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为啥还做不好投资?因为穷,很在乎,等不及

2021-10-11 20:20

☆  01  


近日,查理·芒格旗下公司Daily Journal(DJCO.US)披露了今年第三季度13-F文件(简单理解为三季报)。


Daily Journal是美国一家法律报业集团,从1977年开始,芒格就在Daily Journal担任董事会主席。这家公司与巴菲特无关,是芒格的主场。


Daily Journal高管名单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从文件披露看,今年7月份以来,芒格大幅加仓某中概股巨头,持仓数量由二季度末的16.53万股,增加到30.2万股,增幅达82%。


去年,该中概股由于旗下公司(另一金融巨头)A股上市被叫停,引发巨震。


今年,该公司又遭监管风暴,更被无数国内散户唾弃。


这是芒格第二次抄底该中概股。


第一次抄底是在今年一季度。当季末DJCO持有16.53万股,二季度末持股信息没变,三季度末持有30.2万股。


有海外分析师推测,因为该中概股估值已跌到“公用事业股”水平,令芒格十分心动,所以下了重注。


图片

芒格参加Daily Journal会议



不过,该股票并没有因为芒格的买入而止跌。


第一次抄底后,芒格最大浮亏或近40%。而在第二次抄底摊薄成本之后,芒格依然可能是亏损状态。


毕竟,截至目前(20211008),该公司今年以来已下跌30%。


年过90岁的芒格也被人戏谑为“廉颇老矣”。


芒格“尚能饭否”?


时间会给出答案。

该中概股今年以来股价表现

20210104-20211008

图片

数据来源:Wind


☆  02  


无独有偶的是,在众人恐惧时,很多著名投资人也在“越跌越买”。


港交所资料显示,2021年9月29日,摩根大通公告增持国内某金融巨头。该公司H股今年年内已下跌超40%,且连续7个月月阴线,破其历史记录(之前为连续5个月阴线)。


而方舟基金创始人、科技股女股神 “木头姐”(Cathie Wood),也同样坚守今年表现不佳的中概科技股。

这些投资大佬的抄底或者坚守正确吗?

没人可以预测。


 “抄底”或许是普通投资者听了都会非常激动的词语。抄到底,意味着随之而来的巨大上涨空间。


不过在很多投资大师眼中,抄没到抄底并不重要。


因为“市场先生”经常发疯,他们无力、也无需预测市场短期走势,能不能抄准也不是其追求目标。


5毛钱买入内在价值1元的股票,它也可能在短期内跌到2毛。


尽管如此,从长期来看,股市仍然是“称重机”。


这些投资大师的操作看起来似乎稀松平常,但对普通人来说,可能难于上青天。



原因一,认知能力不同。


投资大师买卖股票的依据,主要是股票基本面。被低估且潜力大的公司,是投资大师们的最爱。


单纯的股价涨跌和短期账户盈亏,不是他们买卖决策的主要依据。


比如巴菲特,买某汽车股票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一家被低估的好公司。至于卖点,只有他认为公司基本面出现问题时,才可能卖掉。


图片


2008年巴菲特入手该汽车股,股价由8港元涨到80港元,众人惊呼,股神果然是股神。巴菲特没卖。


后来该公司蛰伏多年,股价长期躺平,甚至又跌到9港元,又一个“廉颇老矣”。巴菲特没卖。


今年其股价涨到200多港元,“股神还是那个股神”。


也许在巴菲特眼中,该公司是一家好公司,自己又不差钱,为什么要卖?



原因二,资金实力、资金来源不同。


这是客观存在的原因。


比如巴菲特、芒格一出手,就是上亿美元交易额,很多时候买着买着就成了大股东。


对他们来讲,买股票真的就是买公司,陪着公司一起成长,甚至可以出手干预公司运营。


就算短期亏损,他们无所谓。一来不会用这钱买房、结婚、养老,就算100年不涨,也能承担后果。而且他们的后续资金丰富,可以持续“抄底”摊薄成本。


普通投资者根本做不到这点,很难心甘情愿与公司共同进步、分享长期发展红利。


而且投资大师们很多时候管的是他人钱财,受情感因素影响更小,更容易理智操作。


普通投资者基本都是自己的血汗钱,很多人还把短期会用的钱也拿去炒股,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技术动作变形。


投资大道理都懂,但知易行难。


因为穷,很在乎,等不及。


于是,只能沉浸在海量市场杂音中,焦虑浮躁,贪婪恐惧。


☆  03  


 


我们的投资风格被称作焦点投资,意在持有十只股票、而不是一百个或者四百个。


好投资不好找,所以应该集中在那些少数几个好的上,这对于我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但是投资界98%的人都不这么想。这对我们倒是挺好的。


——查理·芒格

从DJCO公布的13-F文件中还能看出,芒格对机会的认识。


文件显示,DJCO只持有5只股票。某银行股占比高达43.35%,是第一大重仓股。


敢于对看好的机会下重手,也是芒格们赚大钱的重要手段。


一来资金量确实大,二来他们是用“水桶”而不是“顶针”去接机会。


这么做的背后,有两个认知:


第一,真正的财富机会,在一生中能出现的次数很少。


第二,小的成功没有太大意义。在真实的投资市场上,很多投资者频繁买卖,挣点小钱,期待积少成多,但总体盈利并不多。


犹如打麻将。


和很多次小牌,通常一场下来赢不了很多钱;和一次大牌,可以奠定赢钱的局面。


当然,这样做的风险也很大,普通投资者很难有这样的勇气。


麻省理工学院前教授丹·艾瑞里,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一书中说,人们在面对多个选择时,即使明知其中一项可以获得最大成功,他们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其他选择。因为我们的大脑对于风险,天然是排斥和抗拒的。


投资大师们敢于用水桶接机会,很多时候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考虑。


比如芒格曾说,他读了50年《巴伦周刊》杂志。整整50年,在《巴伦周刊》中只找到了一个投资机会。


这,也许就是我们和投资大师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上述个股仅作列举之用,不代表本公司管理的基金的投资标的。个股历史走势并不代表未来业绩。谨慎投资。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文章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章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