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
北交所脱胎于新三板,定位于衔接沪深交易所,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北交所坚持上市公司从创新层企业中产生,也就是“专精特新”。有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北交所设立于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暂未实现盈利但被资本市场认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也能够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这代表着资本市场不再单纯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是更倾向于全面考量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那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北交所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要点呢?
1、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为开通交易权限前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资产50万元,同时具备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
2、在北交所开市前已开通新三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将自动开通北交所权限。
3、本次规则发布后至北交所开市交易前,投资者参与精选层板股票交易仍需满足100万元证券资产标准。
1、交易方式
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交易方式。
2、交易时间
开盘集合竞价:9:15-9:25,投资者可以报限价单,其中9:20到9:25之间不能撤单。
连续竞价:9:30-11:30/13:00-14:57,投资者可以使用限价单和市价单参与交易。
收盘集合竞价:14:57-15:00,投资者只能报限价单,不能使用市价单,也不能撤单。
3、价格涨跌幅限制
• 实行30%的价格涨跌幅限制;
• 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实施临时停牌机制。即当盘中成交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60%时,盘中临时停牌10分钟,复牌时进行集合竞价;
• 连续竞价期间,对限价申报设置基准价格上下5%的申报有效价格范围,对市价申报采取限价保护措施。
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共计81家,其中10家为新股,其余71家从精选层平移。整体来看,作为“专精特新”的最大特性,这些公司整体市值小、估值低是肯定的了。
从行业分布来看, 81家公司集中分布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其中工业行业占比31%,信息技术占比27%,材料和医疗保健行业占比各在12%,这些也都是比较具有成长性的领域。同时,北交所目前共有16家“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为19.8%,市值占比仅为14.9%,对比其科创板和创业板,空间潜力还比较大。
数据来源:WIND
不过,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问题,基于北交所的定位,未来要关注创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机会。但是:
1)北交所不局限于“专精特新”,目前符合“专精特新”的上市企业大约为十几家。创新层和基础层中“后备军”依然充足,但不能过于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内;
2)北交所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有机会,要关注企业中长期的成长性,才是投资的核心;
3)北交所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但不意味着都是小市值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北交所的准入门槛较高,目前入场的大部分都是机构或者是资深个人投资者,而作为普通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经验不足,以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素材、研究力量缺乏的情况下,持续获利的概率不会很高,风险会相对比较大。
风险提示:
本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最终操作建议或实际的投资结果。本公司不保证其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作出任何担保。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2021-11-17 09: 39
2021-11-16 22: 38
2021-11-16 20: 29
2021-11-16 20: 27
2021-11-16 20: 25
2021-11-16 1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