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看时局 | 7月视点

2022-07-07 15:54

基金经理看时局


图片

观点速览

1、当前的通胀已经不是简单的上下游的供需造成,而是全球的供应链混乱所导致;

2、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新的关于通胀的投资要素;

3、泛绿电产业的投资在未来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较大部分的房地产投资缺口。

Q

1、如何看待全球通胀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配置机会与方向?

刘明达:

       2022 年以来全球开放加速,但是供应链恢复遇到很多困难,导致商品的供应出现了一定的割裂状态,当然也有很多其他因素,包括贸易保护主义、西方工会障碍等等,将贯穿未来经济很长的一个周期。

       正如贝莱德的CEO拉里·芬克对通胀的精辟点评:当前的通胀已经不是简单的上下游的供需造成,而是全球的供应链混乱所导致,尤其是在东西方分化的时代背景下,所以目前的通胀可能要做多年的准备,而这些问题也不是常规人们所理解美联储通过货币政策的改变就能轻易解决的。那么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新的关于通胀的投资要素。

       当然我们在策略组合上,强化对于通胀干扰较多行业公司的规避;我们目前关注的标的里面就有一批低市盈率的资源公司,以及另一方面以泛科创为代表的高景气度的创新,科技公司将受益稳增长。另一方面,比如说大金融,在经济企稳的复苏预期下,有很大的估值修复空间。在这两者之外,其他上市公司恐怕面临着比以前更严峻的挑战。

Q

2、如何看待我国十四五光伏风电的发展潜力?

刘明达:

        其实我们过去也强调十四五风光的发展巨大空间。此次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的行动方案,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的发电装机总量将达到12亿千瓦。截止去年底,我国风电太阳能的发电总装机容量是有6亿千瓦,按照这一规划,未来9年年均的风光新装机将达到66GW,我们认为这个数字是偏保守的。事实上未来两三年西部的大风光基地的建设将远超这一总量。

        我们认为可能在稍长一段时间,我们的风光装机总量可能会达到30亿千瓦以上。展望2025年,光伏的度电成本大概率会接近0.25元/GW。事实上在不远的将来,那么一度电的发电成本将会降到0.15元/GW的成本。

        当然我们也考虑远距离的传输,超高压投资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这一规划已在有效的推进,按照风光平均保守的的预测,就是50亿/GW的投资资本支出,未来需要实现3万亿的泛绿电投资。考虑到绿电投资,从衍生和带动的泛绿电产业链投资的成熟效应,保守估计总量会超过10万亿。因此我们认为泛绿电产业的投资在未来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较大部分的房地产投资缺口。

Q

3、如何看待下半年新能源车各环节(锂电材料,电池,整车等)投资价值?

刘明达:

        数据表明新能源车的需求应该说十分旺盛,一方面得益于消费的意识深入人心,人们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非常高,它不仅仅体现在新能源车的订单饱满,各大车展新能源车的参加参与者也十分拥挤。而对传统燃油车感兴趣的消费者比例在明显下降。

        所以在整车环节总体需求稳定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出现了成倍的高速增长。从成本端来看,占成本2/3以上的电池在二季度陆续涨价,这是短期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因此造成车企价格传导。当然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成本在一定的下降,未来随着供需稳定不断地平衡,车企的盈利会持续出现上升。因为中游的供给的紧张局面到今年秋天就逐渐缓和,上游的开发也出现了一定的缓和和多渠道的供给。

        目前电池的传导还会影响整个产业的部分价格,材料环节重点紧缺的如锂矿隔膜等,这一问题我想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会逐渐得到缓和。所以我们从更多的规模领先角度来说,会关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HAPPY NEW YEAR!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明达资产的专业投资者参考。若您并非明达资产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文不构成向任何人认购基金产品的建议或邀请,也不构成推荐某一股票的投资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投资有风险。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