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报 | 公募基金的自购潮,是不是抄底的有效信号?

2022-02-08 20:13

尽管2022年以来的A股市场震荡不休,但关于基金公司出手自购旗下产品的新闻却层出不穷。


参考华西证券研报的统计,2022年初至1月26日,已有22家基金公司对旗下的27只基金产品进行自购,累计自购规模高达4.95亿元,其中对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为3.1亿元,对混合型基金自购规模为1.3亿元。


越是动荡之际,就越希望得到信心的加持。那么基金公司掏出真金白银之际,是不是抄底的有效信号?


信号的潜台词是择时——在即将上涨时买入、在即将下跌时止损,以期获得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不过,简单将自购等同于精准抄底信号,你可能会失望。


比如,参考华西证券策略报告的统计结果,2017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的12月,均是当年度基金公司自购规模最高的月份。

图片

但与之对应的市场环境以及其后的市场走势,却并不一致。


除此之外,尽管近期被市场普遍“看到”的公募基金自购潮集中在2022年1月,但若参考兴业证券报告的统计,2021年12月期间公募基金对旗下偏股基金的自购规模为5.23亿元,实则高于2022年1月期间4.55亿的自购规模。


2021年3月,财信证券曾发布过题为《2018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数据跟踪暨如何看待基金公司自购》的研报,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市场行情与基金自购规模无直接关系,是否是自购品种与基金业绩表现亦无直接关系,基金自购对行情、基金业绩影响有限。

图片

2020年基金公司的自购金额为41.4亿元;2021年这一数据上升至58.9亿元,从这个意义上,以常态化和避免犯错的角度、而非信号化来看待和评估基金公司的自购,也许更为实在。


一方面,无论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其自购的基金都至少要锁定一年,因此掏出真金白银的大规模自购之举,至少不会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另一方面,理性看待包括专业投资者在内的精准择时能力,也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公募基金研究报告以股票型基金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2016年-2020年的数据统计后发现,分别有49%和21%的在职和离职的基金经理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但只有12%和11%的在职和离职的基金经理具有显著的择时能力。

换个角度想,每一笔买入,都得冲着精准抄底去吗?以巴菲特为例,很多人觉得他是“抄底高手”。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他似乎总能在底部买入非常优质的资产。但据说有人曾做过统计,在巴菲特的一生中,其所投资的股票90%以上都曾出现过刚买入就被套的状况。即便是后来被公认为非常成功的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投资,买入后不久就被深套30%。


“抄底高手”巴菲特的成功,恰恰不是他会抄底,而是他总能基于中长期视角的相对确定性找到物超所值的标的,然后长期持有。


基金公司的自购决定和行动,应该也类似。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