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 | 人民币贬值好还是升值好?那么多汇率指标看哪一个

2022-05-10 18:19

图片

上课啦~

近期,经常可以看到“贬值到6.7元时代”、“创一年半以来新低”、“持续反弹收复6.7关口”之类的新闻标题,而这些新闻的“主人公”就是人民币汇率。贬值意味着什么?会不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我们的投资?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名词详解

假设平行世界里有两个国家——养猪大国A和牧牛大国B。A国只接受猪猪币进行交易,而B国只能用牛牛币交易。如果A国居民想买B国的牛肉,B国居民想吃A国的猪肉,该怎么办呢?

可以交换彼此的货币!

小嘉

而此时猪猪币和牛牛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即1猪猪币可以换多少牛牛币)便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汇率”。因此,书本上对于汇率的定义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也就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式——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指对于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需要支付多少本国货币,又被称为应付标价法。而间接标价法则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应收多少外国货币来表示,又被称为应收标价法。听完这些定义解释,是不是还是觉得晕乎乎的?没关系,赶紧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对于养猪大国A来说,猪猪币是本币,牛牛币是外币。

直接/应付标价法下,1牛牛币=?猪猪币

间接/应收标价法下,1猪猪币=?牛牛币

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此时汇率数值越大,代表一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本币,也意味着本币的币值越低。不过,对于不同的交易对象和交易市场,人民币的价格也是有些许差异的,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常见的人民币汇率:

  •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这也可以说是咱们央行的汇率指导价,是即期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和银行挂牌汇价的重要参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每日计算和发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外汇币种汇率的中间价。

  • 在岸人民币汇率:在中国境内市场(除港澳台以外的领土范围)交易的人民币汇率。比如,小嘉用银行APP自助换汇,打开界面后一般可以看到两个价格——买入价和卖出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买入价是指银行买入外汇的价格,如果想要将手里的外汇卖出,参考这个价格;卖出价则是指银行卖出外汇的价格,如果想要换点外币就看它。

  • 离岸人民币汇率: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相对,是指在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的存放款业务。相对来说,受到的管制较少,汇率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更大。

  • 二、贬值还是升值好?

    首先,贬值与升值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理论上说,人民币贬值利好出口。当出口商品的人民币价格不变时,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可以用更少的外币购买相关商品,具备一定价格优势,有利于出口商品提高自身竞争力,助力销量增长。图1展示了近十几年人民币指数与出口同比增速的走势图,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反向关系。

    图1:人民币指数与出口同比走势图

    图片

    图片来源:wind,华西证券

    此外,对于从海外获取业务收入的公司来说,也可能会受益于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假如A国某公司向B国出口了一批猪肉,价值1万牛牛币,依照当时汇率记账1.5万猪猪币。在实际结算时,A国货币贬值,兑换1牛牛币需要1.8猪猪币,该企业因此实收1.8万猪猪币,这多出来的0.3万猪猪币便属于汇兑收益。

    贬值对出口行业有一定利好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让进口“受伤”。对于居民来说,想要海淘一个包包的成本提高了。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想要进口相同数量的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人民币、成本增加,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华西证券统计后发现,人民币贬值对于依赖进口原材料的行业负面影响显著。2018年人民币大幅贬值期间,石油化工、医药生物、汽车等行业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汇兑损失。

    三、如何看待本轮贬值?

    图片

    长江证券将本轮汇率贬值的作用因素归纳为四个:一是我国出口增速放缓的压力;二是中美政策背离,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三是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带动美元指数升值,人民币汇率被动贬值;四是疫情蔓延,降息预期落空导致市场担忧发酵。

    嘉合基金固定收益公募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于启明认为,贬值压力根本上是由于两国经济周期所处的位置不同,我国经济在2020年新冠疫情率先复苏,近几个月来受疫情和地产等因素的影响处于回落阶段,而美国经济正处于复苏走向过热的阶段。

    不少基民朋友可能会担心,人民币贬值对股市会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伴随着本轮人民币的快速贬值,A股也确实出现了调整。不过,对此天风证券认为,汇率和A股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由于受到相似的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才会出现走势上的相关性。长江证券表示,对于权益市场来说,汇率的大幅波动确实会引发市场关注,导致避险情绪升温。但人民币后续贬值空间并不大,对权益市场的影响逐渐减弱。在疫情趋于缓和、政策信号逐渐明晰的背景下,权益资产配置性价比大概率回升。

    图片

    本文内容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