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最近小诺真是受到了各路亲朋好友的“亲切慰问”,好像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开始同情基民。
有人说,大盘那走出的何止是“行情图”啊,简直是我的“心电图”!毕竟二者连形状走势都一致……
这么刺激也难怪很多基民吐槽说觉都睡不好了。
可是睡不好又会带来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加速衰老等等一大堆健康隐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自救”呢?
招式一:用长期投资代替频繁操作
造成咱们基民失眠的焦虑有很多种,但是说一千道一万,最主要还是担心亏损。
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 年度)》(以下简称《调查》)显示,91.2%投资者有亏损焦虑,其中超过四成(42.0%)投资者在亏损30%以内时就会出现明显焦虑。
数据来源:《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中国基金业协会
那么这些焦虑从何而来,又如何缓解呢?
根据《调查》显示,尽管大多数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后都是清楚需要注重长期收益的,但是仍然有36.6%的基民都存在“频繁查看账户盈亏情况”的行为,其中11.5%的投资者还存在“频繁交易操作”。
这种看起来比较像“高阶玩家”行为的“频繁交易”、“炒短线”,会让基民更容易赚到“快钱”,躲掉市场波动,有效缓解焦虑吗?
其实不然,支付宝等平台在去年做过一份基民调研报告。
数据非常直观的展示了,“频繁买卖”的用户,相较于“拿着不动”的用户,收益平均减少了28%。
数据来源:《一季度基民报告》,2021.3.31。
而那些每天不查看净值、不频繁交易的人,也比频繁查看净值、频繁交易的客户收益高出了一大截。
数据来源:《一季度基民报告》,2021.3.31。
上面这两个数据看起来比较吓人,但是咱们仔细想想,“频繁买卖”从根本上来说就并不是适合基金投资的。
基金投资本身其实是一种对于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信任、托付,是一种契约行为。
投资者买基金,实际上就是把钱托付给信任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再把这些钱,换成他们认为未来5年到10年成长性、确定性、竞争格局比较好的资产、行业、公司。
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耐心持有基金,然后等待这些公司未来业绩高增长带来的回报机会。
所以大部分的公募基金产品从诞生开始,就不适合“炒”,而更适合长期持有。
毕竟,企业发展、行业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发展需要时间,所以基金也需要时间。
从数据上来看也是这样的,根据《一季度基民报告》,可以看到,基金只拿3个月,超过7成人是亏钱的,而当基金拿3年以上,97.1%的人是赚钱的。
数据来源:《一季度基民报告》,2021.3.31。
所以缓解焦虑的第一步,放下频繁想看基金账户的手,去拥抱你的家人吧~
招式二:用定投的方式穿越市场波动
最近有一首基民之歌是这么唱的:
“总是要等到大跌以后,才发现定投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亏钱之后,才明白分批买入有多么香……”
其实根据基金业协会的调查显示,目前超过七成的投资者对于基金定投都是持有肯定态度的。
定投的好处,诸如“分批投资”、“纪律性投资”、“低位多投高位少投”等等在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了。
就单从“缓解焦虑”、提升睡眠质量的角度来看,基金定投也是非常好的方式哦~
《一季度基民报告》中,大数据显示,坚持定投的基民普遍心态更加稳定,更能够看淡市场波动,坚持更长时间的投资。
确实,毕竟定投能够从市场的波动中获取收益,别人市场波动心慌,定投的基民可能心中正在画着一条条美丽的“微笑曲线”呢。
风险提示:《一季度基民报告》为富国、景顺长城、鹏华等10家基金公司联合支付宝理财平台发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2022-03-22 20: 33
2022-03-22 18: 58
2022-03-22 18: 22
2022-03-22 17: 32
2022-03-22 17: 29
2022-03-22 17: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