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债市观察 | 复工复产逐步推进,经济数据回升斜率受市场关心

2022-05-18 18:40
图片


5.6-5.13



债市焦点

  1. 中国4月CPI同比上涨2.1%,前值1.5%,预期2.0%4PPI同比上涨8%,前值8.3%,预期7.8%

  2. 美国4月PPI环比升0.5%,预期升0.5%,前值升1.4%修正为升1.6%;同比升11%,预期升10.7%,前值升11.2修正为升11.5%

  3.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下一阶段加强跨周期政策调节,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积极主动谋划增量的政策工具。

  4. 512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6.7900,较上一交易日跌626个基点。

债市走势回顾


  

上周公布了4月份社融数据,本次新增社融与信贷的规模均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其中居民贷款、企业中长期贷款尤其疲弱;背后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疫情封控外,也包括银行在3月份季末时点的冲量行为透支了部分储备项目。随着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日益明显,债券市场对稳增长“增量政策”关注度提高,除了周末已落地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外,市场对特别国债、消费券等政策工具的预期也在升高。

上周全周,中债国开1Y3Y5Y10Y收益率分别下行7BP5BP2BP3BP


图:国开债10Y现券收益率

图片


单位:%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5.13


债市策略

  1. 基本面方面,截至目前,4月份金融、经济统计数据基本披露完毕,其中社融创近5年来同期最低水平,4月工业、投资、消费增速同、环比均出现下滑,调查失业率较上月上升0.3pct至6.1%。4月份上海、北京等地的疫情对经济冲击进一步加大,不过对于债券市场来说,由于投资者此前对本期统计数据的预期已经较为一致因此数据披露时点市场收益率的波动并不大。目前市场更加关心的是,在封控逐步解除的5月下旬以及6月份的经济数据回升斜率。

  2. 政策方面,今年年初就已经把稳增长定调为“政治任务”,而3月以来的疫情冲击又进一步增大了稳增长政策的必要性;市场自上周以来热议各种“增量政策”,其中上周末央行、银保监会已经通知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而市场预期较高的后续政策还包括特别国债、消费券等。在疫情封控期间,各项已然较为强力的稳增长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后续一旦封控解除,各项政策累积的效力有可能较集中的释放,债券市场需要防备其可能的影响。

  3. 流动性方面,五月份以来,银行间资金面延续宽松状态,资金利率明显低于政策中枢,Dr001持续位于1.3%附近低位;但债券市场对2020年5月之后流动性快速回笼的教训印象深刻,因此当前市场对资金面宽松状态可持续性的担忧较多。不过我们回顾2020年经验发现,当时央行是在看到连续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回升后,才开始推动资金利率回升;而当前截至最新公布的4月经济数据仍在下行,因此大概率需要5月、6月经济数据确认复苏势头后,再开始回收流动性。


后市展望


利率债方面综合来看,随着近期上海复工复产的推进,预计4月份就是经济数据的低点,后续将逐步回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为了促进金融体系的“宽信用”进程,银行间流动性有望维持宽松状态,债市短线内或将继续保持区间震荡走势;中期看,随着封控措施结束,稳增长政策的效力集中释放,收益率届时可能将受到向上的压力。


信用债方面:上周,信用债走势整体跟随利率债,其中短久期及高评级信用债利差再次压缩至历史极低位置,信用债的安全垫进一步压缩。供给端来看,5月以来信用债净融资大幅减少,直至上周净流出,而疫情冲击导致贷款需求减弱,银行可配债资金明显增加,以及银行理财面临含权产品规模向纯债产品的切换,配债需求与供给形成错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资产荒;在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方面,信用资质相近的情况下,该品种仍然有一定条款溢价;近期银行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虽有一定压缩,但仍旧具备一定性价比,可持续保持关注并进行配置;信用风险方面,地产销售难以提振是地产企稳面临的最大困难,需关注4月以来的疫情及封控对部分企业现金流产生的冲击,包括亚运会推迟等因素可能带来的部分环节信用风险的暴露。策略上,建议信用债继续保持市场中性策略,3y附近仍有利差压缩空间;长端关注品种利差配置机会;盈利下行周期中保持追求绝对票息。此外,特定债券品种方面后续可持续关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进度,相关监管及政策边际变化,根据二级资本债、永续债流动性以及相对信用利差走势进行配置。产业债方面,自上而下判断行业生命周期位置和景气程度,并重视区域风险,回避失信区域企业。城投债方面,当前政策面持续聚焦重点领域风险化解,相关领域融资政策环境或将继续收紧。对平台的分析仍因坚持区域优先,重视区域内排序;城投属性强、业务具备公益性、重要性高的平台仍有较好的配置价值,是深入挖掘的重点;同时,规避优质资产和核心功能被剥离、融资方式多样化的“市场化”的城投平台。

可转债方面:考虑到股债性价比和多个行业估值均处于低位,对股市不悲观,操作上先胜率后赔率,需要多切换,避免终局思维。上周成长在美债利率回落、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复产复工预期等多重利好下,反弹很快且幅度较大,考虑到美债和大宗等宏观变量仍有不确定性,超跌反弹后宜兑现收益。而在4月社融数据出炉后,凸显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的必要性,稳增长交易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数据来源Wind。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