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处置效应”对长期投资收益的影响

2022-06-14 19:26

伴随近期市场持续的反弹,不少投资陷入“卖不卖”的灵魂拷问。

或许并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投资者的正确答案,但是我们似乎常常急于得到结论。

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有一个共性投资操作是:市场大幅下跌后,短期反弹上涨期间积累一定收益后便开始赎回。

从历史数据来看,不少投资者具有这样的倾向。据国盛证券研究,偏股混合型基金在市场上涨期间赎回更多。例如2019年1月—2019年4月,2020年5月—2020年7月,经历上一轮下跌行情后,市场上涨后出现较大规模赎回。

然而在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看来,这或许并不是一个理性的投资策略。

一些投资者总是习惯性地卖出“赢家”—股价上涨的股票,却死抱住“输家”—股价下跌的股票,就如同“拔掉鲜花却浇灌野草”一样” 。在股价短期上涨或者下跌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将当时股票的价格变化看作公司基本面变化的指示器,认为股价走势后续无法持续。实际上当前的股票价格变化根本没有告诉我们关于一家公司发展前景变化的任何信息,并且有时股价变化与基本面变化的方向完全相反,很多投资者因此无法享受后续股价长期上涨带来的收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可能是投资者踏入一个心理误区—"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资本市场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投资者认知偏差,即投资者趋于过长时间地持有正在损失的股票,而过快地卖掉正在盈利的股票,也是“出盈保亏”效应。

当投资盈利时,面对确定的收益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时,投资者为了避免价格下跌而带来的后悔,倾向于风险回避而做出获利了结的行为。当投资出现亏损时,面对确定的损失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投资者为避免立即兑现亏损而带来的后悔,倾向于风险偏好而继续持有股票。即当我们处于盈利状态时,通常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

“上涨的股票接下来会下跌,而下跌股票会触底反弹”。显然,“处置效应”反映了投资者回避实现损失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会削弱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和股票未来收益状况的客观判断,投资者往往不能从投资标的的本身去认识事物,而是在股价的变动中患得患失,进一步导致非理性地放弃一些基本面优秀的股票而持有一些失去基本面因素的股票。

我们都知道,投资股票是以企业长期价值创造为根本和基础性收益的,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更大程度上应该建立在对于企业价值的分析,判断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进行价值回归,其内在价值大概率高于目前的股价水平,从而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同时,由于企业通过经营创造价值是一个偏长期的过程,短期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价格对价值的反映需要在一个长的时间周期中审视,短期内,所选择的股票上涨或下跌,既无法代表企业的优秀,也无法代表企业失去了优秀的基本面基因。

回到基金投资,“处置效应”同样是投资者常犯的错误之一。

投资者看到了持有的基金实现盈利,就倾向于赎回得到一部分确定性收益,或者将持有的开始盈利的基金产品转换到前期下跌的基金产品之中,以期得到基金净值下跌后的反弹。特别是在市场在大跌之后的反弹行情中,一旦基金净值重新回到之前买入的价位,不少投资者便匆匆赎回以避免之后市场的下跌。除非投资者严格依照自己的投资体系进行止盈操作,否则在“处置效应”的影响下进行非理性的投资操作很可能会打断优秀基金后续的上涨以及长期的复利积累过程。长期的投资过程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刻意追求短期的收益是难以实现长期获利的,持有基金的时间越久,最终实现正收益的概率越大,获得较好回报的机会也越大。

投资是一件逆人性的事情,虽然“处置效应”普遍存在,我们依然需要尽量避免甚至减少这种行为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而最本源的解决办法就是坚持长期投资主义,做时间的朋友。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尽量弱化对短期净值涨跌的关注,把更多精力放在关注基金的长期表现、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稳定性以及基金经理投资逻辑在未来的市场是否可持续等问题上面。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或实际的投资结果。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其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风险管理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