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猫头鹰燕妮
支持 | 猫头鹰捕基能手
今年以来,市场剧烈波动,基金业绩承压,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的心态已与前两年有了很大的不同。
以前,投资者往往希望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现在,如何更好地平衡收益与风险,特别是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实现中长期较为稳健的收益,成为大家更为关注的问题。
如果说有哪一类基金能更好满足投资者的这一目标,FOF基金绝对会在推荐榜单的头部。
为什么FOF基金能够实现这种平衡?在汇添富FOF基金经理李彪看来,作为公募基金的一种特殊类型,FOF的底层资产既不是股票也不是债券,而是其它基金。这等于在基金经理优选股债的基础上,又对基金产品进行了一次筛选,做到了“优中选优”。
李彪认为,“优中选优”极为重要,毕竟面对全市场数千只基金产品,不少投资者其实并不清楚怎样选出一只好基金。这个时候,就该“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他曾在直播中说:酒店的大厨,厨艺大概率比我好;出租车司机,驾驶技术大概率比我强;投资选基金这个事,专业性当然不亚于前两项。我们应该习惯信任专业的FOF团队,而不需要什么都自己亲自上。
作为一位资深的基金买手,李彪具备14年证券从业经历,从2008年开始做投资。2012—2017年他在平安资管从事基金投资。可以说,他见惯了市场的起伏和一茬又一茬基金经理的更迭。对于公募基金的属性特征和FOF的管理方式,他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洞见。
猫头鹰与汇添富FOF团队深度交流过,也与市场上主要的FOF团队交流过。比较下来,汇添富FOF的风格大体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描述:资产配置为锚,定性定量结合,选基创造超额。
而李彪作为这个FOF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当然完全符合上面的三点特征。
凭借长期的FOF管理经验,李彪确立了以定性定量结合作为主要的组合构建方式。关于选人的方式方法、流程、标准,他曾在公开场合作过介绍:
“在资管平台做FOF投资的时候,我们如果负责一家基金公司,会去他们公司呆两天,和每个基金经理挨个见一遍。2015年,一家头部基金公司的朋友,向我们推荐了某消费行业‘顶流’基金经理。彼时,这位基金经理还没有被市场普遍关注到, 但我们通过详细调研,发现他确实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比如‘为什么这样构建组合,出发点是什么,要赚哪一部分钱,喜欢什么样公司’,都说得头头是道,逻辑线很清晰。所以我们早于市场三四年就关注了他,他也确实给我们挣到了可观的收益。”
定性摸排基金经理,考察他们方法论的完备性,是李彪在FOF投资早中期的重点工作。他一直坚持,选人是做FOF的基本功,就跟股票基金经理选股一样。
为什么是定性而不是定量呢?全球做FOF最顶级的资管机构之一——罗素与平安有过一段联姻。对于罗素的基金研究体系,李彪曾作出这样的分析:
“罗素的方法论更偏量化。在美国,投资机构可以拿到私募管理人的所有交易记录,根据详细量化数据推算,为管理人做数字画像,描述管理人的风格、交易习惯、投资偏好等等。这种模式成立的前提是基金经理的经历足够长,拿到的数据足够多。假如我有十年从业数据,十年交易数据,那我确实可以只根据数据作分析,对投资者的判断准确率很高。”
但这在中国比较难实现。据猫头鹰统计,国内900多位偏股基金经理,平均投资年限是2~4年,都不够长,而且公开披露持仓也有限,想要像罗素那样完全基于量化数据,去给基金经理做画像,极有可能出现偏差。
对此,相信李彪也有同感。他曾指出,国内FOF基金经理做研究,还是以定性为主,定量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因此,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何去选人?李彪认为,长期的经验总结下来有以下核心要点:性格、风险偏好、投资方法论、投资能力,投资理念,甚至包括学习进化能力、职业发展定位等。在这些要点中,一部分与投资相关,一部分与基金经理的个人特质相关。
比如,他曾经说过:
“一个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首先取决于基金经理的风险偏好。基金经理的风险偏好又取决于什么?是性格、投资理念和价值观。”
“基金经理的理念、框架和能力圈密不可分。比如一个人一入行就是周期行业,每天看到的都是周期轮动,那么他就会偏向谨慎,投资的时候,就会敬畏市场周期。但如果你始终都是看新兴产业,都在看一个公司从100个亿涨到1000亿、2000亿的故事,那你可能会更偏向成长。”
“但是我自己还是觉得,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取决于他的性格。有的人天生就偏乐观,有的人天生偏悲观,也可以说偏谨慎。对于这两种不同世界观的人,他们的做法就会不一样。哪怕让他们都管一个TMT组合,选出的股票也会不一样。”
总结而言,李彪认为基金经理的先天性格、行业研究经验、价值观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投资风格。研究这些投资风格背后的决定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基金经理,确认其投资风格的稳定性与持续性。FOF管理人不仅仅是研究权益资产和基金,而是将“人”作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和行为金融的角度去理解基金经理。
这一点,我们在李彪身上看到了他的不同。
目前,李彪在汇添富管理了6只FOF基金,在管基金总规模超过90亿元(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3.15)。
认为,这些产品要做到优选基金,构建好底层资产,首先要做好“选人”,这在前文已经有不少论述。不过那更多是属于方法论层面,在真正的实操环节,他往往会在全市场选择30到40个优秀的基金经理构建组合,在风格、行业、主题等维度上做二次分散。这种“优中选优”的结果,就是构建起一个风格更加均衡,长期来说性价比也比较高的FOF组合。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具备全市场的视野。李彪一直觉得FOF是组合投资,所以在全市场范围内选择一批比较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突破单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圈限制——这是一颗树木和一片森林的区别。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下,从平安一路走来的李彪,一直对全市场基金有充分的研究和跟踪,也保持了对外部基金的持续配置。
在猫头鹰看来,在全市场范围内优选好基金,以内外部基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产配置也完全匹配李彪作为FOF管理人的投资策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彪本就是一个以平衡策略为主,关注成长风格投资机会的组合策略投资人。
这里首先要提李彪所在的汇添富基金,这是一家投资体系成熟,具有自身整体投资风格的基金公司,其整体风格偏向于稳定增长的核心资产——即以消费、医药等行业为主。FOF中一半的仓位投向内部基金,可以作为压舱石,稳定达成李彪想要实现的平衡风格目标。同时,投向内部基金在管理费上可以做到不重复收费,达到降低费用成本的效果。
而在全市场基金范围内优选外部基金,能够为李彪提供更多的风格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彪其实偏向于平衡风格投资,这种策略无疑源自李彪对于FOF的理解和对各类型资产的研究评估。他在跟同行和媒体交流时,常常说:
“FOF产品本身生命力所在,就是风格的适应性更强。买FOF不是为了押注任何风格,而是希望FOF去适应绝大部分风格。相对均衡的组合,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风格轮动、风格变化。我们也能更从容地根据市场风格变化做一些动态调整,避免风格择时。”
“如果把基金粗略分为成长类、价值类和介于二者之间的GARP类,我们看到GARP类的基金在收益和波动上处于中等的水平,长期来看夏普比率更高。这与FOF的初衷更加一致。”
高成长基金会表现出高波动、高收益的特征,对于无法承受过高波动的投资者,可能会出现难以长期持有的情况,影响持有收益。平衡风格的FOF整体的风险收益比较理想,在提升持有体验的同时,也能提升基金的持有收益。
因此,对基金的选择上,李彪很好地执行了他“着眼长期复合回报,寻找高性价比资产”的目标,且在选基层面二次分散了风险和收益来源。
首先,对于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短期弹性大的基金,李彪并不一定选择配置。他会首先看人,特别是那些选股能力较强并叠加一定的交易能力,同时具备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框架的基金经理会成为他优先考虑的对象。他认为这些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风格可能比较分散,选股风格偏向于GARP,在市场上涨的时候不冒尖,下跌的时候不垫底,都在中游偏上的水平。长期下来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复合回报,波动也相对可控。
其次,在个基选择上,李彪表现出了二次分散风险和收益来源的特征。以价值型基金为例,李彪配置了4类基金,包括:
1)偏逆向思路投资于低估值周期行业的基金,
2)在低估值的要求下适度关注企业成长性的基金,
3)在低估值的要求下高度要求个股质量,以时间换空间的基金,
4)擅长在渗透率由低到高的新兴行业和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的行业中寻找价值投资机会的基金。
这4类产品的基金经理,投资方法和收益来源各不相同。价值风格在行业中相对小众,且长期业绩多数不突出。李彪在价值类型下仍然细致选基,并且选择多只组合进行持续配置,也显示出基金经理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和维持组合平衡性的定力。
研究完汇添富李彪后,我们觉得他是一位非常适合管理FOF的基金经理。他很“汇添富”,在平衡风格中获取更好的风险收益比;他是非常资深的基金研究者,又在新兴行业的研究上拓展能力圈;在组合配置、基金选择方面,他都有成熟的理念框架作支撑。
在李彪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平衡感。如果你也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投资与娱乐的平衡,年轻与年老时财富的平衡,你大概可以看看李彪的FOF基金。
2022-04-21 16: 05
2022-04-21 15: 48
2022-04-21 15: 43
2022-04-21 15: 41
2022-04-20 00: 00
2022-04-21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