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代销打起“价格战”?新投顾时代正在开启!

2021-08-04 21:12

基金代销降费大战正在拉开序幕,继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之后,招商证券宣布超过3000只A类份额基金申购费率降至一折,费率与互联网平台持平。而不少未加宣传的银行和券商,实际上都已在执行基金代销减费措施,较为激进的如微众银行,将部分基金的代销费降到了0元。

投顾收入腰斩

多位招商证券的投顾告诉小智,降费措施短期内对投顾的收入影响较大,“较去年下降了超过50%”有投顾这样表示。然而,降费是大势所趋,大家也表示能够理解。另一位投顾认为,公司目前处于转型之中,正在尝试挖掘新的业务方向。

据了解,目前招商证券并未对投顾的收入损失实行补贴,或者推出新的报酬计算规则。对于将来是否会按照“销售保有量”来计算投顾报酬,大家也只能猜测。对于基层投顾来说,公司的转型无疑对他们是个焦灼的过程。

实际上,去年3月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就已拿到了基金投顾资格。今年6月,招商证券也已拿到了投顾资格备案函。因此,基金代销降费只是“卖方投顾”向“买方投顾”转型的步骤之一。其目标绝不仅仅是与互联网代销竞争,而是一场深入的变革。

何谓“卖方投顾”?何谓“买方投顾”?其实顾名思义,即投顾的利益与卖方基金公司绑定,还是与买方基金投资人绑定。投顾由卖方逐渐走向买方,也是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曾经历的过程。而基金投顾资格的逐批审核开放,正是这场变革在监管层面进行的一个导向和助推。

“买方投顾”的盈利模式

获得基金投顾资格的银行、券商以及基金子公司等机构,可以接受全权委托,根据与客户协议约定的投资组合策略,投顾可以代客户做出具体基金投资品种、数量和买卖时机的决策,并代客户执行基金产品申购、赎回、转换等交易申请,开展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

这打破了此前制约证券公司进行账户管理和投资顾问业务开展的桎梏。此前,券商收取的是交易佣金或者尾随佣金,投顾绩效考核主要看卖出的产品带来的销售收入。这就会导致投顾利益与客户利益不一致,投顾为了赚收入而向客户推荐并不适合客户的产品,同时,这种收费模式也阻碍了证券公司从提供简单通道服务的经纪商向提供全面财富管理服务的现代投资银行的转型升级。

投顾试点推出后,获得试点资格的投资咨询机构将不再局限于提供建议,而可以进行基金账户的全权委托,收费模式也更加多元化。比如,投顾试点后,试点机构可以不再收取交易佣金,而是收取顾问费。比如,美国最主流的是按AUM(管理客户资产)进行收费,还有以投资表现收费、按咨询方式收费等。

可以想见,推出降费举措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招商证券等机构,绝不会仅仅停留在降费,而是通过投顾牌照,以切实为投资人赚钱为目标,实施更多元的投资人收费办法。和互联网的单纯认购费打折不同,这些拿到投顾牌照的机构,势必将以增值的代客理财服务去收取服务费,而支付这些费用的人群可以彻底摆脱基民亏钱的焦虑,摆脱随时需要自行判断仓位管理的麻烦,将自有持仓的收益和投顾的收益进行绑定。因此,可以说,“新投顾时代”机构提供的服务相比互联网的低价基金超市,将更为高端,实现差异化竞争。

获批的投顾试点业务进展情况

那么,从2019年10月开始获批的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试点情况如何呢?首批获得试点的五家基金公司均已试水新业务。如易方达于2020年9月在招行“招赢通”等平台上线了投顾服务,并于10月与恒生电子签署了服务协议,为其提供全权委托的管理型基金投顾服务。中欧基金子公司中欧财富也先后在腾讯理财通、天天基金和上海陆金所的基金销售平台上线了投顾服务。华夏基金子公司和南方基金也分别发布了各自的投顾品牌:“懂你,更懂投资”和“司南智投”。

截止今年6月末的一份不完全统计显示,首批试点五家公募基金的数据表明,客户赚钱效应以及客户对机构的信任度这两项指标均远高于传统的基金销售模式。其中,盈利占比超77%以上,留存率和复投率分别达80%和60%以上。五家基金公司产品从风险划分维度均较为全面,基本涵盖低中高风险几大类别的产品,不过中风险和中低风险类产品占比较大,费率则在0.2%/年-1%/年之间浮动。

在策略构建模式上,5家公募基金和7家券商都充分运用自身投研优势,采用独立运作的模式;3家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均有从外部引进投资策略。上线平台方面,除易方达基金仅在外部平台上线产品之外,其他机构均有自家APP进行产品的上线。

对于券商和银行来说,是否仿照获批的基金公司的做法,推出投顾品牌业务,目前还不十分明朗。但是无论在渠道覆盖、专业人才配备,还是平台搭建能力上,券商和银行相对基金公司或有更强的资金、资源和实力。而普通基民对于这一新兴事物还抱有好奇和探究的态度,试点的基金投顾业务和传统FOF有什么区别?和基金主理人模式又有什么区别?这可能是基民们想知道的。也是未来券商银行在开展这项业务中需要逐渐明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