托底与未来经济的修复预期将有效支撑市场信心,内需的逐步回升也将助力上市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改善,当前阶段可逢低布局内需链相关板块。第二,今年以来DeepSeek、人形机器人的推出表明中国在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已取得显著突破,科技创新将成为上市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驱动力,叠加A股和港股科技板块的估值优势,全球资金的配置力度将持续增加,科技板块将继续成为未来市场的交易主线。第三,A股港股市场投资者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不断加大回购增持力度,有望带动更多中小投资者从中获益。第四,我们预计国内收入分配制度更趋优化,居民部门消费倾向亦将有所提升,成为提振内需的关键。
2025-04-14 11: 29
2025-04-14 11: 26
2025-04-14 11: 24
2025-04-14 10: 57
2025-04-14 10: 57
2025-04-14 09: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