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先从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说起。1929-1932年,巴菲特恩师格雷厄姆管理的250万美元基金大幅缩水70%。当格雷厄姆信奉的投资准则不奏效时,他开始深刻反思,之后将自己的反思在哥伦比亚大学开了一门课程“证券分析”。今天我们熟知的《证券分析》,就是这门课程内容改编的教材。巴菲特正是读到这本堪称“投资圣经”的书籍,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巴菲特日后的总结就是:这套投资方法让他迅速看透投机对于长期收益的不可持续性,并且坚定走上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之路。
长期投资能否赚钱?
我们先来看看长期投资能否赚钱?巴菲特从1957年就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生涯,在六十多年的投资生涯中,只有两年出现回报率负增长,分别是2001年以及2008年。从巴菲特历届投资回报率来看,平均年化收益率在20%左右,全世界能做到六十多年平均年化收益达到20%的人寥寥无几。
目光回到A股,以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为例,该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从1000点开始,截至2022年3月28日,达到10573.31点。这就意味着如果投资者投资于该基金指数,18年来投资收益超过10倍。
数据来源:Wind
从海外市场和A股市场的数据,我们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长期投资可以赚到丰厚的回报。
看似简单的长期投资,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巴菲特十分明白“稳健”的价值:只要稳健地做投资,每年超越市场一点点,长期就能变得非常富有。后来我们经常听到巴菲特经典的那句话:很少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我们能精准预测市场走势吗?
投资者总是会问自己,我们能精准预测市场走势吗?更多的投资者希望能够通过踏准市场节奏赚取更多的钱,但这很难做到。巴菲特总结道: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要对自己和世界诚实,关注事实本质。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我们没办法看清市场,甚至无法看清自己。
长期以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总是希望通过预判市场,踏准节奏,赚更多,但实际上往往是在追涨杀跌中错失机会,赚更少。
在巴菲特看来价值投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满意的回报”。“满意的回报”更多意味着合理的回报预期。比如说,在股票市场上年化20%收益率就是一个很高的收益率,设立过高的投资目标是不可持续的。
保持简单 在能力圈内做好投资
获得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并不需要你成为一名专家。投资者必须认清自己的能力圈并遵循一套可行的方法。保持简单,不要孤注一掷。这就是巴老一直强调的投资能力圈。在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有一幅照片特别引人注意,照片中一个棒球队员神情自若地摆好挥杆姿势,耐心等待好球出现,而照片中好球所在的击球范围正是巴菲特定义的能力圈。巴菲特说只要在这个能力圈里出手胜算就会比较高,投资回报自然也会比较好;超越能力圈去击球可能偶尔会交到好运气,但更大概率会拉低长期投资回报率。
在基金投资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基金行业每个季度都会出季报,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季度排名,但是每个较短周期内都会存在大量的不可控随机因素,使得很多基金的短期业绩表现呈现随机游走的特征。投资行为往往赋予这些随机性很多背后故事或者内在逻辑,使得业绩的呈现更合乎推理。如果投资者希望所持基金每一个时段都能追赶上相对较高的排名,这就很容易陷入追涨杀跌的困局。投资者受到不可控随机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改变筛选优质基金的标准,追逐短期热点,那就会远离自己的能力圈边际,与成功投资渐行渐远了。
事实上,当我们积累了大量投资实践后,积累下来的筛选优质基金的标准就相当于我们能力圈范围的投资选择,可以叫做选基准则或者投资原则。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抵制短期诱惑这一点非常关键,也是人性中最难克服的弱点。
巴菲特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用从格雷厄姆这里学到的真本事,总结出慢慢变富的投资箴言。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投资也好、学习也好、生活也好,都要尊重规律、克制欲望,在认清能力圈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己,争取扩大能力圈边际,从而在人生长跑中最终胜出。
2022-04-06 19: 17
2022-04-06 19: 15
2022-04-06 18: 39
2022-04-06 18: 37
2022-04-06 18: 35
2022-04-06 17: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