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震荡期,助你稳住心态、提高胜率的三个锦囊

2022-06-01 21:10

“红五月”顺利收官,大盘从前期2863点的低点,一鼓作气反弹至3180点上方,相信跟挖掘基一样,坚定在场的基民都回血明显。


由于部分资金存在短线获利止盈的需求,叠加市场重心从前期的“政策博弈”逐步转向“业绩预期”,六月伊始,市场的情绪又开始变得纠结,看多、看空的观点夹杂。上证指数近期虽然表现较好,但向上的3200点似乎又成为了一个坎,走势来回拉扯,又让一众基民的心情也跟着上下起伏。


震荡期的市场的确令人揪心,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容易使得我们的心态不断受到干扰,甚至感到慌乱。而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考验投资者的定力。


心态决定成败,当下要想战胜市场从中取胜,分享反转到来时刻的“波澜壮阔”,保持耐心或许比“猜底”更有意义。但这本身又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


市场纠结磨底,基民应该如何稳住心态呢?接着看,老基民挖掘基带大家好好捋一捋。


#1

调整对于亏损的心理预期


行为金融学已经证明了,投资中存在“损失厌恶心理”


投资人对于盈利和亏损的感受是不对称的,损失带来的痛苦程度,大约是同等盈利带来的快乐感受值的2倍。也就是说,大涨20%带来的情绪张力可能还抵不过10%下跌的痛苦。


所以对亏损和回撤的焦虑是人性使然。但是在投资真正开始前,不少投资者都会高估自己对于亏损的耐受度,如果亏损真正发生,心理压力就会被不断放大,甚至变成煎熬。


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增强对于亏损的理解:短期亏损≠长期亏损


亏损的原因来自于市场下跌,但亏损和下跌不是某个时段的“特产”,而是会反复出现的正常现象。以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为例,2004年至今,至少经历了5次肉眼可见的暴跌行情,每轮下跌的幅度均在20%以上,2008年的跌幅甚至超过50%。


但市场有周期,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也自然会涨,这是经久不衰的规律。每次跌到底,最终都能弹得起,而且总是比之前的高点更高


那些因为行情煎熬被震下车的投资者,不仅仅是把浮亏转化成了实亏,也可能错过了未来的“高光时刻”。


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走势

Image

(来源:Wind,截至2022.4.30)


当然,市场震荡之际,也正好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去借机审视我们的持仓


可以通过了解自己对回撤和亏损的容忍程度,来调整对自身对于收益的期待。如果亏损的程度已经超过了实际承受能力,趁反弹适当转换部分权益基金至固收类基金,也值得考虑。


因为投资理财的要义,就是要去选择那些你能看懂的方向,然后用合适的仓位去配置那些能让你安心睡觉的产品。


#2

建立对于基金收益的正确认知


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对于基金收益的正确认知:基金赚钱≠稳步赚钱


优秀基金的净值尽管长期向上,但收益在时间的分布上是不均匀的。类似于19-20年这样连续大年则更有可能经历均值回归,新基民需要适当降低预期


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04年至今年化收益率高达15.6%(来源:Wind,2022-5-31),我们需要知道:


第一,这样的长期回报已经足够优秀;第二,这并不代表基金每年都能稳定赚取15.6%。


从历史数据来看,过去10年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在绝大多数年份的最大回撤都超过了10%,即便是公认赚钱效应最好的2020年,最大回撤也达到了16%。如果无法挺过那些难熬的低谷,自然也无法享有时间的馈赠。


Image


基金投资本就是80%时间播种和20%时间收获,少数几个关键的交易日贡献了一年中大部分的收益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对过去20年不同区间的年化收益进行回测可知:


  • 如果错过涨幅最高的10个交易日,年化收益率将由7.05%下降到4.46%


  • 如果错过涨幅最高的15个交易日,年化收益率将下降到2.93%


  • 如果再进一步,去掉涨幅最高的前20个交易日,年化收益率将由正转负


Image

(数据来源:Wind,2002/1/1至2021/12/31)


但实操当中,不少基民却经常高估了择时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复利的积累作用


事实上,那些能在投资长跑中胜出的赢家,大多数都不是依靠费时费力的择时,而是在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上坚持长期主义,利用复利的力量实现滚雪球


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短期趋势本就很难判断,买、卖时机只要错了一个,就难以实现“高抛低吸”。胜率只要不能达到100%,那就是出手越频繁,出错的概率就越大。


但投资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次能赚多少不是最关键的,核心在于能否依靠择时持续稳定地赚钱。


所以“1年能赚3倍”不稀奇,“3年能赚1倍”的凤毛麟角。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凭运气赚来的钱,又靠实力赔出去。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长期主义明显是更容易实现,却又能提高胜率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3

重新衡量投资期限


诚然,长期主义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在2003年底投入10万元资金购买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持有至2021年底,这笔资金就变成了154万元;如果是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这笔资金就变成了117万元;如果购买的是债券型基金指数,这笔资金也多达30.9万元,收益的确较为可观。


由此可见,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公募基金的确是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较好方式,长期持有也的确是可以赚钱的。(数据来源:Wind,2003.12.31-2021.12.31)


那么,长期持有究竟是多长呢?做不到心中有数,在面对波动时,或许也很难淡定。


对于不同类型的基金来说,答案当然是有差异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投资理财的世界也一样,高收益的产品往往对应着高风险,更大的短期波动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但想要抹平波动、赚取收益,自然也需要更长的等待时间。


Image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1-1-1至2021-12-31。收益率和最大回撤指对应的万得基金指数表现,具体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货币市场基金指数。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代表具体基金产品表现。)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除了关注收益率,我们还需要认真衡量,当前的持仓情况与资金的目标投资期限是否匹配

  • 一笔长期不动的钱,如果全部购买货基,到头来或许跑不赢通胀,也损失了更高收益率的投资机会。


  • 同样,“短钱长投”也是常见的误区,如果为了追求更高回报投资权益类型基金,应该考虑到市场有牛熊周期,不要指望短期赚快钱。


目标投资期限应该如何确定呢?我们用数据说话。


对2011年以来,相应万得基金指数的表现进行回测可知,除了收益率最低的货币基金对持有时长没什么要求,其余类型基金都是持有期越长,取得正收益的比例就有望越高。越是坚持与时间做朋友的投资者,就越能够等来时间的馈赠。


Image

(来源:Wind,采用万得基金指数,统计区间:2011-1-1至2021-12-31,正收益比例计算方式为各滚动持有期收益率为正的天数/所有回测样本,指数历史收益率不预示未来表现)


如果将“取得正收益概率达到85%”看作合适的持有期,在风险偏好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如下搭配:


Image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挖掘基反复强调的“基金资产配置”的基础上,股债兼有就是应对震荡市的较好策略,我们不应忽视资产配置这一“免费的午餐”。




说了这么多,我们也必须要知道,市场的震荡是常态,长期主义的道路也充满了来自情绪和人性层面的阻碍。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定投这一保持在场、平滑波动的策略,的确是能够帮我们攻克难关的秘诀。


当然,有时候考虑做个“忘记了账号密码”的投资者也未尝不可。正如著名投资机构富达基金的调查结果显示,投资收益最好的三类人分别是:

(1)客户已经去世,但是富达仍不知情;


(2)客户已经去世,而潜在的继承人打官司争夺财产,使得账户被长期冻结;


(3)客户忘了持有账户,导致长期没有登录。


他们反而在无形当中践行了长期主义,借助时间的力量战胜了大多数投资者。


今天就说到这里,祝大朋友、小朋友儿童节快乐~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