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摘要
1、中庸并不是凡事折中的犬儒主义生存哲学。中庸之道的“中”,其实指的是标准和原则,“庸”是常的意思。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走两种极端,指的恰恰是所作所为都要符合恒常的标准和原则,一分不增,一分不减,而非模棱两可的骑墙之道。
2、尽管人类正努力追求最大化的理性,但是可惜的是人类的理性永远受制于认知的限制。为了节省认知资源,人类发展出了一套高效率的认知结构,而这套认知结构就是启发式。
3、芒格所说的常识,应该是去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成他所谓的“隔栅式思维”框架,去逼近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并判断事物的本质和走向。
4、常识还可以指常识感,即一个投资者在天花乱坠的概念面前,在市场顶峰的狂热和低谷的恐惧面前,保持用大脚趾思考的能力。
5、投资者往往守正不足,出奇过甚,动不动all-in,重仓单吊,希望在热点领域投机获得超额收益,同时又忽视了对应的风险。
6、《孙子兵法》的《势》篇最为飘渺,最难理解。投射到投资,我的理解是投资者构建组合,应该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公司基本面,选择相对应的标的,既不死守低估,也不迷信成长,本着开放心态和思维,依据最新的信号,以贝叶斯主义的方式调整组合。
7、老子说的不仁,并不是不仁义,不道德的意思,而是指天地无所偏爱,没有对谁“仁”或者“不仁”,一切都顺其自然。
8、治大国应如煮小鱼,小心翼翼,注意火候,不能开大火,时时翻动,那样就把小鱼搅烂了,不是自然之道。
9、以儒家的治学态度去做公司研究,以兵家的谋略去制定组合策略,以道家的超脱态度去调节投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可以让投资的道路走的更为扎实,更为长久。
被误读的文言与被误解的投资
作者:王世杰
价值成长平衡型选手
- The End -
声明
本微信公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不涉及任何商业合作。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微信后台与我们取得联系。
2021-11-30 15: 59
2021-11-30 15: 53
2021-11-30 15: 50
2021-11-30 15: 48
2021-11-30 15: 46
2021-11-30 1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