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破段子 | 巴菲特也被骗?投资中的“标签”会这样坑人

鲁资资 2021-11-15 21:40

近日,美国加州法院对一起经济欺诈的宣判备受市场关注。原因不为别的,只因好些人惊讶地发现,原来股神巴菲特也会被“坑”。


法院披露的信息显示,这场“庞氏骗局”的受害者名单涉及35个投资基金和至少17个投资方,诈骗金额高达10亿美元。其中,光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投资公司在这场骗局中的损失,就高达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


接着又有媒体翻旧账后发现,以上损失还不是股神栽过的最大诈骗雷。


原来,早在2017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曾以8亿欧元的高价收购了一家德国的管道公司。但很快这家公司就“原形毕露”——由于大量捏造业务交易、虚增公司价值,这家公司的实际价值只有1.57亿欧元,虚增比例高达410%。尽管欺诈证据确凿,但由于这家德国公司经营收入有限,难以完全赔付8亿欧元的收购款,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得不承担巨额损失(折合人民币超过50亿元)。

图片

投资世界自然没有常胜之神,但关于“巴菲特被骗”的结论却得慎重下。巴菲特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掌舵者是没错,但作为一家机构,记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名下的投资,却未必都是巴菲特的大作。


在资讯碎片化的世界,我们很容易因为一两个关键词关注而某件事、某个人,更容易在未经深度思考的状态下为它打上标签。最常见的情况是,巴菲特概念股(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持有标的)一经曝光,就会迎来涨停;更有众多投资者以抽丝剥茧的极致耐心去梳理机构大佬们的产品季报、年报,以期为自己的下一步投资找到新的突破口。


但真的别因为标签而投资。


标签是一个被高度抽象的词汇。贴标签的最大作用,是把晦涩难懂的投资术语转化成通俗的关键词,但在概念化或断章取义的语境下,标签通常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失真的。一如上述巴菲特被骗一案,虽然确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却未必出自股神之手。毕竟纵观他多年的投资风格,该案例所涉及的新能源产业链,一直都不是他的菜。

图片

另外标签可能是某位投资大佬的观点、可能是市场共识,却未必是你可以依仗的事实。我们在过去的推文中和大家分享过,投资中“护城河”,不是人云亦云的市场信仰;对护城河的确认,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观测指标以及可被归因的事实。


事实上,许多执着于寻找标签的投资者,其所求是快速致富的捷径。但往往越是在看似快速的路径上撒开脚步,越容易因为似是而非而犯错。要知道,投资没有一招鲜的捷径,以股票投资为例,必须回到个股本身、一事一议。


总之,标签很粗糙、投资却应该越抠越细,不求捷径,应该就是投资中最大的捷径。

图片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