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发起关税大战,中国进行坚决反制。美国关税战的影响如何,中国积极应对之下的经济韧性如何,A股港股投资价值怎么样,中国基金报采访了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
郭磊表示,中长期看,中国经济依然有三大要素红利。一是存量人口红利,二是工程师红利,三是延迟满足红利,三者分别对应着增长模型的消费、技术、资本形成,这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
中国基金报: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韧性和长期发展趋势和方向?
郭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理解,一则对美出口部分可能会较大幅度收缩,从而对整体出口形成一定拖累。二则部分外需型行业产能利用率会有所下降,从而会给相关产品价格带来一定压力,并对PPI存在传递。所以,对其短期影响,应以充分重视。
我想讲一组数据。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统计来看,1990年美国制造业的全球占比大约为22%,其次是日本的14%、德国的10%,当年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占比为3%,和法国、巴西并列第六。从效率指标CIP来看,中国是第35位。
到了2021年,中国制造业占比超过30%,规模上已经是全球第一了,CIP指数也跃居全球第二。占比下降的国家不止美国,还包括其他一系列案例,归结为“关税”无疑是不合理的。而上升的案例则存在规模经济(中国、印度)、工程师红利(中国、韩国)、低成本替代(越南)等要素端的逻辑。这种中期内生趋势很难由关税这样一个外生变量改变。
中长期看,中国经济依然有三大要素红利。一是存量人口红利,二是工程师红利,三是延迟满足红利,三者分别对应着增长模型的消费、技术、资本形成,这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中国基金报:美国向全球发起关税大战,您如何看待对美国自身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郭磊:“对等关税”构成了对美国本轮经济增长基础的破坏。美国过去几年名义增长速度不低,其背后驱动因素包括财政扩张、科技公司资本开支、移民红利,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相对低价的进口品。从目前的边际变化来看,这四个基础均不同程度被打破。关税会导致美国通胀率上升、增长率下降。从海外资产的反映逻辑来看,已包含着对美国经济滞胀的担忧。
中国基金报:您如何看待中国对关税战做出的应对,以及预期未来在政策方面会有哪些举措?
郭磊:从大的方向上来看就是“内需对冲外需”。当然,扩大内需不止是短期对冲外需的权宜之计,预计它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中期战略方向,内需的扩张一则有利于经济的外部安全性,二则有利于内部的供求均衡。
从具体方向方面,一是需求端的举措,政策空间包括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支持新增投资;鼓励城市更新、旧改等民生领域;结合积极的人口政策,进一步支持住房需求;以及通过消费贷等金融手段支持消费。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也是一个政策方向,从消费的“永续收入假说”来看,收入的持续增长预期应比一次性补贴更能带来消费倾向的提升。
二是供给侧的举措,比如适度约束和收缩上游关键行业的产能、推动新兴行业反价格内卷,稳定供求关系、工业品价格环境,以及企业部门的利润率。
中国基金报:中央汇金公司作为中国版的平准基金横空出世,对此你怎么看,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何影响?
郭磊:首先,这是维护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举措。在资本市场面对外生冲击的时候,逻辑上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先稳定流动性预期,再稳定基本面预期。
其次,它提供了一个“预期锚”,将有助于推动微观主体行为的正循环。我们看到在这一信号之后,一批上市公司也陆续发布公告回购或增持,这是一种最终有利于市场稳定的正向传递机制。
再次,这样的类平准基金是中国资本市场形成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和中长期资金入市相结合,一个是短期预期的锚,一个是长期回报率的锚。
中国基金报:您认为A股港股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如何?
郭磊:关于投资价值,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看。
一个角度是市场相对于逆周期政策所处的位置。逆周期政策升温会同时带来经济基本面、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好转,所以往往会对应市场机会。本轮外需存在逆全球化冲击的背景下,预计针对内需的逆周期政策将显著升温,要关注这一线索所带来的总量和行业机会。
另一个角度是市场估值,我们知道股票取决于企业盈利,企业盈利取决于名义GDP。从宏观角度我们可以观测股指复合增速相对于名义GDP增速所处的位置。截至4月11日,万得全A指数5年、6年复合回报率分别为2.5%、2.1%,相较同期名义增长率基准来说,目前市场同时存在短期空间和中期投资价值。
2025-04-14 11: 29
2025-04-14 11: 26
2025-04-14 11: 24
2025-04-14 10: 57
2025-04-14 10: 57
2025-04-14 09: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