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趣谈】什么阻碍了你成功的步伐?木桶效应必须榜上有名

2021-08-27 21:41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

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很多时候阻碍我们成功的只是众多因素中的某一个,也可以说“短板”拉低了成功的下限,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呢?小盛带你走进木桶效应,看看背后的作用原理~

木桶效应

盛水的木桶是由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限制,该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其加长才行。这一规律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后被人们总结为“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演变与企业管理

木桶根据形状、形态、相互作用等因素会有不同的演变,我们通过以下几方面举例来看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 在每块木板都相同的情况下,木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形状。

在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圆形木桶储水量最大的。从做企业来说,每个部门的发展都要围绕一个“圆心”,即核心目标展开;从管理者来讲,偏颇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对木桶的最后储水量带来影响。

2. 木桶的最终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和相互配合。

如果每块木板间的配合不好,出现缝隙,就会导致漏水。一个团队,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合意识,不能做好互相的补位和衔接,最终储水量也不能提高。单个的木板再长也不能代替木桶的作用。

3. 木桶储水多少还取决于各块木板的厚度。

我们将员工的技能看作木板的长短,员工的品德看作木板的厚度,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员工只有能力没有品德,那么他对于企业的发展一定是做负贡献的。

投资启示

萧伯纳曾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其实,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由简单的常识加上复杂术语包装起来的学问,我们没必要对经济学知识完全精通,但多多了解对于工作和生活肯定都会有很大帮助的。在投资实践中更是如此,我们不精通的就可以看做是木桶的短板部分,学会取长补短是十分必要的。

注重风险,亏损决定你的收益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在投资领域,我们不难看出亏损就是木桶的“短板”,最终的到手收益实际上是要看投资的亏损,因为亏损会拉低其他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大多数投资者都会关注自己的收益,却容易忽略高收益背后带来的高风险。

如果只考虑目标收益而忽略风险,那么当风险来临的时候可能就是大厦轰然坍塌,地基损毁,没有能力再补救。因此,在投资时一定要考虑到影响收益的“短板”,并制定好止损底线和风险防范的措施。

组合配置,认清投资中的“短板”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再好的投资标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没有高收益低风险、保证绝对高收益的好事,有收益的优势,难免会有波动的“短板”,有稳健的优势,难免会在收益方面略逊一筹。故而,学会资产配置,善于运用组合的方式进行投资就十分必要了。资产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一投资的“短板”,获得更大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同时,投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学会阶段性地总结投资效果,发现投资配置中的“短板”,也就是投资标的中收益小、风险大的产品,将之剔除,换上那些投资收益与风险更适配的产品。就相当于将木桶的短板换成了长板,这样整体投资收益水平才会真正逐渐提高。

扬长避短,交给专业人士打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当今专业化分工的时代,一个人很难没有短板,与其去努力补足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还不如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投资中,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不必非在不擅长的投资领域反复纠缠,毕竟赚得到钱才是最实际的。

因此,我们要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比如自己是擅长做短线还是长线投资,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投资,才能减少错误,提高赚钱的概率。另外,没有什么擅长的新人也没关系,不妨把资金交给更专业的基金经理打理,反而会事半功倍。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才以避短,资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勿复多苛求。正视自己的短板,在投资和生活中懂得取长补短,不断精进学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变的更好~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长盛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