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市:市场短期或维持震荡格局 风险偏好有望回暖

2021-09-27 21:05
宏观

市场短期风险偏好有望回暖



国内方面,中美关系回暖、各方积极推动恒大事件稳妥处理,市场风险偏好整体稳定。随着华为高管回国,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缓和预期有望再度升温,过去受贸易摩擦冲击较大的行业和个股或将首先受益,包括电子、家电、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此前,恒大事件导致金融、地产、建材等板块显著回调;但也不必过度恐慌,在监管层“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思维下,恒大事件只是结构性扰动而非系统性风险。

海外方面,尽管美联储taper步伐逐步逼近,但在充分预期的背景下,美股难以受到显著冲击。此外,9月底到10月这段时间,财政政策都是更加关键的,如加税、新财年预算(避免政府关门)、债务上限(避免违约)等。

短期市场风格再平衡,可关注:1)在价格韧性延续且相对业绩优势明显的背景下,继续关注上游品种的表现:煤炭、化工、铝/小金属、钢铁以及海运;2)对于硬核赛道科技股调整幅度已经较大,若因港股调整再度下探,可关注半导体、光伏、新能源车;(三)关注新基建发力方向,重点关注国产工业软件、通信设备等。


债市

短期利率债或偏震荡


国内方面,8月经济数据继续走弱,外需较强但内需偏弱的格局仍然延续,地产投资平稳回落,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有所修复,消费表现仍然疲弱。政策方面,央行MLF等额续作且加大逆回购投放力度体现出对流动性的呵护态度。资金面方面,本周利率债供给下降,关注跨季交易对资金面的扰动。总体看,经济下行压力大,货币政策中性但财政政策边际有所放松,预计短期利率债偏震荡。


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延续,国内经济处于下行趋势且叠加“能耗双控”引发的限电限产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新高以及中下游需求被持续压缩,但资本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上市公司盈利相对具有韧性,国内外通胀预期有所回落。建议把握政治局会议的高端制造等产业引导大方向,关注具备较好业绩增速的景气度改善的成长板块以及受益限产的板块。


热点解读

双控、华为高管回国、科技股、医药板块


双控用电矛盾突出,部分地区居民用电受限,引发舆情。拉闸限电的原因在于:1)产业结构不合理,违规的“两高”项目仍将受限、清理,能耗额度要优先让位产业机构升级方向;2)地方政府规划不积极。“能耗双控”的目标不动摇。长期来看,“能耗双控”有利于提升产业能耗使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提升低能耗强度的产业占比;短期来看,能源总量的供给弹性不会放松,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会有局部的、阶段性的供需错配,缺乏供给弹性的环节仍有通胀压力。

华为高管回国:随着孟晚舟回国,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缓和预期有望再度升温。利好因素:1)中美摩擦没有进一步升级;2)强化了支持高科技自主可控的政策预期。交易层面短期利好国产替代的科技类资产,市场可能乐观预期中美摩擦进一步缓解:降低关税。但同样也存在不确定性:1)美国司法部并未放弃起诉华为;DPA承认了华为违反美国法律利用实际控制的Skycom在伊朗开展业务,并误导了国际金融机构。

港股科技股:科技成长领域,很多投资人对假期港股市场大幅波动比较关心。结论上,我们认为港股的科技股经过一轮调整后性价比越来越高。从港股调整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三方面:1、美国taper临近,美元指数走强,资金开始从新兴市场撤离,外资的抽血已经从近期港股和A股调整中看出一定趋势;2、恒大事件的担忧,其实从节后A股表现来看,跟港股截然不同,体现了外资和内资对事件的不同解读,我们认为应该更乐观看待恒大事件,更多是孤立事件;3、国内监管政策的担忧,其实这点今年持续在影响港股科技板块的估值,我们认为应该乐观看待监管的目标,核心还是希望督促行业更健康持续的发展,阶段性确实可能会出现监管过头的情况,但要相信监管也会适时纠偏,最终的稳态我们认为不会太差。

医药板块:当前医药底部特征比较明确,虽然难以快速回暖,但安全性比较高。在全市场整体表现不太尽如人意的背景下,医药已经度过了最糟糕的状态,其他行业配置型基金有逐步回流到医药的迹象。在顺周期的情况下,原来在医药行业的基金会流向其他景气度高的行业是正常现象,过去投资周期也呈现这种特征;因此医药行业在中短期内呈现持续消化估值的状态,加上集采等政策推陈出新,可能使得部分资金由于研究精力、认知壁垒、对风险的担忧等等保持一段时间的观望状态。但整体而言,医药仍不改其底层资产优质、优秀企业强者恒强、核心赛道基本面持续向好的特质,因此是中长期资金比较关注的时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