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志思考 | 切忌追求完美(投资中最难的事之十三)

2022-07-04 15:19

6月份的A股市场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全月海外在通胀高企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下,可以说是血雨腥风,纳斯达克全月暴跌了-8.71%,而万得全A指数全月逆全球大势上涨了9.68%。这种情形,对于多数投资人来说,事前是难以置信的,但终究还是发生了。解释这种现象的逻辑一定会有很多很多,我们相信都是有道理的。在本人上一期月报中专门就此现象出现的可能性讲明了我们的逻辑:“虽然大家担心战争、通胀、美联储收紧,这些因素我们也有充分的关注与重视,中国经济股市周期与美国经济股市周期在这一轮中,有着很大的时差,因此在中国做投资,更需要看中国的时钟,而非美国的时钟。”从6月份A股与美股分道扬镳的现象看,两国资本市场的时差确实很大。


不知不觉,A股已经从4月底的最低位爬升了26%(万得全A),相信此时又会让投资者陷入纠结当中了。悲观者大概率已经踏空了这一段上涨,他们的逻辑是经济数据还没有全面改善,股市上涨的基础是不牢靠的。在4月底的低位都没有上车,现在反弹超过20%了,现在才买入会不会追高了?会不会又两头挨打呢?确实让人纠结与痛苦。


作为一名在资本市场上交了29年学费的老兵,在经历过无数次类似的痛苦与纠结后,才想明白导致这种被动痛苦局面的根源在于—追求完美!其实岂止踏空,很多股市中痛苦与犯错的根源都是因为追求完美导致的。本期的伟志思考,我们就追求完美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悲剧,及不追求完美那应该追求什么展开讨论。


在选股上追求完美,

多数时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不少基本面投资者,在投资标的选择上,往往有一个“三好”的标准,只有投资标的符合了这三好的标准后,才出手买入。一般“三好”指的是,行业景气好、公司定性好、价格也被低估。具备这三种情况下,就符合基本面选手出重手的标准。但是,我们复盘一下30年的A股历程,优秀公司符合“三好”标准的时间有多少?可能仅仅在几次熊市底部最恐慌的几天,你能见到这种现象。但是在那个时间,虽然单个公司角度看具备这三好的特征,但是大的经济环境一定会有负面消息,市场当时一定处于底部尚未探明的恐慌阶段,在环境如此恶劣时,我们是否又能够有勇气逆市场情绪,拥抱这难得的“三好”机遇呢。相信非对投资之道理解深刻实战多年的优秀选手,是非常困难的。这种情形就类似刚刚过去不久的4月27日前后的A股,3月16日前后的中概股。如果我们不能完全或部分把握这种罕见的机遇,说明这道题我们还是没有成功破解。


追求优秀公司具备“三好”条件才出手,底层思维就是典型的追求完美,实践证明,往往会错失很多赚大钱的机会。比如像纳斯达克新经济的代表公司谷歌、Facebook上市时,可能多数投资者都认可行业前景好,公司定性好,但是就是价格估值偏贵了,三好缺少了很重要的一好,该怎么办呢?偏价值型思维的老手可能会说,那就耐心等待市场跌下来,等价格好时再上车吧。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每一年这些贵的好公司都变得比之前更贵了,耐心等待好价格的投资者可能到现在还在等待之中。还是有不少坚定的成长风格投资者咬着牙在估值贵的情况下参与了这些公司,事后看赚得盆满钵满。看来这一回合上,不追求完美者完胜了追求完美者。


在择时上没有必要追求完美,

错过了最低位有这么严重么?


不少投资新手都有一个最低位满仓,高位清仓的梦想,早年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在从业生涯的前十年,我重点的研究领域就是对市场涨跌规律的研究,一直在追求最低位满仓高位清仓这一目标。多年后才发现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目标,并且对投资业绩的好坏真的没有太多的帮助。试想一下,一轮熊市(牛市)的最低点(最高点)只有这么一天,我们怎么可能在这一天如神仙一般,完美的满仓(清仓)呢?经过多轮周期后,我们明白了,其实追求最低位的抄底与最高位的逃顶,那只是一天的正确而已,对长期的投资收益高低帮助真的很小。


情景模拟一下,2018年这轮熊市指数最低的一天是2019年1月4日上证指数见到2440点的低位,如果有一位看图高手在这天满仓买入,但是可能赚了15%就获利离场了。另一位投资者看图水平差很多,没有把握到这“数载难逢”的最低点,在两周之后2550点才决心满仓入市,但是第二位选手重仓了新能源汽车行业,而且一直持有到2021年底。你说这两位选手的收益率谁更好?有没有买到最低位有这么重要吗?结论不言而喻的。


在牛市后期卖股票,

追求完美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记忆最深刻的场景就是2015年的股灾。在2015年的一季度,市场已经有很明显的过热与疯狂的迹象,记得一季度我们基金净值上涨了近30%,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罕见的单季度收益率了。但是这样的业绩当时客户和合作伙伴们非常不满意,因为不少私募同行业绩一个季度内有超过50%,甚至有翻倍的。因为当时我们发现小市值公司估值已经普遍严重泡沫化,但是股价却大幅上涨,一季度我们对中小市值成长股定下单向卖出,只减不加的策略,新发产品和增量资金,我们只买一些估值没有泡沫化的蓝筹公司。因此一季度我们阶段跑输一些同行,市场与客服同事承受不小的压力。当时的现象是不少业绩好的私募受到场外资金的追捧,这些私募发了新产品后,继续加仓自己原先的重仓股,股价上涨导致业绩更好,更多资金申购他们的产品,不断良性循环,这是多么理想的画面呀。跟身边的同行交流,大家都觉得趋势上行中,不急于减仓,等市场开始下跌转向再卖出都来得及。当时虽然没有预见后来会发生如此严重的踩踏,但收益率已经这么高,市场这么疯狂了,隐隐觉得不能追求完美了,于是我们就放弃最高位一次性离场的完美计划,从三月份开始就逐渐减仓高估值的成长股,在端午节前,将这些流动性可能有问题的持仓全部卖完了。将仓位从进攻降到中性水平,仅保留了一些低估值的蓝筹公司作为底仓。这一次没有追求完美,让我们侥幸逃过了2015年2季度的踩踏。


熊市见底后开启的新一轮牛市,其实后来持续的时间往往都不短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其实有无数次拥抱正确的机会,但是为何不少投资者往往左侧不敢买,右侧也不敢买呢?根源就是被“追求完美”这四个字所累!


熊市后期时,股票估值已经从历史角度看处于便宜区间了。但是底部没有最后探明的左侧,多数人往往不敢买,因为买进去就可能出现浮亏,这时候持有股票是一件痛苦的时期,傻子才会愿意去做痛苦的事,因此多数人左侧大概率不会买。那右侧为何还不买呢?根源也是因为“追求完美”在作祟,投资者往往会有2440点最低点我都没有买,现在涨到2900点了,如果再次有机会回调到2500点我就上车。市场真的会听咱们的话么?反正我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过我的话,后来,我只能放下自己的幻想去听他的话了。


追求完美,是每一位具有追求卓越成功人士的底层基因,也是很多领域工匠精神的体现。因此本文要大家放弃追求完美,相信很多朋友会难以接受与认同。的确如此,我早年也有类似的情节。但是,在资本市场中确实没有完美状态呀!比如我们发现了一个牛股,买多少才是完美的呢?买10%?为何不全仓呢,那收益率会比10%好太多了。全仓就完美了么?!肯定比不上加杠杆,加3倍还是10倍杠杆呢?为何不加100倍杠杆呢….。如此演绎下去,投资真是一件让人太痛苦的事了!可能会让不少人想到了“欲壑难填”这个成语。确实,生活中很多的烦恼可能就是来自欲望太大。记得听历史老师讲课时,提到《庄子.大宗师》里的一句话“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在资本市场投资中不追求完美,表面看是放弃了工匠精神,但实质上是降低欲望!资本市场很多灾难与悲剧的根源,恐怕就是来自“欲望太深”。从本人心路成长历程来看,降低欲望,不追求完美,确实能很大程度提高投资过程中的快乐感,提升投资的成绩。


到过我们办公室的朋友,会在墙上看到“不要为了追求完美而错失正确”这句话,这是一句付过很多学费和很多痛苦不眠之夜总结出来的。因此,投资中要追求的绝不是完美,而是正确!其实公司墙上还有另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永远也不晚”。这或许就是解药。



近期市场与投资策略

没有改变我们最近几期的投资思路。A股4月底见到的低位将是较长时间的低点,如果政策延续当下积极稳经济的思路,市场再回头到那个位置的概率极低了。换一句话来说,市场已经见到了右侧。但市场是否就展开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虽然不少朋友希望如此,但是我们并不认为熊市过了马上迎来大牛市。即便2019-2021是牛市,也没有出现波澜壮阔的系统性大牛,而是分部牛市。近期有系统性上行的一些特征,我们认为这与年初到4月份系统性挖坑是有对称性的。


仓位上,中性更偏积极是我们现阶段的选择。


结构上,可能不再像过去两个月集中在热门赛道上了,我们认为市场会从之前的一枝独秀过度到百花齐放了。至于会不会从百花齐放发展到万紫千红,那还要看看政策的力度。市场并非充分有效的,现阶段依然有不少优秀公司估值仍然很有吸引力。这些不贵的优秀公司仍然是我们的优先选择。


投资是没有终点的长跑,目光长远者,有毅力者,不追求完美者,终将胜出。



吴伟志

2022年7月3日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