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底”不绝于耳,怎么A股还会跌?

2022-04-07 17:18

真诚   所以信赖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近期小伙伴们应该经常看到一些“底部”名词:“情绪底”、“政策底”和“市场底”等,但沪指结束6连阳后,A股又开始调整,不少小伙伴很是疑惑,“底”都“说”过3次了,怎么市场还会跌?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情绪底”“政策底”“市场底”


“情绪底”、“政策底”和“市场底”的区别


所谓的“情绪底”是指市场主要投资者对于市场后续走势已经极度悲观,说简单点就是大家对后市不看好,已经不想再“买买买”了,这个数据主要通过证券市场新增开户人数和公募基金新发认购情况来观察。


WIND数据显示,2022年A股1月新增投资者同比增速为-36.77%,创下近5年的新低;2月新发基金单只平均发行份额低至2.71亿份,相比去年同期26.75亿份的发行水平,尤为“惨淡”。因此,大家可以看到许多文章都提及情绪底已现。


至于“政策底”,主要是指在市场持续下跌,市场信心严重涣散时,政府发布利好消息救市(托市)形成的底部。


3月16日,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就市场关注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中概股、港股、互联网平台等问题,给出了积极的回应,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后续上证指数走出“6连阳”,这次会议也被机构投资者普遍解读为“政策底”。


“市场底”是指以上证指数等为主要代表的A股阶段性跌无可跌,并形成反转的区域。


“市场底”往往晚于“政策底”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如果上述“情绪底”和“政策底”都解读正确,那A股就不跌了吗?或者说“市场底”就到了吗?其实从历史数据来看,市场底往往滞后于情绪底和政策底。


图片

数据时间:2004.01.01-2021.12.31,数据来源WIND,历史数据不代表市场未来走势,投资需谨慎。


根据图中数据,我们来对比一下上证指数历史上比较明显的5次“市场底”和对应的“政策底”出现的时间。


2005年“政策底”领先于“市场底”近半年时间。当年1月开始,高层陆续密集出台救市政策。1月降低印花税率,2月释放险资入市信号、降息,4月股权分置改革开始。直至6月,“市场底”出现,上证指数跌至998点,市场开始反转。


2008年 “政策底”早于“市场底”近2个月。当年9月开始释放三大救市政策,包括印花税从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汇金出手购入四大行股票、国企回购,再加上“四万亿”政策的刺激,市场预期全面转变,10月末触底反弹。


2013年“市场底”迟于“政策底”6到12个月左右。证监会从2012年8月即开始发布相关利好政策,包括降低交易手续费、10月暂停IPO、汇金购入银行股等。但市场在次年7月才见底。


2015年“政策底”到“市场底”时间近5个月。2015年8月23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发布,养老金入市政策落地,8月25日,再次宣布双降。但是上证指数直至2016年1月末才探明市场底部。


2018年从“政策底到市场底”历时近3个月。从当年10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100BP开始,其它维稳政策陆续推出,市场等到2019年1月份才正式开始上涨行情。


可见不仅市场底一般晚于政策底,并且政策底也不是一次会议后就出现的,其实这也好理解,从政策发声到落地执行是需要一个时间周期的。同时市场的反转,不仅需要政策的发声和支持,更多的时候,“市场底”也往往伴随着估值的底部,与企业盈利的向上反弹。就目前数据来看,当前无论是估值还是企业盈利状况,部分数据与底部可能还有一定差距。向上突破仍然需要有利因素的催化,并且需要注意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及缩表等外围因素和国内疫情的影响。另外低估并不是买入的理由:每当市场恐慌时,估值可以一再突破历史的低点。


后市该如何操作?


当然,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以史为鉴的意义在于如何提高胜率。现在这个时点,市场确实有反弹的需求,因为从2021年四季度以来持续调整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调整的幅度也较大,但要说反转或者“市场底”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因此大家在后续的投资操作中,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情况,选择适配产品进行投资。


具体来看,首先,大家需要回顾一下前期市场持续下跌时的状态,审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情况是否能够承受股市的涨跌甚至深V,如果觉得股市太刺激,过山车容易被震下车,那我们建议不如保持以货币基金、债基或固收+产品为主的投资组合,因为未来谁都无法保证股市没有波动,与其因为股市的涨跌而焦虑不安,甚至由情绪主导操作,追涨杀跌,那还不如持有固收和固收+这些波动相对更低的产品,力争持续稳健的中长期收益。


如果您觉得您可以承受市场继续下跌的风险,并且看好A股后续走势的,想去力争一个高收益,那可以适当将固收资产向权益基金转换,但是不建议全部转换。正确的姿势,应该是随着股市向上预期的确定和好转,逐步将资金向权益基金倾斜,并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建议单独配置一种资产,因为市场的后续走势谁都没有定论,就像一个足球队,一般你是不会放弃守门员,然后全员都进攻当前锋的。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仅限于基金管理人与合作平台开展宣传推广之目的,禁止第三方机构单独摘引、截取或以其他不恰当方式传播。本材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也不预示未来。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公司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中加基金旗下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中国证监会的注册并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该基金的风险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